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灵气全面复苏,只剩下最后二十天。满打满算,在最终期限到来之前,他们最多能从这座金山里,挖出两千吨。
考虑到绝大多数矿脉,开采进度与效率之间都存在一种内在的负相关趋势,这个效率应该很难再有多大的提升了。
而要完成覆盖全国核心避难所和指挥节点的冗余通讯网络,最低的黄金需求量,至少是三千吨。
何况还根本不能这么算,毕竟后续的线路铺设、节点熔接、系统调试,也毫无疑问需要留出足够的工程窗口期。
时间,根本来不及。
所有人都沉默了。
巨大的宝藏就在脚下,但名为时间的枷锁,却死死地扼住了他们的喉咙。
“也就是说,我们费尽心力找到的血库,管子太细,供不上血。”主任一针见血地总结道,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缩减网络规模?”有人下意识地提议。
话题似乎又回到了先前的状态。
不过抛弃战略冗余的话,也就意味着一旦被破坏,整个系统都会瘫痪。
这个时候,林承开口了:
“如果说一口井的出水量不够,那再来两口。”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在场众人回想起来,先前林承确实是说过,他知道三个超大型金矿的位置,而现在其中一个的存在已被探明。
一个矿区的极限产能不够,那三个呢?乐观估计下,就能在十天内完成三千吨黄金的开采、提炼。
至于后续的通讯线路铺陈,这方面可就不存在什么施工方面的极限了。
一级战备状态下,调动全国各地的人员,同时进行施工并协调对接,实际进行起来的效率,可能会远超想象。
“第二个,位于樱花诸岛,坐落在其最大岛屿中部的霭岛火山之下。”
“樱花诸島?”这个名字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没错。”
林承的语气依旧平静,
“那是一座休眠火山,其地下的岩浆管道早已冷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直通地幔的通道。而在通道的底部,汇聚着一个储量巨大的黄金矿床。因为有火山灰和特殊地质结构的掩盖,以他们现有的勘探技术,再过一百年也发现不了。”
“由于天然通道的存在,开采难度,比我们西部的矿区,恐怕还要更低。”
更低的开采难度,意味着更快的开采速度。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比技术瓶颈更棘手、更敏感的问题。
在座的每一位,无论是鬓发斑白的院士,还是身着特殊制服的部门负责人,眼神中都闪过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那是一种混杂着历史记忆、地缘政治敏感性与现实棘手度的复杂情绪。
“地点……是个大问题。”
一位一直负责对外协调工作的干部眉头紧锁,低声说了一句废话,却也是一句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实话。
“有没有可能……通过商业手段?”
一位年轻的联络员,抱着一丝希望,试探性地问道,不过他此刻意指的倒不是直接收购黄金:
“比如,成立一个离岸公司,以开发地热资源或者旅游资源的名义,迅速收购那片土地的产权?”
他话音未落,主任就缓缓摇了摇头,
“小同志,想法是好的,但不现实。”
“要是能提前一两年准备的话,倒是有充足的方案进行实现,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一笔来自我们华夏背景的大额资本注入,都会立刻触发他们最高级别的安全审查。”
“我们只有二十天,不是两年。这种行为,不叫商业收购,这叫在他们情报部门的脸上写‘我这里有天大的秘密,快来查我’。到时候,别说开采,我们派过去的第一个人,都会被盯得死死的。”
“那么……合作勘探呢?”
又有人提出,
“我们可以分享一部分信息,就说我们有新的勘探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作为回报,我们需要优先采购权,或者共同开发的权力。”
这个提议听起来似乎更具可行性。
然而,这次没等主任开口,一位长期负责国际技术交流的专家就苦笑了起来。
“跟他们合作?恕我直言,这比商业收购更不靠谱。”
“在座的各位可能不太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勘测阶段或许真的能够顺利实施,但真的发现金矿以后,后续的发展我都可以提前预演出来。”
“首先,他们会立刻成立一个联合调查委员会,光是内部扯皮、部门协调,就能耗掉我们一个星期。”
“然后,他们会要求我们提交所有的技术资料进行评估,这个过程又是一个星期。后续更是无穷无尽的听证会、环保评估、当地居民权益保障会议……以他们对抢占专利这类事情的热衷程度,我们基本会被繁琐的程序给活活拖死。”
一番话说得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死寂。
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金矿,在灵气全面复苏以后彻底沦为废铁吗?
知道了有实施完备通讯系统的可能,事到如今再想让人接受缩水版方案,心理上就总感觉不是那么舒服了。
许多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在了林承身上。
或许,无论何时都看上去胸有成竹的他,会有解决问题办法。
林承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他坦然地迎了上去。
纵使他知道,这后续的事情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这里坐着的人,哪怕不是他,而换成随便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恐怕都没什么区别,但他却丝毫不显得慌乱。
前世的心性在此刻派上用场。
他追加了一个情报:灵气复苏对地壳活动似乎也有一定影响。
霭岛火山将在灵气全面复苏后的第三个月迎来一次超级普林尼式喷发,其威力足以使整个樱花诸岛火山冬天,甚至影响整个东亚气候。
这一事实虽然让在场众人震惊了一小会,但说实话情报本身的价值在此刻可能并不是那么大。
三个月后的火山喷发,难道现在就能有什么迹象吗?
甚至哪怕是真的有,譬如可被现代最高精度仪器捕捉到的“异常地应力”和“微观粒子流”之类的,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合理介入开发的理由罢了。
等真的发现金矿以后明显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见自己抛出的情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林承随后只是淡然地将他所知的第三个金矿所在地点也指了出来。
许多人的目光就此避开,因为这第三个金矿所属的国家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麻烦。
随后林承缓缓说道:“我只是一个引路人,负责指出道路在哪里。至于怎么走上这条路,我相信,国家的智慧,远超于我个人。”
他的话语谦逊,实则也不过是在借此抽身,以求接下来可以干坐着摆烂罢了。
林承深知,自己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超越时代的信息和知识,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去制定具体的执行策略。那是国家机器最擅长的事情。
听到这句话,主任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对身边的秘书低声说了几句。
秘书迅速离去,几分钟后又匆匆返回,递回来一部加密电话。
主任走到会议室的角落,极快地进行着沟通。
五分钟后,他挂断了电话,脸色凝重地走回座位。
他环视全场,沉声说道:“我刚刚与几个关键部门的同志确认了情况。结论是,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例如向其他主要产金国,比如我们在南大陆的几个战略伙伴申请援助开采,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做不到。他们的主要矿场本就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这是他们各自的战略储备。临时要将产能提升一个数量级,需要的设备、人员和前期准备,没有几个月根本无法完成。”
这还只是挑了容易理解的阻碍进行说明,实际会遇到的阻碍其实远比这要多得多。
相较而言,在樱花诸岛开辟新的矿场,反倒成了最直接,也最容易实现的道路。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现场最高负责人,自从【大禹】相关部门正式组建完成后,久违地再次来到现场的高建瓴秘书长,此刻开口道:
“今天的会议,技术层面的讨论,到此为止。”
“在场各位专家同志,你们辛苦了。”
他顿了顿,语气稍微柔和了一些: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超出了技术范畴。请各位先回去休息,养足精神,准备迎接更艰巨的后续工作。”
“我们需要你们,在黄金到位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张网,铺满我们华夏的每一寸土地。”
看到秘书长那不容置喙的眼神,虽然也存在疑惑,但与会人员都陆陆续续地离开。
随着科学家和一部分文职干部的离场,原本满满当当的会议室,瞬间空旷了许多。
林承注意到,留下来的人,除了他自己这个总顾问之外,只有寥寥数人。
【利剑部】的部长冯铮,战略储备与物资调配局的主任,以及几位他虽然不认识,但从他们坐姿如松、眼神如鹰的气质就能一眼看出的,绝对是来自军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