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九章残谱 > 第4章 边城伏兵

暴雨倾盆,驿道泥泞如浆。凌风勒马于边城驿站前,雨水顺眉骨滑落,遮了视线。他未动,只将左手按在鞍前刀环上,指节因久握缰绳而泛白。身后马蹄声沉,陆冉灵的銮驾在两名铁卫护持下缓缓停驻。帘幕掀起一线,她目光扫过凌风背影,见他肩头玄氅已被雨水浸透,青灰道袍紧贴脊骨,却仍如松立不动。
“还不入驿?”她声音清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凌风转缰下马,未答。他自怀中取出紫阳令符,递与守门副将。那人身披油布斗篷,头盔压得极低,接令时手微颤,令符几乎滑落。凌风眸光一凝,袖中残简忽有微温,似被雨水激起内里潜藏之机。他不动声色,退至公主驾前,低声道:“换岗,东角楼与南哨台,各换二人。”
副将拦道:“此乃定例,非节度使令不得更——”
“我以观主令代行调度。”凌风截断其言,语不重,却如铁石落地。他抬手,将紫阳古剑抽出三寸,剑锋轻鸣,旋即归鞘。一声、两声、三声,清越如磬,响彻湿重雨幕。剑鸣落定,亲卫已悄然换防,石阶上湿痕交错,脚步无声。
夜深,雨势未歇。驿站四围林木在风中摇曳,影影绰绰。凌风立于中庭,背对火塘,耳听雨打茅檐之声。忽觉右腕一紧——残简贴肉之处骤然发烫,如烙铁灼肤。他不动声色,指尖轻抚简缘,心念微动,默诵:“江枫渔火对愁眠。”
识海涟漪轻荡,未现心语,却有一丝警兆自脊椎直冲顶门。
几乎通时,四野箭啸破空!
黑羽长箭自雨幕中疾射而来,如蝗群扑火。凌风拔剑出鞘,剑光划破雨帘,使出“紫阳七式”首式“云开见月”。剑气横扫,箭矢纷纷震折,碎木与铁簇溅落如冰雹。他旋身回护,剑影成弧,将公主所居主帐护于内圈。
“敌在四方林间,三十五人,弓记弦!”铁卫统领嘶吼未尽,喉间已中一箭,扑倒在地。
凌风目光如电,扫过坠箭。箭尾黑羽,箭簇精钢,其上刻有七星连环纹——正是武当炼器房特制“寒星箭”的标记。他俯身拾起一矢,指腹摩挲箭槽,触到一丝黏腻。取之嗅之,极淡腥气混着金属冷味——寒铁膏。此物唯有紫阳观内库封存,外流一钱便是死罪。
帐帘掀动,陆冉灵执剑而出,银鳞轻甲映着火光,剑锋斜指雨空。她一式“回风舞柳”荡开三箭,动作流畅却不合中原剑路。凌风眼角微动,未及细察,忽闻马蹄疾响。
五骑自雨中奔至,为首者墨青道袍翻飞,腰悬幽光短剑。谢归尘翻身下马,声如沉钟:“奉掌门令,驰援师兄!”
他挥手,四名武当弟子列阵而入,剑锋直指林中伏兵。一轮对射后,敌势稍退。谢归尘趋步上前,似欲与凌风并肩而立。行至其侧,右手忽抬,掌风斜掠而出,竟将一名弓手射向公主的箭矢偏移寸许——箭尖擦过她肩甲,撕开一道裂口。
凌风瞳孔微缩。
他正欲退步戒备,忽觉膻中穴一麻,如针刺筋脉。谢归尘已掠身而过,仿佛只是风雨中一闪即逝的影。但那指尖掠背的触感,分明带着“锁魂手”的阴劲余韵——此术为武当秘传,非亲授弟子不得习,且须近身三寸方能施为。
残简贴胸滚烫,几欲灼穿肌肤。
凌风强压经脉滞涩,足尖一点,使出“梯云纵”跃上屋脊。瓦片湿滑,他单膝跪稳,俯瞰战局。雨幕中,弓手阵型进退有序,隐隐成北斗之形,非寻常草寇所能为。他闭目凝神,心念再动:“江枫渔火对愁眠。”
识海骤开,涟漪扩散。
镜中浮现谢归尘面容,冷雨打湿其额发,唇未启,三语无声浮现:“师兄若死,紫阳归我。”“掌门之位,本应属我。”“今夜血祭,方证道心。”
凌风睁眼,眸光如刃。
他立于屋脊,雨水顺剑锋滴落。下方,谢归尘正蹲身查验一具敌尸,右手悄然抹过短剑刃口,血痕未净。他抬头,望向凌风,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似笑非笑。
凌风跃下,剑归鞘中,步履沉稳。行至谢归尘面前,他停步,声音低而冷:“师弟,今夜月色,确实甚寒。”
谢归尘垂首,指尖仍抚剑刃:“雨中无月,师兄何出此言?”
“无月亦寒。”凌风目光不动,“正如寒铁膏不该现于边城,七星箭不该射向公主,锁魂手更不该施于通门。”
谢归尘肩头微僵,旋即笑道:“师兄多虑。敌情紧急,我不过顺势而为。”
凌风不语,转身走向阵亡弓手所在。他俯身翻检,忽觉旗杆微动——敌阵中枢大旗倒地,旗杆中空,内藏一物。抽出视之,乃半片青铜残片,其上刻“天机”二字,边缘锯齿状裂口,与谢归尘袖中曾现之信纸残角严丝合缝。
他将残片收入袖中,再回首时,谢归尘已率弟子列于马前,似欲告退。
“此地已定,师弟可返观复命。”凌风道。
“遵命。”谢归尘抱拳,转身牵马。行至辕门,忽又驻足,“师兄保重。这雨……怕是要下到天明。”
凌风立于火塘余烬旁,雨水顺着剑鞘滴落,在青石板上汇成细流。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朝上。指尖一道旧伤裂开,血珠顺纹路滑下,滴在袖中天机令残片上,晕开一线暗红。
火堆最后一缕光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