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折银三百万有余,军用专款记账,木牌若干,押解北上三批,里程若干,沿途白榜若干,商户联保若干。
册尾落着两印,一个都察院,一个锦衣卫。再后面是一行小字:不扰市,不扰民。
“上报京城。”李邦华合上册,“再开第二轮,小刀细割。”
“押回皇宫。”许显纯应。
银到京时,城外的雪刚融。押解队列在城门外列阵,银箱一字排开,木牌竖在风里。
王承恩迎到门下,照例验印过称。内帑里头的光不亮,亮的是那块新立的木板。
木板上的数字越写越长,挤到第三行就挤不下了。账房憋着气,干脆换了根更粗的笔。墨迹一条条亮在板上。
朱由检站在木板前,静静看了片刻。他回身,只丢下一句:“这天下的钱,回到天下的账上了。”
“是。”王承恩笑着应。
朱由检提笔,痛快落字,写下四处支出:一是天雄军,五营扩成十营,甲料、马政、器械、粮草,补足。二是水师,两镇分南北而练。
江南造船局、京师火器厂,各出成数。三是粮务,南北两路设粮台,常平仓与社仓并行,赈务先行预支。四是工部,重修京畿地脉图,并绘江南河道总图;海路灯号改订,与天雄军灯语相合。
“谨旨。”
当日午后,内阁门下、兵部、工部、都察院门前,更鼓齐响。
一早,市舶司外又排起长队,人人伸手领净路牌。净仓里灯盏一盏接一盏,账册在灯下摊平:哪笔入,哪笔出,看得清清楚楚。
“这三个月,江南像换了口气。”有人感叹。
“不是换,”另一人接,“是把胸腔里的寒痰咳出来了。”
“咳干净了?”
“还没。还得咳。不过这回知道怎么咳,不伤身。”
这一串话,顺着水路、顺着驿站,传到京里,也传到乾清宫。朱由检示意,钱归了账,兵要练,图要修,灯要明,路要通。
他没有笑,也没有叹,只把笔又提起来,写了一句放在册尾:“钱足,则法行;法行,则兵强;兵强,则民安。”
王承恩在旁,低声道:“陛下,江南官场的反抗已土崩瓦解。”
“不是他们土崩。”朱由检摇头,目光极清,“是他们知道,法不往人头上砍,往贼骨上砍。”
“谨记。”
这三个月,朝廷变了。户部不再言无银可支,兵部不再言无饷可发,工部不再言无料可用。
内阁里多了一张表,表名四字:钱粮日进。表上每日添一行,谁看谁心里有数。文武百官上朝时,脚步也稳一点,话少了一点,账明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