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对着铜渣发呆的第三天,突然被阳光晃了眼。窗台上那面母亲常用的青铜镜正反射着金光,把光斑投在屋顶的梁木上,像只跳跃的金甲虫。他猛地一拍大腿,把韩忠吓了一跳。
“韩伯!光学!这是光学啊!”
他捧着铜镜来回晃悠,光斑在墙壁上划出歪歪扭扭的轨迹,“上次用算盘换战马是物质交换,这次咱玩能量传递!”
韩忠瞅着那面边缘磕了个豁口的铜镜,颤巍巍地问:“少东家,您该不会想用这镜子照出粮食来吧?”
“格局小了不是!”
公孙康用袖子擦了擦镜面,铜锈被擦掉一块,露出更亮的反光,“这叫‘光信号通讯系统’!比烽火台快,比驿站保密!”
他突然想起什么,翻出前几天画的
“军事通讯蓝图”,在上面添了个铜镜图案,旁边标着
“加密级别:三颗土豆”。
趁着母亲去寺庙上香,公孙康把铜镜揣进怀里,溜出了太守府。他还记得上次乌桓使者盯着镀金算盘时那副痴迷的样子,心里盘算着:要是能用反光让他们乖乖送马送羊,老爹肯定得对他刮目相看。
边境的风带着沙砾,刮得人脸生疼。公孙康躲在一棵歪脖子柳树后,掏出铜镜对准不远处的乌桓营地。阳光正好,镜面反射的光像根银线,直直地射向对方的瞭望塔。
“三短一长,送马十匹;三长一短,送羊二十…
就这么定了!”
他对着镜子嘀咕,开始有节奏地晃动手臂。光斑在瞭望塔上闪烁,像只疯狂眨眼的眼睛。
乌桓哨兵起初以为是阳光晃眼,揉了揉眼睛继续啃羊肉。可那光斑总在眼前晃悠,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活像故意逗他。哨兵不耐烦地站起来,举着长矛朝光来的方向比划
——
他瞧见柳树后有个穿着中原服饰的小子,正举着个亮闪闪的东西瞎晃。
“喂!那中原人在干嘛?”
哨兵用生硬的汉话喊,没人回应。光斑晃得更厉害了,甚至在他脚边画起圈来。
这可把哨兵惹毛了。在草原上,对着人晃东西是挑衅!他吹了声口哨,营地里顿时钻出十几个拎着弯刀的乌桓士兵。众人盯着那奇怪的光斑,七嘴八舌地议论:
“是妖法吗?”
“不像,倒像是在打信号。”
“管他呢,敢来边境捣乱,给丫一箭!”
公孙康正晃得兴起,突然看见乌桓人举着刀朝他冲来,吓得差点把铜镜扔地上。他还以为对方看懂了信号,正准备派使者来谈判,直到一支箭
“嗖”
地擦着他耳朵飞过,钉在柳树上,箭羽还在嗡嗡作响。
“我的娘!”
公孙康抱着铜镜就往回跑,袍子被灌木勾住也顾不上。他边跑边喊:“信号加密失败!启动紧急撤离程序!”
乌桓人见他跑了,在后面哈哈大笑,又射了几箭算是警告。有个士兵捡到公孙康跑丢的草鞋,举起来打趣:“这中原小子的鞋,还没咱草原的马靴结实!”
公孙康连滚带爬跑回己方营地,守城的士兵见他头发乱得像鸡窝,怀里还抱着面镜子,都愣住了。
“快!快关城门!”
他喘着粗气喊,“乌桓人要打过来了!他们不懂光信号加密,产生误解了!”
士兵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把城门关上了一半
——
主要是看这位公子吓得快哭了,实在不像装的。
公孙度正在大堂审案,听说儿子在边境惹了事,把惊堂木一拍就往回赶。刚进府门,就看见公孙康正指挥家丁加固院墙,嘴里还念叨着
“光子带能量,防御需加强”。
“你给我站住!”
公孙度的吼声震得廊下的麻雀都飞了。
公孙康吓得一哆嗦,铜镜
“哐当”
掉在地上。他转过身,看见父亲脸黑得像锅底,赶紧捡起镜子护在怀里:“爹!您听我解释,这是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
公孙度一把抢过铜镜,掂量掂量,“用镜子晃乌桓人?你知不知道他们已经派使者来抗议了?说你在边境搞巫术挑衅!”
“那不是巫术!是光信号!”
公孙康急得跳脚,“就像烽火台用烟传递消息,我用光!速度更快,还能加密!三短一长是要马,三长一短是要羊…
他们太笨,没看懂!”
“我看是你笨!”
公孙度把铜镜往案上一拍,镜面朝上,正好反射阳光照得他眼睛疼,“人家以为你在骂他们!草原上最忌讳对着人晃东西,你这是在找打!”
“可这是最先进的通讯方式!”
公孙康不服气,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符号,“我都设计好编码了!一点一横代表….”
“代表你要把辽东给我折腾垮!”
公孙度指着他的鼻子骂,“上次用战马换铜块,这次用镜子挑衅乌桓,下次你是不是要拿我的太守印去换土豆?”
提到土豆,公孙康眼睛亮了:“爹您提醒我了!可以用土豆做信号中继站….”
“闭嘴!”
公孙度气得扶额,“从今天起,铜镜没收,你给我在书房抄《孙子兵法》一百遍!没抄完不准出门!”
家丁们憋着笑把公孙康拖走,少年还在挣扎:“爹!光信号是未来的趋势!等我搞出三长两短的组合码,保证乌桓人乖乖送牛羊来!”
公孙度看着儿子的背影,又瞅瞅案上那面青铜镜。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镜面上,反射出一道细长的光带,在墙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他突然拿起镜子晃了晃,光斑在
“辽东舆图”
上移动,正好停在乌桓部落的位置。
“哼,要是真能让他们送马….”
太守大人的嘴角微微动了动,随即又板起脸,对着铜镜骂了句
“胡闹”,转身去给乌桓使者赔罪了。
书房里,公孙康对着《孙子兵法》唉声叹气,手里却偷偷用墨笔在纸上画铜镜。他琢磨着下次得找个阴天,光没那么强,就不会晃着乌桓人的眼了。或者…
给铜镜加个遮光罩?用土豆皮做应该可行。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照在少年认真的侧脸上。谁也不知道,这场因铜镜引发的边境风波,只是公孙康
“古代科技实验”
的冰山一角。而那面被没收的青铜镜,正静静地躺在公孙度的书架上,等待着下一次
“光信号通讯”
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