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张老太重生八零改造子女 > 第2章 启动资金

她转身,目光落在这间一无所有的破屋。该想想,她张秀兰自已的启动资金,该从哪儿掘这第一桶金了。总不能真指望那几个叉烧的废品回收事业吧。
她掂量了一下口袋里仅有的几毛钱钢镚,硬币碰撞的声音清脆又寒酸。角落里,一堆糊火柴盒的零散材料堆着,街道办给军烈属的临时活计,工钱低得可怜,前世她瞧不上,现在……
张秀兰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屋内死寂,只有她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后脑勺的钝痛还在提醒她这具身l的虚弱和刚刚经历的一切。但她胸腔里堵着的那块冰坨子,却仿佛被砸开了一道裂缝,一种尖锐的、近乎疼痛的清醒感奔涌而出。
值吗?前世掏心掏肺最后惨死病榻?
去他娘的不值!
这辈子,钞票她要挣,但这几个叉烧,一个都别想再趴在她身上吸血!还得把他们前世欠她的,连本带利,折腾回来!
她走到唯一的破窗户边,撩起打记补丁的窗帘一角,看着那五个身影在巷口分道扬镳,个个背影都透着股憋屈和不敢置信的怒火。
老大捏着那张“垃圾山战略图”,脸色铁青,脚步迟疑,似乎正在思考去城南垃圾站的路怎么走?老二推着眼镜,对着“知识付费蓝图”咬牙切齿;老三把那张“时尚买手指南”揉成一团,想想又狠狠捋平;老四老五互相埋怨着,对着“抄写十遍”的圣旨哀嚎。
张秀兰嘴角扯出一个冷硬的弧度。很好,开局顺利。这群眼高手低的货色,就得用这种他们最看不起的方式磨一磨。
但光磨他们不行,她自已得赶紧支棱起来。几毛钱的钢镚儿,在这物价渐涨的八五年,喝西北风都嫌稀。
目光扫过屋角那堆糊火柴盒的材料,街道办王主任看她孤寡可怜,硬塞给她的救济活计,工钱按分厘算,前世她累瞎眼也糊不出几个钱,还被儿女嘲笑没本事。
现在……张秀兰眯了眯眼。蚊子腿也是肉。起步阶段,脸面是最没用的东西。她拖过小马扎,坐下,拿起粗糙的纸片、浆糊盆。动作有些生疏,但肌肉记忆还在。很快,一个个小巧的火柴盒在她指尖成型,速度越来越快。浆糊的酸味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时间在重复劳作中悄然流逝。汗水顺着鬓角滑落,腰背开始发出抗议。
但她心里那口气撑着,手下不停。脑子里也没闲着。八五年……有什么来钱快的门道?倒买倒卖?她没本钱。投机倒把?风险太大,政策风向还没完全明朗。她知道未来几十年大致走向,但具l到眼下,第一桶金最难挖。
“咚咚咚。”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不是那五个讨债鬼,他们没这么礼貌。张秀兰警惕地放下手里的活计:“谁?”“大妹子,我,斜对门的老陈。”门外传来一个略显沙哑但温和的声音。是那个独臂老头。张秀兰皱皱眉,前世对他几乎没印象,好像是个沉默寡言的孤老头,没多久就搬走了或是没了?
她起身,拉开插销,打开一条门缝。陈老头站在门外,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空荡荡的左边袖子别在扣眼里,右手端着个粗瓷碗,里面是嫩生生的豆腐脑,撒着葱花和香油沫儿。
晌午了,瞧你这边闹哄哄刚消停,估摸没开火,凑合吃点?”他语气自然,眼神清亮,不像一般乡下老汉的浑浊。
张秀兰愣了下。无事献殷勤?“不用了,陈大哥,我……”她下意识想拒绝,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陈老头笑了笑,把碗往前又递了递:“街里街坊,客气啥。以前这屋的老李在时,我们也常走动。”
话说到这份上,再推辞反倒显得矫情。张秀兰道了谢,接过碗。温热的触感从碗壁传来,勾得胃里馋虫大动。“刚才……”陈老头似是随口一提,“你那几个孩子,闹腾得挺凶?我听着像是要啥……房本?”张秀兰心里一凛,面上却不显,吹着豆腐脑的热气,淡淡道:“儿大不由娘,翅膀硬了,想自个儿飞了。”陈老头点点头,没深究,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她屋里那堆火柴盒材料和她因为不停糊盒而有些发红的手指。
“糊这玩意儿,伤眼睛,也挣不着几个。”他语气平淡。张秀兰自嘲一笑:“没啥本事,总得糊口。”
陈老头沉默了一下,像是随口闲聊般道:“我上午去河滨公园遛弯,瞧见那边围着好些人,说是市里啥单位搞啥‘有奖储蓄’,排老长队了,跟抢似的。这年头,稀奇事真多。”
有奖储蓄?
张秀兰心里猛地一跳!
她想起来了!八五年春夏之交,各地银行为了吸纳存款,确实搞过一阵风风火火的有奖储蓄,头奖往往是彩电、冰箱这类当时绝对称得上“豪华”的紧俏货!吸引力巨大!其中,就在不久后,本地一场有奖储蓄开奖,爆出个大冷门!一个几乎没人注意的小奖——五十块钱,因为编号特殊或者什么缘故(具l她记不清了),奖金翻了一百倍,变成了五千块!
五千块!在工人月工资普遍几十块的八五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当时还上了本地小报,但很快被更大的新闻淹没,没掀起太大水花。她也是后来听人当奇闻轶事提起过一嘴。
机会!张秀兰心跳骤然加速,端着碗的手都微微有些抖。她强行压下激动,几口扒完豆腐脑,把碗还给陈老头,真诚地道了谢。陈老头接过碗,也没多说,点点头,佝偻着背,慢悠悠回了自已屋。关上门,张秀兰靠在门板上,心脏还在砰砰狂跳。
五千块!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启动资金!但……有奖储蓄券要钱买啊!她全身家当就几毛钱,买一张都不够!目光再次落到那堆火柴盒上。不行,太慢!
她焦躁地在屋里踱步。突然,视线定格在墙角一个蒙尘的旧木箱上。那是她嫁妆箱子,后来放些舍不得扔的破烂。
她冲过去打开,一阵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是些旧衣服、破棉絮、几本红宝书……等等!她猛地扒开一层层杂物,手指触到一个硬硬的、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颤抖着打开。油布里,躺着一只成色很旧,但明显是真货的银镯子!花样古朴,掂着有点分量。这是她早逝的娘留给她的唯一念想。前世被老三甜言蜜语骗了去,说是戴着玩玩,转头就当了换钱买了条时髦的连衣裙,把她气得够呛。这一世,居然还在!
绝处逢生!张秀兰紧紧攥着镯子,冰凉的触感却让她血液沸腾。没有片刻犹豫,她揣好镯子,锁好门,直奔市区唯一的那个当铺。当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对着镯子看了又看,敲了又敲。
“死当活当?”老师傅眼皮耷拉着。
“死当!”张秀兰斩钉截铁。念想不能当饭吃,机会稍纵即逝。“成色一般,让工旧了……最多这个数。”老师傅伸出三根手指。三十块?黑!真黑!但这镯子正常卖,最多也就四五十。她没时间磨蹭。
老师傅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意外这老太太的硬气,沉吟一下:“三十五,不行拿走。”
“成交!”捏着三十五块“巨款”,张秀兰马不停蹄赶往河滨公园。
果然人山人海!银行临时设的柜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举着钞票,眼巴巴盯着那红纸黑字的奖励公告:头奖18寸彩色电视机一台!二等奖冰箱!三等奖洗衣机……安慰奖也有毛巾牙膏。
她的目标不是这些。她挤在人群里,竖着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眼睛飞快地扫视着已经卖出去的那些储蓄券存根联(公开挂出一部分以示公正),试图回忆那个特殊编号的特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湿透了她的后背。奖金池里的号码越来越少。
难道记错了?或者这一世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