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梦中追凶录 > 第六章

第六章
李青一睁开眼睛,头晕目眩。
记忆好像这时候才突然回复过来,他决定和宋羽一起进入梦境,于是叫来了其他警员守在旁边,自己则和宋羽连上机器后,吃了安眠药。
直到此刻醒来。
宋羽就在他旁边,也是悠悠转醒。
负责守卫的警员看到了,连忙扶起李青一,还好吗
李青一摆摆手,站起身来,转向宋羽,所以在被害人掉进去的那一刻,梦境停止了她的猝死是因为在梦中死了。
宋羽点点头,可惜了,没看到凶手的脸。
李青一却没有表现出失望,我看受害者梦中的形象和现实中基本没有差别。所有人都是这样吗
大部分时候没错。宋羽说,我看刚才的梦境,没什么特别离谱的地方,所以可以归纳到大部分时候里。
李青一点头,思考片刻,又问,不同人的梦境可以混在一块儿吗
宋羽笑出声来,露出洁白的牙,为啥突然这么问控梦仪的常识之一就是,使用者可以共享一个梦境,也只能有一个梦境。
听到这话,李青一皱起眉来。
你觉得,刚才有几个梦境混在一起吗宋羽问。
李青一没有回答,他觉得没必要分享过多的信息。应该是自己想多了,对旁边的警员说,先把他带回牢里。
等一下,但是我没说它一定不能实现哦。宋羽像泥鳅一样滑开警员入侵的双手。也许是看出李青一对自己有所保留,他又说,不如这样,李sir,你告诉我你的想法,你的推测,然后我来判断,这些思考有没有问题。咱们现在都是自己人了,没必要藏着掖着。共享信息嘛,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李青一是明事理的,知道宋羽没有说错。这个案子上面也给了压力,要求一个星期破案,因为之前宋羽案就花了这么久,现在已经过去一半时间了。
我认为最后的工厂是凶手的梦境。李青一说。
何以见得宋羽问。
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化工厂,这是前提。李青一解释,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对工厂环境的不熟悉。第一个迷宫,是受害者平常的梦境,它很虚无,的确是临时搭建出来的。可是在她陷入绝境时,场景转变到的那件屋子,它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这里存在大量的细节,都是基于现实,不管是地面的触感,植物对枯萎程度或是墙面的颗粒。你还记得在他们跑出门时,发生了什么吗
凶手摔了一跤。宋羽回答。
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门槛,不知道的人的确很容易被绊倒。所以受害者对那里很熟悉,而凶手却不。我想那里是受害者的老家,或者其他她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她对那里有极强的安全感。这是她在无路可走时,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保护。
而下一个梦境,却反了过来。宋羽能立刻跟上思路。
没错。化工厂的所有细节都极为真实,说明做梦的人一定长时间在那里生活会是工作。受害者对那里的路况完全不熟悉,她最多只能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这种场景,不可能做出这样真实的梦。李青一说,既然你们可以打破规则,直接进入别人的梦境,是不是代表着,也可以将别人拉到自己的梦境里凶手在上一个场景吃了瘪,知道自己抓不住对方,于是强行把她带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
这些推断似乎显而易见,却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得出。不提李青一对梦境的了解很少,进入陌生的环境,需要怎样的定力去快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很多人在看到凶手的那一刻,就会死死看住他,妄图得到一些直接的信息。李青一当然也这么做了,但他不仅是关注一点,他在观察整个世界,并且在梦中已经不断地思考各种可能性。
推理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灵光一闪,而是在于观察别人不会观察的地方,不放过任何细节,然后以所有可能性将信息相连。
宋羽的手还拷着,手掌合不到一块儿,只能用手指相互敲击,做出鼓掌模样,不愧是我的偶像。没错,你说的所有想法,在理论上,都是对的。包括将别人拉入自己的梦境。
那是怎么做到的李青一问。
这我就先不告诉你了。商业机密。宋羽的笑容让李青一愈发生气。
虽说有了线索,但是调查也没有一帆风顺。
化工企业在本市一共有二百多家,大大小小,遍布于各个乡镇区域,要想一家家排查过来,动静大些,恐怕凶手早就没影了。
这时候,李青一那惊人的记忆力又起作用了。
他尝试回忆梦中更多的细节。通过外界的各项声音,水声交通,窗外能勉强看到的景象,然后是工厂内部环境,建筑朝向和结构,甚至是工作人员的防护服,搜查范围成功被缩小。
当然,梦境的内容肯定不会完全准确,就算对环境再熟悉,在许多地方也会有大量模糊。最终,目标被定在三所小型的化工厂。
下一步,李青一就要一家一家查看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