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棉条搓得歪歪扭扭,她噘着嘴:怎么总断
慢点儿,劲儿匀着用。沈清棠帮她把断了的棉条接好,多搓几根就熟练了。
日头挪到院子中央,竹匾里已经码了几十根棉条。
沈清棠把纺纱车搬到墙角下,准备纺纱。
李婆婆家里有纺纱车,她之前有空就拎着东西去拜访,请老人家教她,毕竟总不能让娘又要织布,又要纺纱线的,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赚钱讲究的是效率,谁效率高才能吃上肉。
沈清棠左手捏着棉条,右手摇动车把。
纺车转起来,锭子带着线头转得飞快,棉条被慢慢拉长,捻成细细的纱线,一圈圈缠在锭子上。
这纺车比织布机好弄。沈清棠转得越来越顺,纱线匀得像根细银丝。
院子里只剩纺车转动的嗡嗡声,混着不知名鸟类的叫声。
大黄安静趴在她脚下,眯着眼睛睡觉,偶尔发出叹气的声音。
肥嘟嘟的大母鸡在院子里闲庭碎步,悠闲地觅食。
日落西山。
沈清棠往竹筐里一看,眼睛都瞪大了。
她纺了大半天,结果才纺出十个纱线团,意思才消耗了半斤棉花......
那六十斤棉花得纺到猴年马月去!
沈清棠光想着织布机的效率,把纺纱这一茬给忘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出纱的速度根本供应不上织布的速度。
看来后面得请人才行。
但也不急,她得先去市场试试水,看看到底能赚多少钱。
一家子没日没夜的干活,五六日过去,终于织出了六匹布。
米白色的布面泛着柔和的光,摸上去紧实又绵软。
闺女,咱家这台织布机真是神了,速度快就不说了,织出来的布竟然还特别紧实,一点都不比别的差!
李秀兰抚摸着布匹,神色激动,土地奶奶对咱家真是太好了,赏给咱家这么好的东西,娘一会儿做些好吃的,一定要去好好拜拜土地奶奶。
闺女,咱这布能卖多少钱沈老大挠了挠头,一脸好奇。
李秀兰道,棉布很值钱的,她爹你不知道,城里一匹棉布要卖好几两银子呢,我没记错的话,要卖四五两吧。
沈清棠点头,对,市价都在五两左右。
沈老大眼睛放光,那咱家岂不是要发财了!
她爹,你别高兴的太早,城里卖棉布的可不少,人家不一定买咱们的。李秀兰脸上浮出担忧。
家里光是打机子的钱就花了好几两银子,要是布卖不出去,那可就亏大发了。
沈清棠看出来李秀兰的担忧,安慰道,娘,你都说咱家的布好了,不会卖不去的。好了不多说了,我和爹该出发去城里了,太晚了可不好。
好好好,你们快出发吧,要是赶不上牛车进城可就不好了。
沈清棠和沈老大没再耽搁时间,六匹布都放在两个大竹筐里了,沈老大用扁担挑起,父女俩出发。
这年头日子不好过,村里进城的人不多。
杨树根的牛车上都没人,他都做好今日没生意的准备了,远远却瞧见沈家大房父女俩往这边来。
等人走近了,他立马跳下车,热情道,老沈,清棠丫头,要进城吗
沈清棠笑道,对啊杨叔,咱啥时候出发
我都等了快半个时辰了,也没其他人,上车吧,咱马上就走。
好嘞。
沈老大把竹筐搬上牛车,杨树根瞄了一眼,见里面是布料,惊讶道,老沈,你家要做布料生意了
沈老大挠头,秀兰会织布,我们寻思着拿去城里卖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