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大清早,沈清棠和沈老大便进城去采购了。
买完了马不停蹄赶回家。
装备都齐了,接下来该干正事了。
沈清棠有条不紊安排道,娘,之前的纱线还有一些,你继续织布,我和爹还有小妹,我们仨负责纺纱。
家里的棉花加起来有六十斤左右,沈清棠算过账了,一斤棉花能织出十一尺的棉布,六十斤便能织出十六匹布左右。
市面上的棉布,一匹的市价在5000文钱,有时还会涨价。
飞梭织布机的效率比其他织机快的多,别人织出十六匹布,需要花费四十天左右,而飞梭织布机只需要花费十三天,不到半个月。
她打算卖四两五百钱一匹,一匹布的利润在四两左右,卖出去十六匹,便有将近七十两的盈利。
虽然不多,但是她手里有百倍券啊!
哪怕只赚四两,扩大一百倍那可就是四百两!
唯一的缺点是,百倍券这种逆天挂,只能兑换一次。
沈清棠不再多想,撸起袖子准备干活。
院子里摆着新买的轧车,纺车,和之前就做好的格桑木弹弓。
沈清棠把一捧带籽的棉花塞进进料口。
爹,您踩踏板试试。
沈老大脚一使劲,木轴吱呀转动起来。
铁制的轧辊相向滚动,雪白的棉絮从另一端涌出,黑褐色的棉籽则落到下方的木槽里,噼里啪啦响。
这玩意儿比手剥省力多了!沈老大眼睛亮了,难怪卖的挺贵,老板死活不肯让价,看来贵有贵的道理。
沈小妹蹲在木槽边捡棉籽,时不时往嘴里扔一颗,咯嘣咯嘣嚼着:姐姐,这棉籽能榨油不
等攒多了试试。沈清棠把轧好的棉花拢到竹筐里。
三人轮换着踩轧车,日头爬到竹梢时,竹筐已经堆了半筐净棉。
沈清棠拿出弹弓,弓弦嗡鸣着将棉絮打得纷飞。
这一步叫弹棉花,目的是把棉花弹得更加蓬松。
沈小妹用竹筛接住蓬松的棉团,纤维已舒展如云朵。
沈清棠观察棉絮的状态,只见棉絮如雪花般缓缓飘落。
之前跟村东头的李婆婆学纺纱时,李婆婆告诉她,棉絮落得越慢说明棉花弹得越好。
嘣嘣嘣——
院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弹棉花的声音。
这个步骤不是轻松的活,很快沈清棠就出了一头汗。
闺女,让爹来吧,你来轧棉花。
沈老大接过弹弓,却没掌握好力度,棉絮飞得满脸都是。
阿嚏!
阿嚏!
棉絮飞进鼻腔里,沈老大不停地打喷嚏。
沈清棠和小妹笑得直不起腰,他自己也嘿嘿笑,用袖子擦了擦脸。
爹,你力气不要用那么大,一半就好了,力度要轻,速度要快。
沈老大练习了一会儿后便掌握了要领。
弹好的棉花像朵大白云,沈清棠揪下一团,放在膝盖上搓。
双手往中间一拢,来回滚动,很快就搓出一根手指粗的棉条,两头尖中间圆。
小妹,像我这样搓。
沈小妹学着样子,手指笨笨地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