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路的节点上,他轻轻一点,像把那两名刺客袖中的那块铁牌钉在图上。他不猜,却记。
夜深,内廷静。女卫在内门外换更,口令短,脚步轻。魏忠贤的人在东华门里外看哨,锦衣卫与东厂在西角门合看。宫墙像一圈沉稳的环,把宫里的灯光圈在中央。风从环外掠过,掠不进去。
几日后,许显纯那边把口供送来。盐字铁牌是江南匠手刻的,刺客是外路混客,受人雇,线头还在往下拉。
朱由检只批了两字:慢查。再添三字:查账先。宫中的这件事,他不愿让外廷借口做文章。宫门之安,用宫门的人自己守起来。
他又给德妃下了一道密旨:女卫暂不扩编,先精不求多;与内官监合立一册,凡后宫要事,女卫为先,内侍服从;凡遇火警,先救人再救物;凡遇变故,先护太子与中宫,其他依次。
杨婉儿接旨,抬头时眼里有水光,又很快盖住。她懂这两句里藏的意思:护谁,先后怎么排,都是规矩。规矩清,心就稳。
内廷渐稳,外廷也没有停。工部在京畿外的小火器局开张,江南来的巧匠们一到,先看了京城的风,笑说这里风硬,火器也要硬。
卢象升赴通州设教场,挑江南善射之勇北上受训。礼部把公开核廉的办法照样张榜,各府各县一册册挂在衙门口,行人一看便知谁清谁不清
。风声在街巷里走,走到茶铺里,有人拍桌笑,说没想到朝廷能这么做;也有人冷笑,说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等风过去了,一切照旧。朱由检不回话,他只让那张表天天往前挪一格。
一日黄昏,御花园里风小了。周后抱着太子,走到湖石旁。德妃与淑妃也在,几个宫女跟在后面。
太子学走路,走两步就要回头找母亲的手。周后笑着放他一放,太子就耍起小性子。淑妃在旁逗,说公主明日来陪哥哥走路。
德妃看着这光景,心里软了一软,又硬了一硬。她知道,自己不只是一个妃,她是护住这片安宁的人。
不远处的廊角,宋芷与两名女卫立在影里。她们不看人,只看路,耳朵却听着一切。护人的法子不在眼,在心。
夜上,朱由检在案前写了两行字,贴在砚侧:宫内有法,宫外有章。
人心有定,天下有序。
他吹灭一盏灯,留一盏。灯不必多,亮就够了。
第二日清早,德妃在女卫营里训话。她把昨夜的操演扣了一条,把前日的失误拿出来说,最后道:“你们记着。咱们拿在手里的不是刀,是命,是规矩。”
“不许仗势欺人,不许仗功生事。不许嫌人烦,不许自以为是。谁出了名堂,我先罚。谁受了冤屈,我先出头。记住了吗。”
一声声记住了,落得齐整。她望着这些年轻的脸,心里很静。她知道她拿到的那四个字不是虚名。协理六宫,协的是心,理的是事。
午后,张嫣让人把几箱赏赐送去各宫:不是金银,是火帷帘、水桶、灭火钩、药箱、灯罩、湿布。每件上面都用朱笔写着某宫字样,按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