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珺眉心蹙起:“你既也觉得王氏不该凌迟,为何还要我听从他的?”
兰荣支支吾吾的,半晌说不明白个理由:“那是陛下嘛,也是娘娘的夫君,娘娘本就是应听他的才对,虽说凌迟之罚太重,但、但是哎呀,反正娘娘听陛下的就是了。”
玉珺笑的嘲弄:“你瞧,连你自己都说不出个让我听话的理由来。”
所以兰荣是这样想,帝王也是这样想的罢?
天下重权皆聚他手,他已经不需要陪在他身边安抚劝慰的玉珺,不需要直言进谏的刘澜席。
他需要的,是听话温顺的盎柔。
她突然觉得,帝王并不是什么变心,而是至始至终都是这样的人,她能得到他的情、他的许诺与偏宠,也仅仅是因在他需要的时候,正好在他身旁。
当年的情意真挚入肺腑,奈何帝王之心瞬息万变。
玉珺觉得自己算是幸运的,虽说明白的晚了些,但若是没有盎柔的出现,她还不知要这样蒙着眼睛过多久。
她垂眸看着手中奏折上苍劲的字迹,轻声道:“你明日,随我一同去一趟刑部牢狱罢。”
她将奏折收到一旁不再去看,叫人寻了常服与帷帽。
次日一早,她便同兰荣一起出了宫。
她的出宫令,是早在四年前便由帝王赏下来的,原本是怕她在宫中无趣,但她不想落人口舌,平白给帝王填了不遵祖制的名声,故而一次都没有出去过,此刻第一次用,却是用在要送一个莫名卷入朝政之中的女子,走向凌迟的路。
玉珺看着手中的令牌出神,心绪止不住地翻涌,而马车已经行到了刑部的偏门。
晨起在早朝上已经定下了此事,刑部派了名官吏为她引路,她带着帷帽缓步跟在后面,听着官吏说着奉承讨好的话:“陛下看重娘娘,怕娘娘受了惊吓,特将王氏提审出来单独关押。”
虽说是单独关押,但刑部也挑不出什么好地方来。
踏入昏暗的牢狱之时,官吏同她道:“这地方下官一早便命人用艾叶水泼洗了好几次,娘娘放心入内便是。”
玉珺可惜道谢一声,不过再向前走两步,便能看见最里面的那件牢狱。
只是在栅栏之外,却见一人立于之前。
层层栅栏将那人颀长的身影半遮半挡,但他的声音却先一步传入耳中:“王氏,不吃不喝如何申冤?”
他的声音似寒泉砸在坚硬的礁石之上,清冽又冰冷,拐过最后一个拐角,玉珺终透过帷帽看到面前人模糊的身影。
此人穿着青色宽袖常服,牢狱外打进来的稀薄日光正映在他身后,衬得他颀长的身子如松如竹。
他似也听到了动静,转过身来,即便是帷帽模糊了视线,仍旧能看见此人容貌清俊,可高挺的鼻梁与薄唇却添了些不好相与之感。
玉珺适时停下脚步没有继续向前,身后的官吏有些无奈道:“崔大人,你怎得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