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九章残谱 > 第9章 古寺残图

江雾未散,残舟漂至浅滩。凌风背起陆冉灵,踏足岸上,足下泥泞微陷,衣甲犹带水腥。他怀中玉符轻颤,泛出淡青微光,映照前方山径。陆冉灵倚其肩头,气息微弱,却仍强撑睁眼,望见远处山门倾颓,匾额半坠,上书“寒山寺”三字,笔迹斑驳如裂。
凌风未语,只将她扶稳,右手按剑,缓步前行。寺门之内,荒草没膝,蛛网横织,佛殿残影隐于薄雾。大雄宝殿前石阶龟裂,十八铜人伏地静立,关节锈蚀,似久未动。殿中佛像高坐,掌心朝天,裂纹纵横,如枯掌伸指。
他趋步近前,以紫阳真气缓缓注入玉符,符光骤盛,与佛掌裂隙共鸣。石纹微动,掌心一块方砖翻转,露出青铜匣。匣面刻星位图,边角铭半阙诗:“江枫渔火照孤衾”。凌风剑尖轻挑机关,匣盖开启,内藏一卷残图,绢质泛黄,绘有山河走势与七处星点,边缘朱砂勾连,似与某物契合。
陆冉灵自他身后探身,指尖欲触,忽闻地底轰鸣。砖石翻转,十八铜人自地底升起,铁掌齐动,拳风如雷,封锁四隅。凌风立时将残图塞入她怀中,低声道:“勿离佛心。”话音未落,首尊铜人已挥拳砸来,劲风扑面。
他旋身避让,剑未出鞘,以鞘尖点地,引动“紫阳七式·云断”,剑气横扫,震开两尊铜人。铁臂相撞,铿锵之声震耳。铜人无眼无识,唯依机关运转,拳路刚猛而无变招。凌风凝神细察,见其步位依北斗方位排列,首尊居坎位,尾尊镇离宫。
他踏罡步斗,依五行生克穿行阵眼,剑鞘划地成痕,导引铜人互击。至第七转,首尊铜人右臂猛击中枢石柱,柱裂火起,机括崩断。其余铜人动作顿滞,逐一僵立,终归沉寂。
陆冉灵靠坐佛座,肩伤渗血,欲起身相助,却被凌风按肩止住。她未再强争,只将残图紧握手中,目光微动。
夜渐深,月升中天,清辉洒入殿内,映得残图上“江枫渔火”四字微泛青芒。凌风盘坐佛前,闭目凝神,强启观心镜。识海青光乍现,镜面浮出三重心语,非自陆冉灵,亦非谢归尘,而出于一陌生女子之念:
“剑可断情。”
“若他死了。”
“共踏江湖。”
心语如刀,直刺神识。凌风心头一震,默诵“孤衾不暖”,顿觉此语与残图所刻诗句呼应,其情深藏死志,其意欲断难断。正欲深探,镜面忽裂,识海剧痛如绞,一口心血喷出,染红襟前。
他伏地喘息,额角冷汗涔涔。陆冉灵欲上前,却被他抬手止住。片刻后,他抬眼望月,知此术不可频用,然心语已现,情劫暗伏,避无可避。
忽闻殿外脚步声起,六名黑衣人破雾而入,刀光隐现。为首之人墨青道袍,短剑垂腰,正是谢归尘。他立于门槛,目光冷冽,扫过凌风苍白之色,唇角微扬。
“师兄,你终究还是来了。”他缓步踏入,足音沉稳,“残图非你所能解,交出来。”
凌风未动,只将陆冉灵护于身后,右手握剑,指节发白。剑鞘尚滞,血痕未干。
谢归尘冷笑,手中短笛轻扬,笛音刺耳,如丝缠骨。残图忽在陆冉灵怀中微颤,绢面星点竟泛出幽光,与笛音共振。凌风瞳孔一缩,顿悟此图与傀儡丝通源,皆为控心之器。
“你已被控。”凌风沉声。
谢归尘不答,反手出剑,一式“回风拂柳”疾袭而来,剑势熟悉,乃武当正宗。然至中途,手腕微旋,竟化出西域“缠丝手”之缠绕之势,诡异非常。凌风横剑格挡,紫阳古剑出鞘三寸,剑气如霜,震退其势。
三名黑衣人扑上,凌风以“寒江独钓”横扫,剑光如练,逼退三人。余者欲围陆冉灵,她强撑起身,欲取令旗召援,却发现此处地势封闭,信号难通。
谢归尘再进,剑招愈发凌厉,武当剑意中夹杂异法,招招直取要害。凌风以守为攻,剑不出鞘,仅以鞘锋点拨,引其失衡。然对方剑路已非全凭本心,似有外力牵引,动作僵而不滞,如傀儡受丝。
“你已非人。”凌风低喝。
谢归尘剑势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挣扎,随即冷笑:“师兄,你可知这丝从何来?你所护之人,亦不过棋子。”笛音再起,残图震动愈烈,陆冉灵怀中图卷竟自行展开,星点连线,隐隐指向北方。
凌风猛然醒悟——此图非仅为线索,实为信标,可召控丝之主。
他剑势突变,以“北斗七截”残式逼退谢归尘,左手疾出,将残图夺回,塞入怀中。谢归尘怒极,短笛横吹,音波如刃,震裂佛像左臂。碎石纷落,烟尘四起。
凌风护陆冉灵退至佛后,见其面色苍白,肩伤再裂。他咬牙,以紫阳真气封其血脉,低声:“撑住。”
谢归尘立于烟尘之中,墨青道袍猎猎,短剑横胸。他望向凌风,眼中恨意如焚,却又似有不甘。
“师兄,你既得观心之术,可曾听我心语?”他声音微哑,“可曾知我为何非取此图不可?”
凌风未答,只将剑横于前,剑鞘沾血,滑腻难握。
谢归尘抬手,笛尖指向残图所在方位,唇角微动:“若你不愿听,我便——”
话未尽,笛音骤起,尖锐刺耳。残图在凌风怀中剧烈震颤,绢面星点迸出青光,直射殿顶。尘灰簌簌而落,佛像双目竟似微启。
凌风右手紧握剑柄,指节泛白,剑锋微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