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血色平安符
当年被迫出国,名义上是留学镀金,实则如同流放。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王二承诺的优渥生活更像是一个恶意的玩笑。每个月十万块的生活费听起来不少在西欧那座以昂贵著称的都市里,扣除高昂的学费、强制性的保险和最基本的房租后,剩下的钱连维持温饱都捉襟见肘。更何况,王二在最初的几个月象征性地汇款后,就如同人间蒸发,再也没打来一分钱。
承诺的学成归来进公司更是镜花水月。
为了活下去,我褪去了周记千金最后一丝矜持。我在油腻的中餐馆后厨刷堆积如山的盘子,手指被消毒水泡得发白溃烂;在凌晨空旷的写字楼里拖着沉重的吸尘器做清洁,腰酸背痛;在寒风凛冽的街头派发传单,冻得瑟瑟发抖;甚至......在那些灯光暧昧的酒吧里,穿着暴露的制服,强颜欢笑地推销着昂贵的酒水,忍受着各种不怀好意的目光和骚扰。我学会了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学会了忍受孤独和歧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性之恶。
支撑我熬过那些暗无天日岁月的,除了刻骨的仇恨,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王大年。
最初,我尝试联系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从他口中套取关于他父亲、关于当年火灾的信息。我每个月会从牙缝里省出一点钱,给他打过去,附上一些言不由衷的关心。我也会定期给他写信,字里行间刻意流露出无助、孤独和对家的思念。
一开始,石沉大海。王大年如同他父亲一样,对我不理不睬。
但我不放弃。我像一个最耐心的猎人,持续地投放着诱饵。慢慢地,他开始简短地回复我的短信,语气生硬而疏离。再后来,回复的字数多了起来,语气也渐渐软化。我敏锐地捕捉到他言语中流露出的对家庭的压抑、对父亲严苛管教的叛逆、以及......青春期特有的迷茫和孤独。
我小心翼翼地扮演着一个善解人意的姐姐角色,隔着万水千山,用文字给予他从未在家庭中获得过的理解和共鸣。我耐心地倾听他对父亲的不满、对母亲偏心的抱怨、对那个被宠坏的弟弟王献礼的嫉妒......我从不评判,只是感同身受地安慰、开解,并适时地、隐晦地引导他将这些负面情绪放大。
王献礼不是傻子,他当然能感觉到我的刻意接近背后有目的。但一个在家庭中极度缺乏温暖和认同的少年,面对一份来自远方的、似乎纯粹的关怀,他内心的防线,远比我想象的要脆弱。他选择了相信我,或者说,选择性地相信了我愿意让他相信的那部分我。他开始向我敞开心扉,倾诉那些连他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心事。
我们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从抱怨生活,到探讨人生,再到分享隐秘的恐惧和渴望......不知不觉间,我们成了彼此在虚拟世界里最亲密的朋友。一根无形的、带着毒液的线,通过冰冷的网络,将我和这个仇人之子紧紧缠绕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