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刑警纪年 > 第一章 :背后的圈套(三)

江州市公安局,会议室内灯光明亮,墙上的白板上贴记照片、时间线、关系图。
程望站在最中央,一手插在口袋,一手握着记号笔。他的神情凝重,目光在一组照片之间游移——李文静、赵启林、梁致远,以及刚刚列入调查名单的数位案情相关人。
赵诚站在一旁,正汇报新的进展:“赵启林昨天晚上确实不在家。他告诉保姆自已去朋友那边打麻将,但没有留下地址或人名,手机十点半关机,到今天早上八点才开机。我们调了他名下车辆的行车记录,十一点前后曾短暂停留在案发楼附近。”
程望点点头:“这是他撒谎的证据。”
“可问题是,”赵诚皱眉,“他的指纹、dna都未在现场发现。就连雨伞,也不可能是他带进去的。我们没证据证明他接触过受害人。”
“除非他不是亲自动手。”程望冷冷地说。
赵诚一怔:“你怀疑他雇了人?”
“是。”程望指着白板上的一张时间线,“这场谋杀过于专业:药物控制时间精准,毒性温和而致命;监控遮挡时间恰好四分钟;凶手全程未留下有效痕迹,甚至连雨伞都事先擦干净了指纹……不像是冲动犯案,更像是计划精密的‘剧本杀’。”
他在白板上圈出一段通话时间:“10:47,李文静接听了一通陌生来电,通话时长1分48秒。号码查无归属。”
“我已经交给技术部门进行反向定位。”赵诚说,“不过有难度。”
“那个电话,可能是约她‘喝茶’的诱饵。”程望顿了顿,指着李文静的茶杯,“凶手提前混入办公室,留下伪装的现场,在她回到办公室后引导她饮下有毒红茶,然后伪造自杀现场。”
“但他为什么要放一把伞在她手里?”赵诚一直想不通,“这么让根本没意义。”
“恰恰相反——那把伞,是全案最重要的暗号。”程望目光锐利,“雨夜、雨伞,是一种仪式化表达。凶手在创造一个象征场景,传递‘她等不到人’这个信息。”
赵诚一愣:“伞象征等待?”
“对。”程望语速加快,“手中未展开的伞,代表她在等待一个不会来的人。而这把伞,被‘干净’地放入她手中,是凶手在传递一个冷酷的讯息:你输给了自已的执念。”
赵诚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人格羞辱型谋杀。”程望缓缓说出这个概念,“不是简单的复仇,是摧毁她的尊严和职业信仰。就像一个人冷笑着看你掉进深渊,还在你身上插一面旗子,写着‘她死于自已选择的道路’。”
“……这种心态。”赵诚低声,“赵启林有吗?”
“有。”程望沉声说,“他的家暴案件要开庭了。一旦定罪,他的形象、商业资源都会受到巨大打击。而李文静是压他最后一根稻草。他不甘心输给一个‘外人’。”
这时,技术员带来一张分析报告。
“程队,我们反追踪到那通神秘来电,是通过境外虚拟号段跳转的,ip源头设在国外,但拨号设备是在江州市内的。”
“说明是本地人使用国外技术模拟——专业痕迹更重了。”赵诚喃喃。
“查赵启林的朋友圈,尤其是近一年是否有接触过海外黑灰产、退役技术人员。”程望说,“他不可能凭一已之力设计这个局。”
赵诚点头,立刻吩咐技术组调阅资料。
“还有一件事。”曹晓倩从法医室走来,手中拿着毒理检测报告,“李文静l内检测出苯巴比妥,属中枢抑制类药物,通常用于安眠或手术镇静,在医院受管控。但这批药物不是正规渠道,掺杂物浓度不均,属于地下渠道产物。”
“非法药物,专业技术,隐秘通联……”程望嘴角微微扬起,“这个案子,已经不是单纯的情杀。”
“是一个局。”他望向窗外的夜色,“一个有人设计、有人执行、有人掩盖的局。”
……
当晚十点,程望与赵诚驱车前往赵启林的私人会所——据线人报告,赵启林此刻正在那里召集“几个朋友”,举行一个“封闭会议”。
会所外灯火辉煌,但程望的心情却如沉入夜海。
他清楚,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
不是简单审问,而是一场“逼凶者露出裂缝”的心理战。
门打开。
程望迈步而入,眼神冰冷如夜:“赵启林,我们需要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