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瞧着眼前这熙攘喧闹的景象,只觉得一股蓬勃的生机扑面而来,忍不住迈步汇入人流,沿着巷子慢慢逛下去,目光在每个摊位上仔细流连。
他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这里与躲躲藏藏只认现钱的黑市不同。
有些摊子前赫然立着小纸牌,上面不仅标着价钱,还写着“收粮票”“收布票”字样。
留心比对了价格,用票兑换东西会便宜些,若直接付现钱,则要贵上点。
这种明码标价,允许不同支付方式的模式,让陈默心中一动,这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了。
很快,陈默的视线被一个专门卖山货的摊位吸引。
摊主是个约莫三十出头的精壮汉子,古铜色皮肤,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褂子,随性地蹲坐在摊位后的麻袋上,指间夹着的烟卷升起缕缕青烟。
他也并不主动吆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群人。
陈默走上前,对方也只是抬了抬眼皮,依旧沉默,任由他俯身仔细翻看摆开的货物。
陈默看得格外认真,这里光是木耳就分装了三袋。
第一袋很碎,也薄,品相差,与他们家精心筛选出来的货色差距明显。
第二袋稍齐整些,但颜色浅淡,成色仍属一般。
第三袋则朵大肉厚,乌黑光亮,无疑是压箱底的好货。
蘑菇的种类更是繁多,榛蘑、元蘑、黄蘑
市面上常见的种类这儿几乎都能找到。
摊位一角还堆着些带着青皮的山核桃、成串的暗红色五味子,以及几罐封着油纸的椴树蜜。
这摊子有点东西啊。
“师傅,您摊上这些山货,都是自家采的?”陈默蹲下身,随手拨弄着一袋山核桃,状似随意地问道。
那摊主撩起眼皮打量他一番,却没回答,反而吸了口烟反问道:“小兄弟,你是哪个国营饭店或者单位食堂干采购的啊?”
陈默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眼里带了点笑意,“哦?大哥怎么看出来的?”
摊主把烟蒂摁在地上捻灭,哼笑一声:“寻常人家买点自己吃,瞧两眼品相,问个价也就差不多了。你刚才那架势,可是一袋一袋地仔细翻看,还比较,像验货的。不是干采购的,就是同行来摸行情的。”他话说得直白,带着一种常年在市集里打滚练就的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