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的红色错误代码,像一道凝固的伤疤,烙印在终端屏幕上,也烙印在数据中心每一个人的视网膜上。
死寂。
一种比任何喧哗都更令人窒息的死寂。
马振华的身体晃了一下,身旁的助手下意识地伸手去扶,却被他一把推开。
这位为国家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此刻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死死地盯着那片红色,仿佛要将它烧穿。
完美的数据。
完美的系统。
完美的失败。
像一把淬了冰的重锤,狠狠砸碎了在场所有顶尖科学家的骄傲。
“会议。”
马振华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没有回头,只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所有人,第一会议室。”
说完,他第一个转身,蹒跚的背影里,带着一种英雄末路般的萧索。
第一会议室的灯光,惨白得没有一丝温度。
烟灰缸里很快堆满了烟头,浓烈的烟味混杂着焦虑,让空气变得粘稠而压抑。
没有人说话。
所有的方案,所有的假设,都在过去半个月里被反复推演,又被反复推翻。
如今,他们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李向东没有坐下,他一直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处那座静默矗立的发射塔。
在他的世界里,那首和谐雄壮的交响乐,依旧在回荡。
它在用自己完美的状态,无声地抗议着模拟程序给出的那个荒谬的判决。
它没有病。
那么,生病的到底是谁?
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喝了一杯“完美”的水,却中毒身亡。
问题,是出在人身上,还是水身上?
都不是。
问题,出在杯子上。
李向东缓缓转过身,打破了满室的沉寂。
“我有一个建议。”
所有人的视线,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混杂着疲惫,麻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
李向东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声音平静而清晰。
“我建议,立刻暂停对箭体本身和所有核心数据的复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什么?”
“不查数据查什么?查风水吗?”
一阵压抑的骚动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李向东没有理会那些议论,他的目光,直视着坐在主位上,双眼布满血丝的马振华。
“我们应该转而去全面检查所有相关的辅助系统。”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比如,燃料加注管线,液氮冷却循环系统,甚至是发射场的供电网络。”
苏晴的身体微微一震,她猛地抬起头,看向李向东,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她瞬间明白了李向东的逻辑。
既然主体是完美的,那么污染源,一定来自外部。
“胡闹!”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
马振华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他指着李向东的鼻子,因为极致的愤怒,整只手臂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你把航天发射当成什么了?小孩子过家家吗?”
“燃料管线,有独立的压力测试报告!冷却系统,有独立的流速监测报告!供电网络,有精确到毫秒的稳压记录!”
“每一份报告上的数据都完美无缺!你现在让我们放弃对核心问题的攻关,去查这些已经有了定论的东西?”
老人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看着李向东,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这是病急乱投医!这是在浪费我们最后宝贵的时间!这是对科学的侮辱!”
李向东没有被这股怒火吓退,他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一个最基本的逻辑。
“马总指挥,当我们在一个房间里找不到丢失的钥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去别的房间看一看。”
“而不是固执地把这个房间的地板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