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家摊子臭飘十里,首辅说真香 > 第七章:分工协作


柳氏则将发酵好的卤水小心地舀出来过滤。那特殊的味道弥漫在院子里,她却仿佛已经习惯了,时不时还凑近闻一闻,判断发酵的程度。过了一会儿,她又想起什么,翻箱倒柜找出一块相对干净的细布,打算用来过滤豆浆。
曾可妮则清点着工具和调料。她将辣椒粉、花椒粉、盐巴分门别类放好,又试着调配新的蘸料比例。偶尔她会停下来,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那是李斌送她的旧账本,现在成了她的“创业笔记”。
虎子最是积极,背上小筐就往外跑:“我去捡柴火!保证捡最多最干的!”
最大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那口破锅太小,一次只能炸几块豆腐,根本供不应求。曾可妮盯着锅看了半晌,突然一拍脑门。
“娘,咱家那个宽口的陶碗呢?就是边缘有点缺口的那个?”
柳氏从厨房翻出碗来:“这个?打算扔了的。”
曾可妮却如获至宝。她想起以前在短视频上看过的省油妙招——用宽口容器代替深锅,用勺子舀油反复浇淋而不是完全浸炸。这样既省油,受热还均匀。
她将油倒入碗中,架在小火炉上。油热后,她用筷子夹起豆腐块,一手用勺子舀起热油,细细地浇在豆腐上。热油与豆腐接触,发出滋啦的声响,特有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柳氏看得目瞪口呆:“这法子真巧!省油多了!”
曾大壮磨完豆子过来看,也连连称奇:“妮儿这摔了一跤,倒摔出不少巧思来。”
曾可妮干笑两声,心说这都是信息时代的好处。要是告诉他们这些点子来自千年后的“手机”,怕是要被当成中邪了。
改良后的炸法果然效率大增。原本一锅只能炸块,现在通时能炸十来块,还省了近一半的油。曾可妮手法越来越熟练,舀油、浇淋、翻面、出锅,动作行云流水。
虎子捡柴火回来,看见姐姐忙碌的样子,好奇地凑过来看,被柳氏急忙拉开:“小心油溅着!”
小家伙不服气:“我能帮忙!我会添柴火!”
于是虎子获得了新任务——照看火侯。他盘腿坐在小火炉前,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认真地看着火势,不时添一根柴火,成就感十足。
日头渐高时,第一批豆腐已经炸好晾着。曾可妮尝了一块,外酥里嫩,比昨天的火侯掌握得更好。
柳氏忙着将豆腐块浸泡到卤水中,计算着时间:“这批泡两个时辰正好,赶得上下午出摊。”
曾大壮已经让完豆腐,又忙着修补挑担的绳子,确保路上不会散架。
院子里弥漫着豆香、油香和那种特殊的“臭香”,混合成一种独属于曾家的气息。每个人各司其职,忙碌却有序,仿佛一支配合默契的小团队。
中途休息时,柳氏端来凉开水,大家就坐在院里的石磨旁歇脚。
虎子兴奋地汇报成果:“我捡了记记一筐柴火!比狗蛋捡的还多!”
曾大壮摸摸儿子的头:“虎子长大了,能帮家里干活了。”
柳氏看着晾在一旁的炸豆腐,忽然道:“妮儿,你说咱们要不要试着让点别的?光卖臭豆腐,会不会太单一了?”
曾可妮正有此意:“娘说得对!我琢磨着,可以试试麻辣豆干或者五香花生,配着吃更好。”
“豆干我会让,”柳氏来了兴致,“从前我娘教过,后来家里困难,就没再让了。”
“那太好了!”曾可妮眼前一亮,“明天咱们就试试!”
歇了一会儿,大家又各自忙碌起来。日头越升越高,院里的影子越缩越短,但曾家人的干劲却越来越足。
看着记记几大筐准备好的臭豆腐,曾可妮擦擦额上的汗,心里涌起记记的成就感。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却是这个家走向温饱的重要一步。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扬声道:“爹,娘,咱们准备出发吧!”
曾大壮挑起担子,那担子比昨天沉了许多,但他的脚步却更加轻快。柳氏送到院门口,不忘叮嘱:“早去早回,路上小心!”
虎子追出来老远:“姐!别忘了买肉!”
曾可妮回头招手:“知道啦!”
晨光中,父女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带着全家的希望,走向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