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汴京神捕:案牍录 > 第16章
赵明澜若有所思地晃着酒杯:"孔老一生痴迷诗词,最恨欺世盗名之辈......"他忽然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逍遥,"你莫不是惹恼了孔老?"
在场之人无不好奇,是何诗句竟得孔老如此赞誉。
"还请孔老告知我等,是什么样的词能得孔老如此高的评价。"有学子问出众人疑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孔老先生苍劲的声音在诗会上回荡,原本喧闹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好词!"国子监祭酒周大人第一个拍案而起,"仅此一句,便已胜过今夜所有诗作!"
会场顿时炸开了锅。世家子弟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这惊世佳句出自何人之手。
"定是张文轩所作!"礼部尚书之子高声道,"张兄的《中秋赋》方才已得满堂彩。"
"未必。"临渊城首富之子摇着折扇,"我看像是陈状元的笔法,他那首《月下独酌》..."
"胡说!"一位布衣书生激动地站起来,"这等境界,必是书院宁文彦的墨宝!"
逍遥站在世子身侧,额角已经渗出细汗。他看见孔老先生在众人议论声中缓缓起身,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正穿过人群,直直望向他。
"诸位。"孔老抬手示意安静,"此词作者,就在这春满楼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孔老的脚步移动。当老人停在逍遥面前时,整个会场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这位公子,可否将全词赐教?"孔老双手捧着一卷素笺,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逍遥后背已经湿透:"老先生误会了,这词真不是小子所作。"
"公子何必过谦?"孔老不由分说地将毛笔塞进他手中,"老朽活了七十载,从未听过这等佳句。若非亲耳所闻,断不会贸然相求。"
世子在一旁轻咳一声,低声道:"方兄,孔老的性格,若是得不到这首词,你怕是今晚走不了了。"
逍遥知道今日是躲不过了。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在素笺上写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笔落之时,整个春满楼静得能听见墨汁渗透宣纸的声音。孔老先生双手微颤地捧着词作,老泪纵横:"老朽此生无憾矣..."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青石案几上。逍遥正耐心地教春黛泡茶,修长的手指捏着茶匙,轻轻拨弄着茶盏中的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