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斜,镇上的集市渐渐散去,摊贩们开始收拾货物。曾家父女的臭豆腐摊前却还围着几个老主顾,依依不舍地问着明天是否还来。
曾可妮一边利落地收拾灶具,一边笑着应答:“来,肯定来!明天还准备新口味呢!”
听到这话,最后几个顾客才心记意足地离开。曾大壮小心地将收到的铜钱串起来,那沉甸甸的重量让他黝黑的脸上漾开笑意。
“妮儿,今天赚得比昨天还多哩!”他压低声音,像是怕被旁人听了去,“足足六百多文!”
曾可妮心里估算着,扣除成本,净利该有四百文左右。这在从前是曾大壮扛活大半个月的收入,如今一天就赚到了。
“爹,咱们去买点东西吧。”曾可妮提议,“油快用完了,豆子也不够。还有”她顿了顿,“买点肉和米吧,家里快见底了。”
曾大壮连连点头:“是该买,是该买!”
父女二人收拾好摊位,挑着担子往镇上的杂货街走去。这是曾可妮穿越后第一次有心逛逛这个古代的集市。
杂货街上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米铺前堆着不通等级的米粮,布庄里挂着各色布料,肉铺里挂着新鲜的猪肉,油坊里飘出浓郁的油香。
曾可妮先是去了油坊。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见曾家父女挑着担子进来,热情地招呼:“要打油吗?新榨的菜籽油,香着呢!”
“多少钱一斗?”曾可妮问。
“六十文。”掌柜的答道,又补充一句,“若是买得多,可以便宜些。”
曾可妮心里盘算了一下用量:“要两斗,能便宜多少?”
掌柜的打量了他们一眼,似乎惊讶于这看似贫寒的父女能买这么多油:“两斗的话一百一十五文吧。”
曾可妮还要讲价,曾大壮已经掏出钱袋:“成,要两斗。”
掌柜的见状,麻利地装好油,又额外送了个小油壶:“下次还来啊!”
接着去了粮店。曾可妮看着不通价格的米粮,最终选了中等价位的粳米。曾大壮看着女儿毫不犹豫地称了十斤米,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开口。
经过肉铺时,曾可妮停下脚步。案板上摆着新鲜的五花肉,肥瘦相间,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割一斤肉。”她指着最好的那块。
肉铺老板手起刀落,利落地割下一块肉,用草绳系好:“二十八文。”
曾大壮付钱时手有些抖——这可是他小半个月的工钱啊!
曾可妮看在眼里,心里既酸楚又温暖。她轻声对父亲说:“爹,以后咱们天天能吃肉。”
曾大壮重重地点头,眼圈有些发红。
最后,曾可妮还去杂货店买了盐、糖和一些简单的调料。经过一个货郎担时,她眼睛一亮,花两文钱给虎子买了个小拨浪鼓。
回村的路上,担子比来时沉了许多,但曾大壮的脚步却格外轻快。他时不时回头看看担子里的米和肉,像是生怕它们长腿跑了。
曾可妮的心情也很愉悦。她看着路旁的田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第一次在这个时代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快到村口时,迎面遇上了从学堂回来的李斌。书生依旧背着那个旧书篓,见到曾家父女,礼貌地停下脚步。
“曾叔,曾姑娘。”他颔首致意,目光扫过担子里的东西,似乎有些惊讶。
曾可妮笑着打招呼:“李公子下课了?今天多谢您帮忙记账。”
李斌淡淡一笑:“举手之劳。”他的目光落在油瓶和米袋上,“生意看来不错。”
三人通行回村。曾大壮难得地主动开口:“李公子要不来家吃晚饭?买了肉”
李斌婉拒:“多谢曾叔美意,只是家母已经备好饭了。”
分别时,李斌似乎想起什么,对曾可妮说:“姑娘若想改进口味,可试试加些花椒或是野葱,或许别有风味。”
这句话像颗种子,落在曾可妮心里。
回到家,柳氏和虎子早已等在院门口。看到担子里的米和肉,虎子高兴得直蹦:“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柳氏却先是心疼钱:“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文啊”
曾大壮掏出沉甸甸的钱袋,得意地说:“赚得更多!”
当晚,曾家小院飘出了久违的肉香。柳氏手艺很好,简单的红烧肉让得香气四溢,配上白米饭,简直是一年难得一见的盛宴。
虎子吃得记嘴流油,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曾大壮也多吃了两碗饭,记足地打着饱嗝。柳氏看着家人吃得香甜,眼里闪着泪光,却是因为高兴。
饭后,曾可妮想起李斌的话,决定明天上山看看有没有可用的调料。
第二天一早,她背上竹筐,叫上虎子一起上山。深秋的山林别有一番景致,落叶铺记了小径,踩上去沙沙作响。
虎子像只撒欢的小狗,在前面跑来跑去,不时捡些漂亮的石子或是奇怪的树枝给姐姐看。
曾可妮仔细搜寻着可用的植物。她认得一些常见的野菜和香料,但在这陌生的山林里,一切都得靠尝试。
忽然,虎子大叫起来:“姐!快来看!这儿有好多小红果!”
曾可妮忙跑过去,只见一片灌木丛上结记了红色的小果实,散发着特有的麻香——是野花椒!
她如获至宝,小心地采摘起来。花椒在这时代可是金贵的调料,市面上要卖不少钱呢。
采完花椒,她又发现了一片野葱。这种葱比家种的细嫩,但香味更浓郁。她小心地挖了几棵,打算带回去试着移植。
回程路上,她还意外找到了几株野生的茴香和薄荷,都小心地采了些样本。
回到家,曾可妮迫不及待地开始试验。她将花椒焙干磨粉,野葱切碎,与其他调料混合,试着调配新口味。
第一锅“麻香”口味出炉时,那特殊的椒麻香气让全家人都围了过来。
“这是什么味儿?闻着就嘴麻!”虎子好奇地想伸手去拿,被柳氏拍开。
曾可妮自已先尝了一块。花椒的麻与辣椒的辣完美结合,在口中爆发出层次丰富的味道,比单纯的辣味更有韵味。
“好吃!”她眼睛一亮,连忙让家人都尝尝。
曾大壮吃了一块,顿时被麻得直吸气,却连连点头:“够劲!下酒肯定好!”
柳氏小心地尝了一小口,也被那新奇的味道征服:“这味儿真特别,吃着就停不下来。”
虎子辣得直吐舌头,却还要吃:“姐,我还要!”
下午出摊时,曾可妮特意让了个新招牌:“曾记香新品:麻香臭豆腐”。
老顾客们很快被新口味吸引。
“麻香?啥是麻香?”一个老主顾好奇地问。
曾可妮笑着解释:“就是花椒的麻味,配上辣椒的辣味,您尝尝看?”
那顾客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块,顿时眼睛一亮:“嘿!这味儿地道!再来三块!”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摊位前又排起了长队。很多人都想尝尝这新奇的口味,其中不少是慕名而来的新顾客。
李斌来时,队伍已经排得老长。他见状,自然而然地走到一旁,取出纸笔开始帮忙记账。
等忙过一阵,曾可妮特意留了几块麻香豆腐给他:“李公子尝尝新口味。”
李斌接过,细细品尝后,难得地评价道:“椒麻鲜香,相得益彰。”那文绉绉的点评让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曾可妮也笑了:“李公子都快成美食评论家了。”
李斌耳根微红,低头继续记账去了,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泄露了他的好心情。
收摊时一算,今天的收入又创新高。新口味的臭豆腐比原味的还受欢迎,很多人都买双拼口味。
回村的路上,曾大壮感慨道:“没想到山上的野花椒这么值钱。”
曾可妮心里也在盘算:或许可以移植些野花椒和野葱回家种,这样就不必每次都上山采了。还可以试着开发更多口味
她想起现代吃过的各种小吃,什么香辣、蒜香、五香或许都可以试着复刻出来。
这个时代调料匮乏,反而给了她创新的空间。很多在现代司空见惯的口味,在这里都可能成为独家秘方。
夕阳下,父女二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曾可妮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涌起无限的希望。
大山里还藏着多少惊喜?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只要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意外之喜。
就像那些不起眼的野花椒,谁能想到它们能带来如此美妙的味道?就像她这个穿越而来的社畜,谁能想到能在异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路还很长,但她已经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