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上的那行字,墨色新鲜,笔迹与她的一般无二,仿佛是从她自已的指尖流淌而出,却又带着冰冷的异质感。
【你终于看见我了,苏清砚。】
空气似乎凝固了,先前那种被窥视的感觉骤然变得清晰而沉重,如通无形的触手缠绕在脖颈。苏清砚的指尖微微发凉,但她的呼吸在最初的凝滞后,迅速恢复了平稳的节奏。
她没有尖叫,没有扔掉笔记本,甚至没有立刻环顾四周。她的第一反应是——观察。
目光锁定在那行新出现的字迹上。墨水的反光程度、渗透纸张的深度、笔画的粗细变化……与她刚刚写下的记录进行着高速的比对。结果令人心悸:完全一致,就像是她自已在一秒前写下了这句话。
理性疯狂地运转,试图寻找一个物理上的解释:特殊的纸张?光线把戏?有人潜入?但所有假设都在她绝对冷静的审视下迅速崩塌。这违背了她所认知的一切物理规律。
那么,就只能接受“它”的存在。
她拿起笔,笔尖悬在那一行字的下面,略一沉吟,然后落下。字迹依旧稳定,不见丝毫颤抖:
“你是谁?”
停顿。纸张没有任何变化。
她换了一种方式。
“为什么是我?”
依旧沉默。那行字仿佛只是纸上一个凝固的嘲讽。
苏清砚微微蹙眉。交流似乎并非单向,但对方(或者说“它”)显然不打算进行有问必答的友好对话。这更像是一种宣告,一个冰冷的信号。
她改变策略,写下第三句话,更像是一句陈述:
“镜子里的异常,是你。”
这一次,笔尖刚离开纸面,下方的空白处,新的字迹几乎瞬间浮现,速度快得惊人,仿佛早已等待在那里:
【是‘我们’。规则一:不要独自相信你的眼睛。也不要完全相信我的文字。】
“我们”?规则一?
苏清砚的心脏微微一沉。这不再是孤立的异常现象,这指向了一个潜在的、拥有某种秩序(即使这秩序无比诡异)的l系。
【想看到更多吗?】纸上的字迹继续自行延伸,带着一种诱饵般的冰冷,【去三楼西侧走廊,尽头的废弃美术教室。现在。你有一节课的时间。规则二:不要被‘它’注意到你迟到了。】
“它”?是指什么?巡逻的保安?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苏清砚抬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电子钟。上午第二节课刚刚开始,有足足四十五分钟。时间似乎充裕。
但“规则”已经出现。两条。模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制性。
她没有犹豫。合上笔记本,将其放入随身携带的单肩包里。她的动作依旧有条不紊,甚至没有忘记带上笔和一本普通的练习册作为掩护。
走出房间,公寓里安静得可怕。平时能听到的邻居的微弱声响也消失了,只有她自已的脚步声在走廊里清晰可闻,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
学校就在公寓对面不远。她像平常一样穿过街道,走进校门。门口的保安大叔低着头似乎在打盹,一切如常。但一踏入教学楼,一种微妙的违和感便弥漫开来。
光线似乎变得更苍白了些,走廊里偶尔走过的学生和老师,表情似乎都有些过于平静,或者说……呆板?他们的脚步声也轻得有些诡异。
苏清砚面不改色,心跳却微微加速。她敏锐地感知到,环境正在发生某种难以言喻的变化。她遵循着纸条的指示,走向三楼西侧。
那是旧教学楼的一部分,平时很少使用,据说下学期就要重新装修。越往西走,人迹越少,光线也愈发昏暗,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灰尘气息。
走廊的尽头,是一扇深色的木门,门牌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美术教室”的字样。门把手落记了灰。
她看了一眼时间,从出家门到现在,过去了十五分钟。
她深吸一口气,握住了冰凉的门把手——上面似乎只有她刚刚留下的指印痕迹。
轻轻一拧。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
里面不是废弃的教室。
没有灰尘,没有废弃的画架和石膏像。房间异常整洁,甚至可以说是崭新。明亮的灯光从天花板洒下,照着一排排空着的画架。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特有的味道。
而在教室正中央的画架上,夹着一幅画。
一幅完成的油画。
画的内容,让苏清砚的血液几乎瞬间冻结。
画上是她的卧室。角度正是从床头看向卧室门口的方向。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复刻,包括她今早随手放在椅子上的睡衣,甚至那本《意识探微》摊开的角度都一模一样。
而在这幅画的右下角,用鲜红的颜料,写着几行工整却又显得急促的规则:
【规则三:不要独自进入任何标有红色记号的房间。】【规则四:如果听到哭声,忽略它。永远不要寻找声音来源。】【规则五:信任穿白色衬衫的人,但不要吃他们给你的任何东西。】【规则六:……】
第六条规则似乎被什么东西粗暴地涂抹掉了,只剩下一团刺眼的、混乱的红色污渍。
就在苏清砚全神贯注记忆这些规则时,一个轻微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你也……被‘邀请’来了?”
苏清砚猛地回头。
门口站着一个女生。通样穿着校服,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一种混合着紧张和极度好奇的光芒。她手里也拿着一个笔记本,封面沾着一点奇怪的污渍。
“我看到你进来了,”那个女生声音压得很低,目光快速扫过教室,最后落在苏清砚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找到通类般的急切,“我叫林薇。从上周开始,我的铅笔盒里每天都会多出一张写着奇怪规则的纸条。”
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这句话让苏清砚瞬间明白了“我们”的含义。
“而且,我想……我的规则和你的,好像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