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的呼吸也为之一窒。
她并非无法回答,而是被对方这种将技术问题与路线羞辱捆绑在一起的无赖话术,扰乱了心神。
就在她准备组织语言反击时。
一只温暖干燥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是罗沛霖总工。
老人不知何时走到了她的身边,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示意她退后。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中国学者。
罗总工看着哈里森,缓缓点了点头,那神态,仿佛是在赞许一个提出好问题的学生。
“这位先生,你说得对。”
“常规的随机游走噪声,确实是个大难题。”
他话锋一转,那双温和的眼睛里,透出一抹深邃的智慧光芒。
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仿佛带着奇异的魔力,瞬间攫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
“但我想请教一下。”
“当你们考虑随机游走时,是否耦合了角随机游走与速率随机游走,在非线性温漂模型下的交叉影响?”
“你们,又是如何通过硬件层面的对称性热补偿结构,来主动抵消其带来的确定性误差的呢?”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哈里森的问题是一把匕首。
那么罗总工这轻描淡写的两个反问,就是一柄呼啸而出的,重逾万钧的攻城巨锤!
他根本没有在对方划定的战场里纠缠。
而是直接将问题的维度,拉升到了一个哈里森,乃至整个美国宇航公司,都未曾触及的,更高的领域!
哈里森脸上那副居高临下的傲慢笑容,瞬间凝固了。
像一尊被瞬间冰冻的拙劣蜡像。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湛蓝色的瞳孔里,第一次褪去了轻蔑,被一种名为震惊与不可思议的情绪所填满。
交叉影响?
对称性热补偿结构?
这些词汇,像一道道天雷,狠狠劈在他的认知里。
他知道,对方说的每一个字,都指向了陀螺仪技术最前沿,最核心的无人区。
而从他那僵硬的表情,所有人也都看明白了。
美国宇航公司,显然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周围的专家们,看向哈里森的眼神,已经变了。
那里面,有恍然大悟,有惊叹,甚至还有一丝看好戏的笑意。
哈里森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成了猪肝色。
汗珠,从他光洁的额头上渗出。
在全世界同行的注视下,他像一个被当众扒光了衣服的小丑,无所遁形。
最终,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狠狠地瞪了罗沛霖一眼,几乎是狼狈地,带着他的团队,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看着那落荒而逃的背影,王浩等人只觉得一股恶气尽出,通体舒泰,几乎要大笑出声。
罗沛霖总工却连看都没有再看对方一眼。
他转过身,看着自己身边这些因为胜利而激动不已的年轻人,脸上的笑容敛去,神情变得严肃而郑重。
“记住。”
“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不是用来炫耀和贬低同行的。”
“我们的路,还很长。”
这番话,如同一盆清泉,瞬间浇熄了年轻人心中那股浮躁的火焰。
他们挺直了脊梁,脸上的兴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稳的,名为自信与使命感的光芒。
就在这时。
那位德国老专家克劳斯,缓缓走上前来。
他没有说话。
只是对着罗沛霖总工,对着这位来自东方的学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教授。”
克劳斯直起身,眼神里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敬佩。
“您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风范。”
“我代表斯图加特大学,以及德国精密仪器协会,诚挚地邀请您。”
“方便的时候,能来我校讲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