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幼子正式登基,安荣娴荣登太后宝座,先把娘家和魏王一脉全祭了刀,然后开始给我加封。
宋式玉辞官跑了,内阁除了我以外的几个人死皮赖脸地舍不得这个优等劳动力,不让他离职。
最后还是没有规劝成功,宋式玉离职交接那天脸都快笑烂了。于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双面怪了,可喜可贺。
安荣娴给这位功臣加了太师虚衔,赐金放还。我觉得她应该巴不得宋式玉走人,这样分蛋糕的人就少了,方便她满足自己的权利欲——但客观地说,她比文德帝好,至少不会翘朝会,而且很听意见,我们一致认为她是有可能使得国家中兴的女主,表示她最好继续保持,我们不会拦她找面首的。
身体不好的孟余决定转职去教小皇帝,他其实都做到这个位置了,去转职当帝师其实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他身体确实挺不住了,所幸小皇帝是个好学的性子,他教得很愉快,于是也没有什么不满了。
然后我和宋式玉就要开始议婚了。
太好了,根本没人想过我们两个会在一起。
娘混乱地拉了一个全家会议,结果啥也没说,在花厅里面踱了半天圈子,最后小心翼翼地问宋式玉:“这……咱们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啊?”
“哦,”宋式玉一边剥栗子,一边把已经剥好的栗子放进已经工作到凌乱的我的盘子里,“那个,最初我们谈的是,额,我们谈的入赘来着。”
“你?”娘更凌乱了,“入赘?你要入赘到哪去啊?”
“哦,我先开除我自己的籍贯,然后再入赘回来,”宋式玉自信满满地伸出手,向妈和妹展示他的伟大构想,“这样不就没有兄妹关系了吗?”
已经在翰林当编修的宋式月目瞪口呆:“难道他真的是天才?”
关键是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家主,说服了所有人接受这个能让他吃软饭的神奇构想,除了有个族老不同意以外,大家居然都被他忽悠同意了。
娘……娘也同意了。她反应过来以后高兴死了,当天就开始领着宋府所有人准备婚事。
婚事前一天晚上娘就抱着搬回宋府的我喊心肝:“以前没想过你还能留在我身边的,这下太好了!”她一边抹眼泪一边笑,“以前那些事想来都是误会,不过那不重要了,你们两个过得好就行,过得好,娘就高兴。”
我抹掉她眼角的泪水,和她抱在一起。
内阁的大家得知他辞职是为了吃软饭以后纷纷谴责他,只有孟余看明白了,他意味深长地感叹:“宋大人还真是少走三十年弯路啊。”
于是至此,皆大欢喜。
宋式玉正式开始他的话本子事业,写出的第一本就是造谣文德帝和张枫桥——当然化名了——好评如潮,大赚一笔,然后他就开始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创造了京中万千少女的梦。
没话说。他都退休了,高兴就好。
二十年后,我上书给已经长大的小皇帝辞官,正式走出了已经待了三十年的京城。
宋式玉在城外牵着马等我。我走到他跟前,调笑着把一枝开得正盛的芍药花别在他的鬓边:“花面相交映啊。”
他也不摘,就只是宠溺地看着我,他问:“想去哪呢?”
“哪里都可以,”我回答他,“天下之大,无所不能达。”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要和我爱的人共赴那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