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讨论完规划,已经是半上午了。
李云龙心满意足地和赵刚去监督施工,临走前还特意嘱咐,新修械所没建成前,老修械所的一切,都由林峰和苏玉全权调配。
于是,那间破旧的修械所,再次成了两人的战场。
气氛,却和早上在食堂时截然不同。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所有的尴尬和旖旎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两人之间,只剩下对技术最纯粹的追求。
苏玉同志,这种钢材的碳含量大概在千分之四左右,韧性不错,但硬度稍差,用来做弹体,抗压强度可能不够。林峰拿着一块钢坯,用锉刀试了试,皱起了眉头。
苏玉接过来看了看,又在砂轮上磨了一下,观察着火花的颜色和形状,果断地说:可以尝试渗碳处理。
我们没有专业的渗碳剂,但可以用木炭粉混合骨炭粉,在密封的陶土坩埚里,加热到九百度以上,保温两个小时,应该能让表层硬度提高不少。
好主意!林峰眼睛一亮,立刻开始动手准备。
他生火,调配渗碳的粉末,动作麻利。
苏玉则在一旁,用黏土和麻绳,将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罐密封起来,做得一丝不苟。
在等待渗碳的过程中,两人又开始研究引信的结构。
反向爆轰增压的关键,在于预压起爆药和主起爆药的延时必须精准同步。林峰在桌上画着图,我担心我们现有的延时药剂,配方不稳定,很难做到。
我看过你们现有的延时药。苏玉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化学公式。
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木炭粉和硫磺。问题在于硝化棉的硝化程度不均匀,燃烧速度波动太大。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
她用笔在图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机械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两段式的击针结构。第一段击针引爆预压药,同时,爆炸的冲击力会推动一个带有固定延时导火索的小活塞,导火索烧完,再引爆第二段击针,从而起爆主装药。这样,延时就从化学层面,转变成了物理层面,更加稳定可靠。
林峰看着那个精巧的设计,茅塞顿开!
高!实在是高!他一拍大腿,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保证那段导火索的长度和燃烧速度一致就行,难度大大降低了!
一旁打下手的老铁匠王贵祥,端着茶壶过来,看着这俩人,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他在这修械所干了半辈子,自认是样样精通的老师傅。
可今天,他感觉自己像个刚入门的学徒。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敢想,一个敢干,两人凑在一起,那些在他看来天方夜谭一样的东西,三言两语间,就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尤其是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简直神了。
林峰刚拿起一把卡尺,还没开口,苏玉已经把记录数据的本子和铅笔递了过去。
苏玉在图纸上标注一个尺寸,眉头微蹙,林峰已经从一堆零件里,找出了对应的那个,告诉她这个尺寸因为现有工具的限制,需要做一些微调。
有时候,两人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方就能心领神会。
王贵祥悄悄退了出去,找到正在门口抽烟的李云龙,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地说道:团长,神了,真是神了!
什么神了李云龙吐了个烟圈。
里面那两位!王贵祥激动得脸都有些红,我敢打赌,他们上辈子肯定就是两口子!那配合,那默契......啧啧,我活了五十多年,就没见过这样的!
林技术员一个眼神,苏专家就知道他要搭把手,苏专家一皱眉,林技术员就知道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这哪是干活啊,这简直就是......就是......
他想了半天,憋出一个词:简直就是在眉目传情!
去去去!李云龙笑骂了一句,心里却乐开了花,什么眉目传情,这叫革命同志的战斗友谊!懂吗你个老小子,懂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