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沾着黑胡椒汁的牛排,在空中停顿了半秒。
周围舒缓的钢琴声,刀叉碰撞的清脆声,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无限拉远。
苏晴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粉红变成了滚烫的绯红。
她的视线垂下,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刷子,在灯光下投出细碎的影子,掩盖住了眼底所有的情绪。
李丽华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像一朵在温室里悄然绽放的月季花,温柔而满足。
她悄悄地,将自己的身体往后靠了靠,试图把自己变成这幅画卷里,最不起眼的背景。
李向东的手很稳。
他的目光,专注而坦然,没有半分戏谑,只有一种最纯粹的,想要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分享给她的认真。
最终,苏晴还是微微前倾,轻轻张开了嘴。
牛肉的鲜嫩与酱汁的浓郁,在味蕾上化开。
但那一瞬间涌上心头的,却是一种比蜜糖还要甜,比黄油还要暖的滋味。
这顿饭,在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回家的路上,李丽华走在前面,脚步轻快。
李向东和苏晴跟在后面,隔着半步的距离。
路灯将三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谁也没说话,但那份无声的默契,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动人。
从雪域高原归来后的日子,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
时间,流淌得缓慢而温柔。
李向东彻底卸下了“听风者”的身份,变回了那个普普通通的李向东。
李丽华去学校上课的时候,他就和苏晴两个人,像所有热恋中的年轻人一样,笨拙地,探索着这座城市里,所有属于他们的角落。
他们会去逛新开的百货大楼,苏晴会拉着他,为他挑选一件新毛衣,然后在他去试穿的时候,自己红着脸,悄悄付了钱和布票。
他们会去图书馆,一人找一个靠窗的位置,一看就是一下午。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泛黄的书页上,也洒在她安静的侧脸上,时间就在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中,变得具体而安详。
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并肩,走在那些不知名的小胡同里。
听着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闻着谁家窗户里飘出的饭菜香,看着孩子们在夕阳下追逐打闹。
这些最平凡的市井气息,是李向东两世为人,都未曾真正体验过的安宁。
这种安宁,比任何功勋章,都更能抚慰人心。
终于,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
苏晴犹豫了许久,还是红着脸,对李向东发出了一个郑重的邀请。
“我爸妈,想见见你。”
李向东的心,咯噔一下。
那是一种比面对熔岩巨兽,还要紧张的感觉。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
对着镜子,换了三身衣服,才最终选定了一件最稳妥的蓝色中山装。
他又提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茶叶和糕点,每一样,都是托了无数关系才弄到的精品。
那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李丽华在旁边看得直笑。
苏晴的家,在一座安静的大院里。
青砖灰瓦,带着一股子浓厚的书卷气。
开门的是一位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眉眼间和苏晴有七分相似。
“阿姨好。”
李向东有些僵硬地喊了一声,手心已经开始冒汗。
“快进来,快进来。”
苏晴的母亲笑着接过他手里的东西,眼神里满是慈爱。
屋子里,窗明几净。
最大的家具,不是沙发电视,而是一整面墙的巨大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厚重的书籍,空气中都飘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份报纸。
他听到动静,放下报纸,抬起头。
那双镜片后的眼睛,锐利而通透,仿佛能看穿人心。
“叔叔好。”
李向东的背,下意识地挺得更直了。
“坐吧。”
苏晴的父亲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