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你说得那是啥?咋听不明白呢?”
“就是,你直接说!”
“我的意思是既然公社说话不算话,那咱也说话不算话,咱不去接人了!”
王猛狠下心来,绝对跟公社对着干。
话倒是说出来了,但语气一直颤颤巍巍。
秦大柱看了眼“豁出去了”的王猛,也清楚他的顾虑。
他是大队第四小队的小队长,小队是按照宅基地的位置划分的。
按照这个划分规则,知青点自然而然地归到了他那里。
他早就看那些赚工分还没半大小子厉害的知青们不顺眼了。
好不容易公社那边出了错,还不赶紧着。
毕竟少来一个知青少一个拖累。
“你这方法有点太过了呀!猛子”
“是呀是呀,这方法现在倒是可以,等交粮的时候他卡咱们,咱们可没地儿说理去。”
“咋说也是公社的通知,咱可不能这么办!”
你一言我一语的反驳,听得王猛更加恼怒了。
“这不行那不行,那你们倒是想个方法呀!”
在场的干部们闻言,假装喝水的喝水,站起身的又重新蹲下去,看窗外的看窗外……
就是没人接他的话。
王猛:“……”没一个中用的!
就在这时,顾长征放下了一直叼着的烟枪,环顾一圈,看向秦大柱。
“你之前说要给大队建砖窑的事儿,还能成吗?”
“砖窑!”
“砖窑!!”
“我们咋没听你俩说过呢?!”
顾长征“啧”了一声,仗着辈分大,大声训斥。
“说什么!说什么!啥事儿都想知道!
“全都是漏嘴勺子,事儿还没办呢就得嚷嚷的全大队都知道!
“跟你们说了,万一不成咋办!”
曾经嚷嚷过的全都低下了头,剩下的人眼睛冒光的看向秦大柱和顾长征。
顺带眼神交流着:
长征叔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这次砖窑的事儿能成了?
我觉得是这个意思!
俺觉得也是!
顾长征看着他们毫不掩饰的眼神对话,敲了下烟枪,又“啧”了一声。
“老秦,能成不?”
顾长征又问了一遍。
“能成!这次可是公社自己送上来了!”
秦大柱军旅出身,向来丁是丁,卯是卯,最看不上这说话不算话的事儿了。
“知青们就先安排在老乡家!家里面能空出屋子的,咱先挤挤,我家应该是能安排几位……”
秦大柱话音还没落,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安排不了!”
强横的语气吸引了大队部干部们的注意。
看到来人,纷纷跟她打招呼。
“慧兰嫂!”
“慧兰!”
“你咋来了!”
秦大柱脱口而出。
“我咋来了!我不来我能看到你这么积极的一面吗?”
顾慧兰斜了秦大柱一眼。
“秦北带着媳妇儿回来了,咱家没地儿!”
秦大柱一噎:“……”
想想也是,这年代从来都是听说房间不够住,家里人挤着住的,怎么可能会有多余的屋!
干部们想了想自家的情况,纷纷点头。
“大队长,我家也没地儿!”
“确实没地儿!”
秦大柱一听,得了,好好的事儿被他婆娘搅和了。
顾长征眼看着安排知青的计划要破产,连忙劝道:“别介呀,别介呀!”
他把大家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这边之后,一脸诚恳地补充道。
“老秦,嫂子,大家都听我说。
“我们这次好不容易逮到公社的小辫子了,还指望这回能让公社松口,让咱大队建砖窑呢!
“去年大队长就已经找好人,愣生生的被公社卡住了!
“要我说,咱这次一定要好好安排这些知青们,绝不能让公社挑咱的错!
“你们想想,咱大队要是有了砖窑,青砖还用去找吗?
咱大队没几家盖砖房的,是因为没钱吗?都是因为没砖呀!”
“长征叔,这你说错了,我家没盖砖房还真的是因为没钱!”
顾长征闻言一噎。
谁都想住青砖瓦房,但只靠种地得来的工分,光是买原材料,就得全家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攒上两年才够。
更别提,领砖领瓦还得需要砖窑厂的条子。
要是没门路,砖窑厂能让你等两三年,都不一定轮得到他们。
现在好了,大队准备盖砖窑,那他们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至于钱,攒攒就行!
他们早就瞅大队长家眼红了。
可他们不知道,就这几间房,里面不仅仅搭进去了秦大柱的复原费,还有秦大松帮人打家具的外捞儿、秦大林的工资,以及秦南秦北多年的津贴。
秦大柱八年前掏空家底去买砖瓦,中间还托了老战友帮忙。
就这也是等到第二年冬才买全材料。
从那时起,秦大柱就一直想在大队建一个砖窑,最起码乡亲们盖房可以自给自足不求人。
大队干部们的积极性明显调动起来了,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翠花:“家里没地儿倒是实话,不过我记得大队里面还是有几家有空屋的。”
周二牛:“你这么说,我也想起来了,是有几家!那问题是咱怎么劝呢?”
王猛:“要我说,咱大队要是有钱有粮,这事儿怎么都好办!”
秦壮:“要我说你说的都是屁话!”
“行行行!又吵吵又吵吵!让想办法没让你们揭短!”
秦壮:“那你倒是想呀!”
王猛:“那你倒是想呀!”
这次他二人都是统一口径,一致对外了。
不过,有时候不得不说,头脑风暴还是有用的。
过了一会儿,秦大柱总结性的开口。
“听明白大家的意思了,中心意思就是如果有乡亲收留知青,那咱大队就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吧?”
顾长征肯定的点了点头,又含含糊糊地接话:“话儿是这个话儿,但大队账上没啥了。”
“不,我们还有!”
“还有啥?”
“只要建好砖窑,我们就有工作岗位了,而且到那时,你们说咱大队有没有钱?”
顾长征:“……”好家伙,你这空口白牙的就想把这事儿办了!也太奸诈了吧!
秦大柱是没听见顾长征对他的吐槽,要是听见了,估计也只是回他一句“兵不厌诈!”
“那走吧,咱敲锣吧!”
……
青山大队晒谷场。
青山大队的人都知道,但凡听见三声锣响就意味着,大队有大事儿发生,每家每户最少要有一个主事儿的来参加会议。
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全体投票。
这不,农闲时节,好不容易大队有新鲜事儿发生,基本上家家户户只要是能来的都来了。
乔月到了晒谷场,看到这乌泱泱,但女性在内男性在外的人群,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年代,集体的秩序以及团结的力量!
她一看这样,就明白了这次只能选秦梦圆当挡箭牌了,毕竟她和梁兰一个比一个的“内向”!
她赶紧拉过梁兰,都不带理会秦北的,紧跟着秦梦圆就来到了人群中央。
站定之后,她四处望了望。
左边看到了秦南的奶奶,正在跟同辈人聊养老的问题。
右边看到的是她婆家的二婶堂婶,聚在一起聊下一代的亲事。
好家伙,她这不仅被老秦家包围了,也被时代话题包围了!
乔月赶紧拉了拉梁兰,示意她不要出声。
就在她想要召唤秦梦圆这个挡箭牌的时候,才发现她跑到了离她三米远的地方,正在跟一个苹果脸的小姑娘唠嗑。
乔月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有缝隙让她们通过。
于是她秉持着“让秦梦圆当挡箭牌,应付一众婶娘关怀”的原则。
非常有良心继续拉着梁兰靠近秦梦圆,动作小心翼翼,一点都没有惊动旁边的长辈。
刚一靠近,就听见秦梦圆喊对面那个姑娘“二丫”。
二丫?
不会姓李吧?
她俩这是靠近不是,不靠近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