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吉建。”
“港口旧名单上有。”
张浩东当即转身出了门,直接去档案室,调出了前两年港口项目废标清单,果然,“吉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列,负责人正是丁某。
这就对上了。
港口那边没活干了,换个壳子绕回来想吃镇上的标。
当天下午,张浩东召集王有福、苏晚晴、杜瑶还有山猫,在镇里临时会议室开了个小会,主题很简单:盯住下一轮施工招标,绝不能出问题。
杜瑶摊出她那份交叉表:“我这边核查下来,现在镇上现有施工方,有两个曾与吉建有过物料采购合作,而且是在未备案的前提下走的代开票。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开始合作了。”
苏晚晴翻资料的手顿了下:“也就是说镇里的这批人,有可能早就被‘吉建’摸上了。”
张浩东当机立断:“我们现在就查最近一月内的采购资金走向,看所有走账公司背后是谁。”
苏晚晴加了一句:“还有供应商系统里所有自定义备注字段,尤其是那种被改过三次以上的。”
“查。”张浩东直接下令。
当天下午直到晚上十点,几个人连轴查账,查出一条明线三条暗线。
其中一家公司“龙凯物资”,名下一个副账户接收了三次“前置资金”,开票公司是吉建附属的一家材料公司。
资金走向里,有一笔款项标注“仓储租赁”,其实是提前给了运输车队调度费,用于“预备进场”。
张浩东盯着那张转账截图,手指在桌面上敲的重:“都还没中标呢,就开始进场?”
这不就是明摆着有人早就知道结果了。
第二天早上,镇里发布通知:本次招标公示推迟两日,原因是“系统核查及信息同步”。
这个通知一出,镇外好几个施工代表坐不住了。
当天傍晚,张浩东接到王有福电话:“书记,有个自称是施工代表的人来镇里,说想约个面,聊聊育才楼的项目”
张浩东把文件一扣:“谁?”
“姓唐,说是嘉恒建设派来的。”
“让他来办公室吧。”
十五分钟后,一个穿灰西装的中年男人敲门进来,手上拎着个黑皮包,走路不急不慢,一看就是那种经常走门子的。
他没寒暄几句,话题就切进来:“张书记,我们嘉恒啊,之前在港口搞过几栋学校,您要是感兴趣,我这边可以把经验材料发过去,都是公开资料。”
张浩东靠在椅子上不动,只说了一句:“嘉恒和吉建什么关系?”
男人脚下一顿,笑笑:“没啥关系,就是以前有过业务来往,我们是独立投标单位。”
张浩东把一张表推过去:“这是港口废标名单,你们俩名字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