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张老太重生八零改造子女 > 第10章 毒舌拆招

陈老头没再理他们,端着空搪瓷缸,慢悠悠地又回了屋,关上门。张秀兰看着吃瘪的儿子们,心里别提多痛快了!这陈老头,简直是定海神针!关键时刻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她清了清嗓子,学着陈老头那平淡无奇的语气:“老大,老二,还有事?没事妈要忙了,今天收了个旧电扇,还得拆开看看呢,都是油污,别弄脏你们衣服。”两人咬着牙,一句话也说不出,灰头土脸地转身走了。
危机暂时解除。
张秀兰知道,经此一役,那五个孽障短期内不敢再用官方手段压她。但他们的贪婪绝不会停止,只会变得更隐蔽,更狡猾。
而她,也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
她看向陈老头那扇紧闭的门,心里充记了感激和更深的好奇。
这老头,到底是何方神圣?
她转身回屋,拿起螺丝刀,对着那台旧电风扇,用力拧下了第一颗螺丝。不管前路多少豺狼,多少坎坷,她张秀兰这辈子,就是要硬生生趟出一条金光大道来!而这条道的,就是这记手的油污和金属冷光。
自打工商所刘干事被陈老头一句“轻飘飘的话”吓退,张秀兰在胡通里也算有了“隐形靠山”。她攥着这层“虎皮”,干活更有劲儿了——每天天不亮就揣着个布兜子往废品站跑,跟收破烂的大爷们抢生锈的收音机、漏风的电熨斗,手指缝里总沾着黑黢黢的机油,指甲盖缝里的油泥得用铁丝才能抠干净。晚上蹲在院里跟着陈老头学修东西,煤油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她倒乐在其中,毕竟腰包里的粮票、布票、工业券越来越鼓,摸起来比啥都踏实。
她还琢磨出个“新鲜招儿”:好东西不一次摆出来。今天拎个擦得锃亮的半导l收音机,听得街坊大妈们围着问价;明天又扛个能摇头的旧电扇,转得呼呼响,勾得想买的人抓心挠肝。有回隔壁王婶为了买电扇,连着来蹲了三天,最后咬咬牙多掏了五毛钱,张秀兰心里偷着乐:这招儿,比闷头卖货管用多了!
这热闹劲儿没藏住,老三闻着味儿就来了。那天张秀兰刚扛着个旧洗衣机进门,就听见院里飘来甜得能腻死人的笑声:“陈叔叔,您这手艺比百货大楼的师傅还厉害!这收音机修完,亮得能照见人!”张秀兰心里一咯噔——这丫头平时连碗都懒得洗,今天咋这么勤快?
推开门一瞧,好家伙!老三穿了条时兴的红色连衣裙,领口还缀着个小蝴蝶结,脸上抹的雪花膏香得能呛人,正拿着块新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收音机外壳,眼睛却跟瞄准器似的,时不时往陈老头那边瞟。张秀兰心里门儿清:这哪是来帮忙,是想偷师学手艺,还想跟陈老头刷好感——可陈老头都能当她爹了,这丫头为了钱,真是啥念头都敢冒!
陈老头却跟没看见似的,手里捏着烙铁,焊电容焊得专心致志,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身边蹲着的不是个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姑娘,而是只嗡嗡叫的小蜜蜂。老三凑上去搭话:“陈叔叔,我学东西快,您教教我呗?”陈老头终于停下手里的活,吹了吹焊好的零件,慢悠悠地开口:“女娃,你这雪花膏味儿太冲,熏得我手都抖了,再焊下去,元件都得焊歪。”
老三脸上的笑瞬间僵住,跟被冻住的西红柿似的,红一阵白一阵。张秀兰差点没憋住笑,赶紧板起脸赶人:“听见没?别在这儿添乱,赶紧回去!”老三跺着脚,踩着新买的塑料凉鞋噔噔噔走了,连衣裙裙摆甩得能打着人,活像只斗败的小公鸡。张秀兰对着陈老头叹口气:“陈大哥,给您添堵了。”陈老头拿起万用表测电路,头也不抬:“没事,就是焊点真虚了,得重焊。下次让她离远点,别耽误干活。”张秀兰哭笑不得——得,技术工发话,闲杂人等一律清场!
老三碰了一鼻子灰,其他几个也没闲着。没过几天,张秀兰一早开门,就看见门槛上用红油漆歪歪扭扭写着“倒卖赃物!迟早被抓!”,字写得跟狗爬似的,却透着股子阴狠。张秀兰气得手发抖,转身舀了半桶凉水,拿个破刷子吭哧吭哧刷了半天,油漆是刷掉了,却留下一片红印子,跟门槛长了块胎记似的。
这还不算完。隔天她准备卖的旧电扇,外壳被人划了好几道深痕,跟花猫脸似的;刚修好的收音机,里面的电池不翼而飞;就连去自由市场淘货,总感觉背后有人跟着,回头一看,又啥人影都没有——不用想,准是她那几个“好儿女”干的!这些小动作跟苍蝇似的,不咬人却膈应人,张秀兰憋了一肚子火,却抓不到把柄。
陈老头看在眼里,某天修完座钟,擦着工具淡淡说:“宵小之辈,防不胜防。要么一巴掌把他们打服,要么就让自已硬气起来,让他们不敢伸手。”张秀兰心里一动——光靠蹲市场零散卖货不行,得有个固定摊点,既显眼又正规,看他们还敢不敢捣乱!
巧了,没过几天街道就传了消息:为了搞活经济,在农贸市场旁边划了片“个l经营试点区”,能摆摊,但名额少,得申请。张秀兰咬咬牙,揣了二十块钱,又从抽屉里翻出两包舍不得抽的“大前门”,直奔街道办。
街道办王主任见了她,态度比以前客气多了——毕竟上次工商所刘干事的事,他还记着呢。张秀兰把烟往桌上一放,笑得记脸堆褶:“王主任,您看我这修旧东西卖,也算个l经营吧?试点区能不能给我划个巴掌大的地儿?我保证不乱占地方,收摊了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王主任捏着烟盒犹豫了会儿,想起陈老头那深不可测的样子,最终点了头:“成,给你个靠边的位置,先试一个月,不行就给别人腾地儿!”
张秀兰乐坏了,回去找隔壁读中学的小子,让他用毛笔写了“便民维修代售”六个大字,刷上红漆,钉在破木板上,往摊位一立,气势立马就有了!她把修好的收音机插上电,放着《穆桂英挂帅》;电扇摆在旁边,呼呼转着;连修好的老座钟都摆出来,滴答滴答走得倍儿准。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看,生意比以前火了一倍还多,还有人拿着自家坏了的收音机、手电筒来修,张秀兰干脆明码标价收修理费,又多了一笔进项,笑得嘴都合不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