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
这两个字落下的瞬间,李向东攥着鸡蛋的手猛然一紧。
苏晴也倏地转过头,那双清亮的眼睛里,是极度的震惊和不解。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学者,她当然清楚这三个字的分量。
那是共和国在那个被技术高墙死死围困的领域里,发出的第一声,也是最不甘心的呐喊。
“‘龙芯’,是我们未来所有高精尖产业的根。”
陈岩的手指,在那个文件袋上轻轻叩击。
“小到家里的电视,大到天上的卫星,海里的潜艇。往后的一切,都离不开它。”
“它是我们自己的,大脑。”
他的声音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没了它,我们造出的所有钢铁之躯,都只是没魂的傀儡。人家一句话,就能让我们所有的现代化努力,变成一堆废铁。”
李向东手里的鸡蛋壳,被他捏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陈岩这番话的重量。
上辈子,他亲眼见证过那个因为缺少这颗“大脑”,而被处处掣肘、被卡住脖子动弹不得的屈辱时代。
那种痛,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但是”
陈岩话锋一转,包厢里的空气骤然又冷了几分。
“我们的大脑,快死了。”
他拉开文件袋的封口,抽出几张纸,摊在桌上。
第一张,是一台机器的照片。
一台结构极其复杂的精密设备,无数线路和管道,蛇一般缠绕在它身上。
光刻机。
李向东一眼就认了出来。
“我们花了天价,从国外换回来的宝贝。也是我们目前唯一一台,能冲进微米制程的希望。”
“它来了一年。”
陈岩的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整整一年,我们组织了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去调试,去研究。”
“结果呢?”
他抬起眼,视线扫过李向东和苏晴。
“套刻精度,始终达不到理论值。”
“生产出来的晶圆,废品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九十九。
这数字是一记闷锤,狠狠砸在两人胸口。
苏晴的血色从脸上褪去。
作为科研人员,她太清楚这个数字背后,是何等的绝望。
那意味着,所有的心血,所有的投入,都只是在生产一堆毫无价值的工业垃圾。
“项目经费,已经见底。”
“团队人心散了。争吵,推诿,互相指责最后,是死一样的沉默。”
“半个月后,再拿不出合格的样品,‘龙芯工程’将正式下马,团队就地解散。”
陈岩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那平静之下,是巨大的、足以压垮一切的失败和悲凉。
李向东盯着那张光刻机的照片。
在他的听觉里,这台冰冷的机器,并不沉默。
他听见了。
他听见它内部,传来一阵阵微弱却又无比尖锐的、不协调的尖啸。
那声音刮擦着他的耳膜,是某种精密到了极致的结构,在不堪重负地呻吟、哭喊、抗议。
它正在被一种错误的方式,粗暴地使用着。
“这还不是最糟的。”
陈岩拿起第二份文件。
这份情报,破译自“深海匕首”号上的密码机,最高优先级。
“我们的对手,亡我之心不死。”
“他们启动了一个针对‘龙芯工程’的绝杀计划。”
陈岩的声音,冷硬如铁。
“计划代号,‘硅剑’。”
他把文件推到两人面前。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是破坏,不是阻挠。”
“而是要让‘龙芯’,以一种最彻底、最悄无声息的方式,彻底死亡。”
“他们要在我们的大脑里,埋下一颗永远也无法拆除的炸弹。从根上,斩断我们追赶他们的,最后一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