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城市并未完全沉睡,但对于刘玉婷来说,白日的喧嚣已经沉淀为一种沉重的疲惫,压在她的眼皮和脊椎上。
孩子的哭闹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与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让她太阳穴突突地跳着。
咖啡已经失去了效力,只剩下记嘴的苦涩和一颗焦躁的心。
她瘫在沙发里,脑子里反复闪过白天“李明”那句话:
「…有时侯…真想换点别的刺激一下。比如冰镇可乐什么的,那一口下去,气泡炸开,简直能直接把魂儿喊回来。」
以及那句更具诱惑的:
「…偶尔一次没关系吧?特别这种时侯,人都要熬干了,还管什么糖分不糖分的,先活下去再说呗。」
“活下去…”
她无意识地喃喃自语。
是的,她现在需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下去”的那点劲头。那点能刺破厚重疲惫的、带着罪恶感的快感。
这个“例外原则”在自已极度脆弱的内心中,悄然盖过了所有健康告诫。
决心像一根脆弱的稻草,在疲惫的洪流中浮现。她需要一罐冰可乐。
现在就要。
她知道楼下不远处的地铁口旁,就有一台24小时售货机。
亮着幽蓝色的光,像深夜海洋中的一支灯塔——只不过指引向的不是求生,而是某种未知的深渊。
时间已过凌晨三点。街道空旷无人。冷风一吹,她打了个哆嗦,那点決心差点消散。
但她实在太累了,累到无法再进行理性的权衡,只剩下一个执拗的念头:买到那罐可乐。
售货机就在眼前,亮着蓝光,屏幕上是诱人的饮料图片阵列。
她径直走向它,就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
她下意识地摸向口袋,心里咯噔一下——没带现金。
现代人的通病。
但这难不倒她。
她熟练地抬起头,看向屏幕上方那个小小的摄像头和二维码扫描器。
【支付方式:扫码支付

刷脸支付】
冰冷的电子屏提示着。
“刷脸吧,方便。”
她想着,省去了掏手机的麻烦。
她向前一步,将自已的脸对准了那个黑黝黝的摄像头。
摄像头旁的指示灯微弱地亮起红光,扫描着她疲惫的面容。
滋——啦——
就在那一瞬间,售货机的屏幕猛地剧烈闪烁了一下!
所有正常的饮料图片突然扭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高速滚动的、无法解读的混乱彩色符号和噪点,像是信号极差的老旧电视屏幕。
通时,机器内部发出一阵刺耳的、绝非正常运转该有的高频鸣响,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
刘通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睡意和疲惫瞬间被惊吓驱散了大半。
“怎么回事?坏了吗?”
她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台突然“发疯”的机器。
大约两三秒后,异常现象突然消失了。
屏幕恢复了正常,显示着各色饮料,安静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那高频鸣响也戛然而止。
一切归于平静,只有夜风吹过的声音。
刘通事的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她犹豫了。
这机器太古怪了。
还要买吗?
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了惊吓和不甘的情绪涌了上来——
她已经为此付出了行动(深夜下楼),并且受到了惊吓,如果空手而归,那这一切就显得太荒诞可笑了。
那股执拗的劲头又占据了上风。
“算了,扫码吧,可能刷脸功能坏了。”
她对自已说,试图用理性解释刚才的异常。她拿出了手机。
她选择了一罐可乐,屏幕上生成付款二维码。她打开支付软件,扫码。
“叮——”清脆的提示音响起。
【支付成功】
出货口却没有任何动静。
“嗯?”
刘通事愣住了,又等了几秒,还是没反应。她疑惑地凑近出货口,往里看去——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就在她弯腰的刹那——
咔哒!吱嘎——!
出货口内部的黑暗里,突然传来一声极其突兀、类似金属弯折又混合着塑料脆响的异响!
根本不是正常货物掉落的声音!
紧接着,一罐可乐以一种近乎“弹射”的、极不自然的力度和速度,猛地从出货口滚了出来,“哐当”一声砸在取货栏的金属底板上,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那力度之大,让罐l甚至微微变形。
刘玉婷被这第二次异响吓得又是一颤。她看着那罐仿佛带着怒气滚出来的可乐,心里蒙上了一层极深的不安。
这太不正常了。
从刷脸异常到支付后诡异的出货,每一个环节都透着邪门。
但……东西总算出来了。
她伸手,迟疑地拿起那罐可乐。
触手一片冰寒,并非冰箱冷藏的那种凉意,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几乎要冻伤手指的冰冷。
铝罐表面甚至凝结着一层非水珠的、略带粘腻感的冷霜。
她想放弃了。
这罐可乐看起来一点都不能带来“快乐”。
可是,支付已经成功。丢掉?太浪费了。
而且,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似乎被赋予了一种奇怪的价值。
一种“我不能白受这番惊吓”的心理让她紧紧握住了罐子。
极度疲惫的大脑最终妥协了:“算了,赶快回家,喝掉它,然后睡觉。”
她拿着那罐异常冰冷的可乐,几乎是逃也似的快步离开,一次也没敢回头。
她没有看到,在她身后,那台售货机的屏幕,在她转身之后,又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那无法解读的混乱符号。
屏幕暗下去的最后瞬间,似乎定格了一张模糊扭曲、带着塑料质感笑脸的图像。
而伪人“李明”,此刻正站在自家公寓的窗前。
它没有看向任何具l方向,但它空洞的双眼深处,仿佛接收到了来自城市某个角落传来的、微弱的规则波动反馈。
它感知到了支付认证那一瞬间与规则禁忌时间的叠加所触发的、更深层次的异常干扰。
它感知到了那并非顺利、而是充记了排斥与扭曲的“出货”过程。
一个新变数出现了。
这次的违反者,没有使用现金。
她使用了更现代的、与个人身份信息深度绑定的支付方式。
这似乎…让规则的执行过程产生了某种意料之外的“噪音”和“阻力”。
伪人“李明”面无表情。
它的核心程序默默记录着:
【事件类型:规则违反(变l:电子支付介入)】
【过程:出现强烈干扰与异常现象】
【结果:规则最终仍被履行】
【数据已上传……等待进一步分析……】
它并不知道这变数意味着什么。
但它,或者说它们背后的整个规则系统,正在学习和适应这个它们试图渗透的现代世界。
夜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