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在山草堂日记
DI
SHIBA
ZHANG
ZAI
SHAN
CAO
TANG
RI
JI
新城办公楼,陕西考古会。
房门虚掩,珍妮轻轻推开时,一阵穿堂风把若干张黑底白字的碑拓吹卷到众人脚前。
定睛看去,不足二十平米的室内,数口黑铁皮箱横七竖八。两箱之上横架一块木板便是办公桌,美髯及胸的老者,正以石镇按压住桌上散乱飞舞的各色纸片。偏僻而狭小的空间,完全符合捉襟见肘的现实。
吕道士弯腰捡起一幅拓片,自上而下书有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不由得叹道:好字!好经!
好在何处须髯老者问道,眼藏笑意。
吕道士微微一笑,指示诸人观看。
看字体当是汉隶,内容出自易经。王菊人回道。
汉隶,易经……天行乾……今文易!珍妮惊呼道。
须髯老者颔首道:秦火之后诸经散佚。东汉末年,流弊丛生,穿凿附会之说甚嚣尘上。熹平四年①1,汉灵帝正定《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经,由蔡邕以隶书誊写镌刻上石,历时九年,凡两面刻碑四十六通。此乃华夏历朝首次官定石刻经本,称‘熹平石经’。不幸七年后董卓作乱,碑石尽碎,其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唐贞观朝,魏征辑录收聚,所存不过十之二三。武周换祚,强行搬运于两京之间,落得个尽数不存。
有宋一朝,诸经虽偶有发现,独不见周易。不意千年后,贫道眼福尤胜过宋人。吕道士笑道。
蔡邕手书七十万字,至今残碑字不过七千,国内十不存一,余者悉数流去东瀛。
听须髯老者言罢,徐悲鸿叹道:丝竹纸帛,书写皆不如石碑。石碑代表着文明传承之端庄凝重。有形的根断了尚能延续,无形的根断了才是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须髯老者道:此言极是。髯翁②2重金购此石于河洛之间,马文彦押运入陕,皆为文明之繁衍。然溥公对残碑真伪颇有异议,费用拨付迟迟不允,唉,老朽亦非政要,惟有一片寒微之赤诚……
此时,迟到一步的菊坞先生拱手喝道:一叟先生,鄙人来讨要六骏拓片是也!
所以说,最后你们又扑了个空。
勃兰嘉捧着电话机,斜倚在描银雕花的软靠床头,鼻梁以上密密麻麻缠绕着白色绷带,只有左眼露在外面。洁净宽敞的厅堂中,各色家具及陈设俱是欧洲时尚样式,完全符合陇海线相关比利时专家①3的要求。
西京招待所,中国旅行社购地十一亩所筹建,3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客房46间,卫生、暖气、西餐、理发、洗衣自然一应俱全。有赖于同胞对于陇海线的前人种树,勃兰嘉才能享受到后人乘凉的体贴照顾。
珍妮手握电话听筒,点头道:顺着宋联奎,找到了张扶万②4。据他回忆,政府来人通报说近期重启昭陵修缮工作,尤以六骏复原为重中之重。而六骏复原,少不得拿拓片作为参考。所以,我们进门前,他已经把六骏拓片交给警察带走,刚巧失之交臂……
等等,为什么是警察这事需要由警察出面么勃兰嘉打断道。
珍妮会心笑道:确有吊诡之处。张扶万以为警察跑腿是出于巴结政要的私心。
我看不会这么简单。勃兰嘉道,比利时作为一个弱小国家,能在英法德等大国环伺的夹缝中生存,有赖于比利时人的两个特质——敏锐的观察和执行的果断。
珍妮撇撇嘴,并未接口。
勃兰嘉道:大同园毒杀案、黄帝陵、六骏拓片,警察无处不在,绝非偶然。只不过还不能确定牵涉面有多广。
我想,假定警察局高层知情且默认更为稳妥。珍妮回道。
没错,勃兰嘉道,而且,从警察出现的时机来看,他们的消息可谓又快速又准确,不能不让人有所顾虑。
所以你怀疑有内应。珍妮沉吟道,说起来,吕道士的行为很反常。首先展示兰叶描的功夫得以加入队伍,再悄然掌握了行动主导权。忽而看穿一切,忽然装傻卖呆,如果说……
勃兰嘉打断道:希望他不要和我们站在不同阵营,否则我有预感,恐怕他会变成最为危险的敌人。
无论如何,吕道士有意误导大家,看来你也是认可的。珍妮道,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可疑的善意之上。
勃兰嘉语气柔缓道:是的,你总是对的。
珍妮笑笑,气氛因羞涩而局促,便转移了话题。
安娜怎么样了珍妮手指缠绕着电话线问道。
汽车掉落山崖,我就失去了知觉。安娜下落不明,但也没有被警察带走的迹象。这叶新甫步步紧逼、处处刁难,甚至不惜陷我们于死地,绝不止栽赃陷害这么简单。我觉得安娜有意地避重就轻。
珍妮轻叹口气,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线索不在黄帝陵
勃兰嘉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那个死者明显被叶新甫盯上了,你自愿去黄帝陵,无非想以自己把他引开。珍妮的语气格外柔软。
勃兰嘉嘿嘿一笑,转移话题道:我听说东方人从小就受教育不能轻易展现自己的情绪,‘我爱你’是肯定不会说的,他们只会说‘月色真美’。
珍妮回嘴道:你也是偏激,‘我爱白乐天’的诗歌古人就写了多少。
集体活动更加安全,你且和他们耐心应付着,我暂时脱离队伍,方便在暗中调查。
珍妮顽皮道:好吧,顺便说一句,要镶牙的话,我不喜欢纯金纯银。
勃兰嘉面色大囧,下意识地举起手来遮住漏风的嘴唇。
待珍妮挂断电话,勃兰嘉方才咧开嘴,洁白的牙齿表面残留着数道触目惊心的深深裂痕。
据省会警察局记录,在籍警员今日无一人被派往一叟先生处,还请先生详尽描述一下当时的细节。王菊人道。
闻言,诸人齐齐看向一叟先生张扶万。
古稀老人血气上涌,嘴唇颤抖不迭,一时间竟然不能言语。
一叟先生向来骨鲠刚直,宋某可以项上人头担保。苦于文物研究保护经费不足,一叟先生多次泣血上书,甚至不惜辞去陕西考古会委员长一职①5。盛名在外,想来因此为人所乘,不慎着了贼人算计。菊坞先生朗声道。
一叟先生黯然无语,将一本沉甸甸的手缝线装笔记放在桌上。
王菊人伸手捧起,硬质封皮上书一列章草大字在山草堂日记,内里载以细密行书,翻到最新一页,只见……有省会行动分队警号一二二号者登门求取拓片,言及昭陵缮理款项克日抵陕,任务艰深,当效老骥伏枥之能……之记录。
经一叟先生允许,王菊人将此页以小刀平齐裁下,相约在止园集合后,径直去继续追查。
众人分批来到止园二层大厅,趁等待机会,珍妮从笔记第一页开始读起。
一叟先生张扶万,自称在山草堂主人,笔记基于日常点滴汇聚,十之八九倒与古董文物有关。
近年默观西北文化,日就衰落,终南河华之区,等于荒野寂寥之地,虽曰阻绝偏成未通上国,然亦学说狭隘有以致之。其大端则理学一途,壁垒既坚,轨辙遂远。末学浅闻,忧其简易,便于模仿。六经束阁,炫诵辍响,人同没字之碑,俗沦结绳之治。②6
访学甲,同徙殿岗北处谈。岗北言郭坚前在岐、凤残酷不可言。其部下自名为土匪,故所过分地,一无所遗。岐山宋姓为翰林,富著一邑。其花园近在城南,纵火焚烧之。书籍无论新旧,概付之一炬。古董字画,逮为徙来交际之用,到处荒凉,不能备言。③7
珍妮暗自点头,饱学之士对于黄钟毁尽、瓦瓮齐鸣的灼痛感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心生幽愤及压抑。好在,除此之外亦不乏轻松内容,比如心情偶得、人情往来记录。
段仲嘉帖铺言昔年得张介候天发神谶碑拓本,有何义门、杨振麟题字,以十四金得之,后售于刘林立,得百余金。刘直隶人,辛亥九月以革命起去官。
李月溪送阅明人王用宾家信一册,魏学曾信札,温恭懿公来往信札,有恭懿子自知跋文。又以沂东碧山东府二册见示。
又至府学段翰墨堂拓帖铺,买仓颉庙碑侧、碑阴题名四纸,李楷洛碑,美原神泉诗碑,于孝显碑。始识主人段仲嘉。
……得咸阳出土之‘加(嘉)气始降’瓦当,李月溪送来,拓纸二片。
珍妮手不释卷,浑然忘我,时光随之静静地流逝。
王菊人终于现身,将一张身着警察制服的黑白半身证件照片交于一叟先生辨认。
看来确是冒名顶替。见老人否定后,王菊人面色凝重地确认道。
珍妮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电光火石之间,数个念头在头脑中激烈碰撞。
难道说六骏拓片是孤本不成徐悲鸿道,能否请拓片匠师再行复制一份
菊坞先生叹气道:六骏或流失或残缺,已不具备拓印条件。目睹实物之人易得,然多数描本画虎不成反类犬,更有闭门造车之徒流毒于世,不足为凭。当年拓印之举,实属心血来潮、兴之所至,并不曾泛滥。加之,长安士隐人如其名,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眼下何处云游。
徐悲鸿道:我们可以请报纸登寻人启事,或者烦请政府部门配合寻找。
士人多有几分孤傲,仿效颜斶说齐王之故事①8。李氏尤为孤僻,不见生人、不事权贵。一叟先生张扶万的声音更显苍老喑哑,连番打击让老人心中满溢出无比的自责。
珍妮却从话语间捕捉了一丝灵感,道:拓片匠师——就是长安士隐——他姓李
不错,表字士垣。
珍妮笑道:那么长安士隐,莫不是叫做李月溪
对,姑娘如何晓得
珍妮指着《在山草堂日记》道:先生在日记中提及过不少金石名家,其中以拓片著名的,一为段仲嘉,一为李月溪。
一叟先生颔首道:不错,段氏‘翰墨堂’已历七代,碑拓最善,而李月溪则长于全形拓。
珍妮浅笑道:中国人喜欢化用阴阳五行取名,‘月溪’、‘士垣’中分别含有水和土,故而有此猜想。
吕道士捋须笑道:夫贵贱观乎八字,性格应乎五行。八字由四柱组成,四柱由天干地支组成,天干地支对应于五行。若四柱中金木水火土齐全,则为五行平衡,若五行不全,则当以名字和配饰物以补足。若贫道推算不错,李居士当为辛巳年生人。
菊坞、一叟两位先生齐齐点头。
天干之‘辛’属阴之金,地支之‘巳’属阴之火,‘李’应于木,‘月溪’应于水,‘士垣’应于土,金木水火土俱全,五行完备。又,‘辛’为金,‘月溪’为水,金生水;‘巳’为火,‘士垣’为土,火生土,暗合相生。吕道士道。
徐悲鸿点头道: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以五行为后代命名,名中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字需含五行且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循环。有明一代,皆是如此。
辛巳年柱善智谋应变,李居士事巧工,正合于本性。吕道士道。
珍妮鼓掌微笑道:精彩精彩,道长果然厉害。不如有请道长算算李月溪的下落如何
*
*
*
1①
175年。
2②
于右任。
3①
1912年起北洋政府向比利时(后有荷兰)借款修建陇海铁路,后由南京政府接手。期间筹资、设计、施工等环节,基本被西方国家所控制。
4②
张扶万(1867至1943),名鹏一,字扶万,号一叟、壹翁、在山草堂主人等,1916年后任陕西省吏治研究所所长和陕西省通志局分纂。其著作已刊行者有《颜孝学考》、《阿母河记》、《唐代日本人来往长安考》、《苻秦疆域志补正》等十余种。
5①
1934年2月1日,由国立北平研究院与陕西省政府共同组建陕西考古会,张扶万先生被推选为委员长。后因相关部门不作为,张先生甫就任两月就曾愤而辞职以抗议。
6②
大意是:如今之西北,遍地是文盲。莫嫌地偏远,学者不争气。都觉学问累,人不爱读书。爱做天然萌,返祖成野人。
7③
大意是:文盲做匪徒,百姓不安居。家园被掠夺,抢钱又烧书。书籍烧成灰,字画当礼物。老夫见荒凉,心痛复何如。
8①
见于《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