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种,带着巨大情感冲击的沉默。
许久,秦振国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再有半分火爆,只剩下一种如释重负的温和。
“是你啊。”
“嗯。”
“‘昆仑’,很好。”
秦振国只说了这四个字。
“上个月,我们完成了三千小时无故障长时试车,所有数据,都超过了设计指标。上面已经决定,正式列装了。”
他像是在汇报,又像是在分享一份迟来的荣耀。
“辛苦您了。”
“不。”
秦振国打断了他。
“是我们,该谢谢你。”
“小子,好好干。别给咱们这帮老骨头丢人。”
第三个电话,打给了那位曾经向他鞠躬的“龙王”,龙文涛。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新年好,龙总工。”
“是你啊,向东。”
龙文涛的声音,平静而深邃,像他守护的那片深海。
“‘龙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战备巡航。”
“它很安静。”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安静。”
“那副螺旋桨,很完美。”
李向东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的老人,此刻脸上,一定是带着那份独属于工程师的,满足的微笑。
第四个电话,是“龙芯”工程的总负责人,高华。
“李顾问,新年好啊!”
高华的声音里,充满了知识分子特有的,爽朗的热情。
“我正想找你呢!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基于你那套改进的工艺,良品率已经稳定在了百分之九十六!百分之九十六!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世界之巅了!”
“是你,是你把我们,推上来的!”
最后一个电话。
他拨给了龙脊大坝的总工程师,石铁山。
电话那头很吵,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和工人们的号子声。
石铁山,大年初一,还在工地上。
“石总工,过年好。”
“向东啊!”
石铁山的声音,沙哑,疲惫,却又充满了爆炸性的活力。
“你听!你听见没有!”
他把话筒,对向了工地。
那轰鸣的,充满了力量的交响,顺着电话线,传了过来。
“大坝的主体修复,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那条古河道,现在叫‘向东渠’!专家组说的,它比我们设计的任何泄洪渠都管用!”
老人家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李向东挂断了最后一个电话。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红星厂的腾飞,昆仑的咆哮,龙吟的静谧,龙芯的脉动,龙脊的新生
一张无形的,由国之重器和国士脊梁共同编织的巨网,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而他,就是这张网最核心的那个节点。
他守护着它们。
它们,也用各自的方式,回应着他。
这,就是局长说的,他所守护的东西。
“向东。”
李丽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别打电话了,快来,吃饺子了。”
李向东猛地回过神。
他拉开门。
门外,是姐姐温柔的笑脸。
屋里,是饭桌上腾着热气的,最普通,也最温暖的饺子。
他笑了。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