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破浪三十年 > 第6章  家里有个“脱产社员”
许志远又一次不幸落榜!他1981年毕业,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
他心情郁闷,把自己关在屋里写日记:1983年8月22日,今年又落榜了,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再次付诸东流!年年失望年年望,可怜无补费时光!同学们有的考上大学;有的顶替父亲的工作。只有我这只笨鸟,走路低着头,说话不抬头,整天昏沉沉,觉得没活头……”
忽然听见门响,许志远赶紧合上日记本。回头见母亲走进来,他不想让母亲过早知道他落榜的消息,赶紧笑脸相迎。
许志远的母亲叫段秀琴,她满面笑容对他说:“我刚才找燃料公司杜经理给你姐批了二千斤无烟煤。现在无烟煤紧张得很,没有他批条,有钱也买不到!”
许志远看母亲高兴,就笑着说:“还是妈有面子。”
段秀琴摇摇头,“我哪来的面子!人家杜经理是看你爸的面子给批的,他俩年轻的时候就对脾气。”
许志远看着母亲额头上的汗珠,有些心疼,关心地说:“妈,看您热的!”
段秀琴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擦着汗说:“怪不得老一辈都说秋老虎,这都立过秋十多天了,今天又热得像三伏天。”
她边说边坐在床沿上歇息,刚坐下就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许志远连忙询问:“妈,好端端的,叹啥气?”
“还不是你二哥气的!上午我买菜回来,看到咱家厨房有包看着很排场的墙油(猪油),我想着既然是放咱家厨房,肯定不是外人,就洗洗切成小块,刚准备放锅里炼油,你二哥回来了,责怪我把他给别人买的墙油切了,然后气呼呼地把我已经切好的墙油装进塑料袋拿走了!我眼看着他拎着墙油去给刘倩家送去了。”
许志远听了她的话,连忙帮许志高解释:“妈,您别怪二哥,他为了讨好刘倩,主动帮刘倩她爸熨新买的的确良褂子,不小心把褂子烧了个大洞,他肯定是拿这墙油去赔罪的!”
段秀琴皱眉,“你二哥对刘倩啥心思,妈知道,可刘倩在化肥厂上班,工资待遇好,哪能看得上你二哥,一个开理发店,没正式工作的人?我亲眼看见刘倩一见你二哥就躲,他那是热脸非贴人家的凉屁股!”
段秀琴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许志远赶忙劝道:“妈,您也别气我二哥了,他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
说不气是瞎话!当时肉厂没熟人,压根买不到那么好、那么大块的墙油。可是,她这个当母亲的看到儿子二十四五了,还说不上媳妇,心里也急,毕竟他再不懂事,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段秀琴叹息一声,“你们小时候,我盼你们长大;长大了,盼你们能有工作,能吃好穿好;现在吃不愁、穿不愁,我只盼着你能考上大学,你二哥能娶上媳妇就好喽!”
许志远听到母亲提起他考大学,心里觉得十分愧疚,鼻子一酸,强忍着泪水,劝道:“妈,您别愁,车到山前必有路!”
段秀琴擦了擦泪说:“我的乖乖来,由不得人呀!以后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我现在的心情了。”
许志远也不再劝,他知道母亲这是心里有苦没处说,有人陪她说说话,心里能好受些。
第二天下午三点半,段秀琴推开许志远的房门,笑得合不拢嘴:“志远,你成才哥来了。”
李成才(许志远的姐夫)满脸笑容地跟在段秀琴身后。
许志远赶紧站起来打招呼“俺哥来了。”
没等李成才说话,段秀琴就接着说:“你成才哥一个人没法往驾车子上装煤,你得去帮他扶着驾车子把。”
许志远笑着应下,两人走在路上,许志远好奇地问:“俺姐咋没跟你一块来?”
李成才拉着驾车子走着、说着:“你姐不愿意来,从俺庄到城里一个来回七八十里路,回去还得拉一架车子煤,她吃不了这苦。”
许志远表示理解,“也是,我姐在家里做饭、带孩子,一大家子做着吃,做着穿,也不容易。”
李成才无奈的苦笑,“嗨,家里洗衣服、做饭啥的,你姐想干就干,不想干都是俺娘干,地里的活她也从来不干。”
许志远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李成才扭头看向许志远,“你可知道俺庄上的人给你姐起个啥外号?”
许志远惊奇地看着姐夫,“我姐还有外号?”
李成才边朝前走,边脱口而出:“俺庄人都叫她脱产社员。”
许志远一听笑了,“他们咋给我姐起这么个外号?”
“一到农忙,你姐就躺床上,不是喊腰疼,就是腿疼,胳膊疼啥的,总有理由不下地干活。”
他说这话时表情淡然,显然已经习惯,好像在说别人家的事。
许志远犹豫片刻,问道:“成才哥,地里的活都是你一个人干吗?”
李成才满脸是汗,他用手在脸上擦了一下,继续走着、说着:“俺和俺爹都干,俺弟弟不上学的时候也下地跟着干。”
两个人边走边说话,很快就来到煤场外,李成才拉着空驾车子过了磅,和许志远一起进了煤场。
煤厂里堆着好大一堆煤,足有七八米高。许志远扶着驾车子把,李成才从驾车子上拿起用纬子编的折子,在驾车子上边搠着围了一圈,然后开始装煤。
等装一半,李成才又把从家里带来的木棍在驾车子两边挡板中间的地方,一边插一根。因为折子是软的,有木棍挡着,装了煤的折子就不会变形,也不会导致散煤外溢。
终于装好车,李成才累得满脸是汗,上衣都汗透了。但他顾不得歇息,生怕有任何闪失,赶忙从许志远手里接过驾车子把,拉着两千斤无烟煤过好磅,拉出煤场。
许志远扶着驾车子把的胳膊早已累得酸疼,他边活动胳膊边说:“成才哥,你先在路边树凉荫下歇歇,我很快就回来。”
他跑步来到菜市,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一块二毛钱买了一块钱猪头肉和四个馒头。回来后,全部递给李成才,并对他说:“俺哥,你吃了路上好有劲拉煤。”
李成才也不客气,接过馒头从中间掰开,把猪头肉夹在馒头里,大口吃着,吃得嘴角流油,又从驾车子把上取下军用水壶,喝着水壶里装的热水,一脸幸福和满足。
送走姐夫,许志远匆忙往家赶,刚推开大门,还没进院就听见“哗啦”一声响,像是玻璃摔到地上的声音,紧接着就听见父亲的训斥声:“你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敢背着我找老杜批条子买煤。”
堂屋门敞着,许志远快步走进堂屋,只见堂屋地面上散落着玻璃杯碎片。
父亲站在茶几旁瞪着眼,愤怒地看着母亲。
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不敢吭声。
许志远叫了声“妈!”趁段秀琴抬头看他之际,给母亲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紧走。
母亲走后,许志远走到许东升身旁,和颜悦色地说:“爸,您生气我能理解!我妈是不该没经您允许,去找杜叔批条子给我姐买煤。”
他边说边伸手搀扶着许东升,“您先坐沙发上,消消气。”
许东升一听儿子说话向着自己,气顿时消了大半,他叹了口气,“你妈就会背着我擅自做主!”
许志远看父亲语气有所缓和,就接着说:“你们就我姐一个闺女,她在乡下买不到无烟煤,只能来求您。我妈心疼我姐,又知道您爱面子,不肯求人……爸,您是领导,我妈就是个家庭主妇,哪能有您想得周到,您就别生她的气了。”
提起女儿,许东升又想起当年的往事,火又冒出来,“你妈就会自作主张!那年我去外地出差几个月,她竟然自作主张,同意你姐在乡下嫁人了。”
许志远知道父亲还是心疼闺女,忙说:“这事我听我妈说过,当时我姐在姐夫庄上插队当知青,以为没机会回城了。姐夫人老实、能干,又是会打家具的手艺人,姐进门就当家。后来知青可以返城了,但两个孩子还小,我姐哪舍得孩子?爸,您就别怪我妈了,她又不是晚娘,她也心疼俺姐,每次提起我姐她就抹眼泪。”
许东升听了儿子的劝说,也觉得有道理,气也消了,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开学前夕,许志远的表哥兼同学林雨生来了,他提起自己的大学生活,眉飞色舞:“南京真大!周末能去的地方很多,新鲜东西也多!咱这小县城吃水还用压井,我们学校都是用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方便得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许志远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重新振作起来。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复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