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让林承微微一怔。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前世作为修仙者,神识外放,探查天地,是一种本能。大家只关心神识能延伸多远,强度多大,哪有谁去研究它在不同物质中的“传导率”啊。
硬要说的话,前世,在进入某些特殊的秘境时,神识的探测范围确实是会受到极大的压制。
但这估计和什么传导率还是扯不上关系。
他如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在场众人已经颇有几分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了,似乎没有完全把他的话听进去。
“那反过来想呢?”此时发言的是在场另一位技术员,“既然有让神识衰减的介质,那会不会……也存在能让神识高效传导,甚至‘超导’的介质呢?”
“之前,我们一直走的是‘无线电’的思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以神识作为通讯手段,并且我们不让它在空气中扩散,而是给它修一条铁路!一条专门给神识走的、封闭的、高速的铁路!”
整个实验室,瞬间鸦雀无声。
确实,为什么一定要“无线”通讯呢?
在现在,是因为无线电磁波的便利性无可替代。但在未来,当这条路被堵死之后,可以尝试的实际上确实还有“有线”这条路。
话题都已经进展到这一步,林承也大致猜到接下来要试的是什么路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语——
土电话。
这个比喻,简单、粗俗,但应该算是很精准了。
两只纸杯,一根绷紧的棉线。这在几十年前,是几乎每个孩童都玩过的游戏。
声音的振动,通过棉线这根“介质”,传递到了另一端。
而现在,他们要做的,是为神识找到那根“线”。
“不管这条路最终是否可行,”
沉默了一会的技术员,此刻用一种近乎宣誓的语气说道,
“我们都必须尝试。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已经不多了。”
时间回到现在,林承眼前的这间实验室,正是那场“土电话”头脑风暴后,集结了【问道部】最顶尖材料学、物理学专家,所建立的“神识介质”专项攻关实验室。
经过一周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疯狂试验,他们终于制造出了第一代的、简易的神识接收装置,能检测神识“讯号”的有无。
如果情况能再乐观一点,譬如说如果能找到其他已经踏上修行之路的同志,让他来承担接收神识的任务的话,其实都压根不需要平白耗费这一周的研究时间。
要想以神识传递信息的话,练气三层基本就是底线中的底线了。
至于接收信息方面,随着神识发出方的实力提升,对于接收方的要求倒是会逐渐减少,直至不需要任何要求。
但确实是没有多余的灵石储备,不满足让林承或其他人继续修炼的条件。
这段时间林承也造访过前世知晓的那些洞天所在地,却没有一处开启,想来问题应当是出在时间上面。
于是就结果而言,目前要接收到林承通过神识传递的消息,对方至少也要是同级的修士才行,很可惜没办法实现这个条件。
现在这个加急赶制出的神识接收装置,唯独缺乏解析功能,这方面确实没办法强求,相关的知识完全不成体系。
倒不如说一周的时间能以目的为导向,整出这么一个阶段性科研成果,已经足够庆贺了。
而今天,就是验证其可行性的关键时刻。
“总顾问,可以开始了。”
实验的场地,是一条长达十公里的地下管道。最开始似乎是为了测试高超音速飞行器而修建的,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管道的这一头,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粗糙的金属圆盘,圆盘中心镶嵌着一块经过精密切割的水晶,周围缠绕着密密麻麻的、由一种不知名黄铜色合金制成的线圈。这就是接收器。
“总顾问,您需要做的,就是在十公里外的管道另一端,将一段清晰的神识信息,注入到我们铺设的导线中。”
技术员向林承介绍着流程,他指着地面上一根只有头发丝粗细的、闪烁着暗金色光泽的金属线,“我们会在这里,尝试接收您的神识信号。”
测试的原理非常简单,接收装置在接收到神识信号时会产生共鸣或者说谐振,通过检测这种谐振的强度和衰减速度,就能借此判断出介质对于神识的传导性能。
理论上,谐振强度越高,衰减率越低,就说明这种材料越适合作为未来的“华夏神经网络”的基础材料。
测试开始了。
实验室的大屏幕上,数据开始疯狂刷新。
“一号样本:999纯度铁。谐振强度34,十米距离衰减率98……失败。”
“二号样本:稀土复合合金。谐振强度27……失败。”
……
一个个样本被测试过去,屏幕上几乎是一片代表着“失败”的红色。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将神识的有效传导距离,从常规的空气中延伸了几百米而已,对于国家级的通讯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但林承却不这么想,至少,确实能看出来神识的传导率真的会受介质影响。
这对于他而言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毕竟正如先前所述,正常而言没人会有闲工夫去关心什么传导率的问题。
可一旦知晓了传导率会受介质影响的这一前提,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按照他前世的经验,现有的材料中,确实存在对于灵气有一定亲和性的类型。
那或许会是最终的答案。
第二十三号样本,黄金。
“十公里长度……神识信号衰减率……低于千分之一!”
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实验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随后,是爆发的欢呼声。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理论上,只需要极少的中继站,就可以用这条黄金之线,将整个华夏大地彻底连接起来!
看样子这条路走得通,林承心想。
至于为什么是黄金?他心中倒是有一定猜测。
万物皆有朽坏之期,钢铁会锈蚀,山岩会风化,木石会腐朽。唯有黄金,其性至纯,历经万年而不锈,深埋地底而不蚀,烈火焚烧而更明。
自人类走出蛮荒,黄金,便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意义。
它不是最稀有的物质,更不是最坚硬的物质,但它成为了衡量价值的标尺,成为了皇权与神权的具现化象征。
亿万生灵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将对“权力”、“统治”、“神圣”、“命令”的敬畏与信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射在黄金之上,或许就为它赋予了一定神秘意义上的特性,例如对灵气的亲和力。
毕竟灵气确实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意志”和“概念”产生响应。
当然,归根结底也只是猜测,实际上孰因孰果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