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儿,袁相柳居然还要再问一遍车轱辘话,是何居心?不过是想拖延时间罢了。
燕王心中冷笑,并不当回事儿。
就算袁相柳再有本事拖延,难不成还能拖延一个月两个月?难不成还能拖到把新的证人从永昌府那边接过来?
其实王翠花和袁大并不完全占上风,若有证人过来很容易被拆穿,但燕王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也没想过万无一失。
从永昌府到盐州千里迢迢,只要袁相柳不能马上弄到证人做证明,他就可以判定袁大和王翠花说的话为真,当场做出判决。
袁相柳不服大可以去永昌府找人,只是这一来一回只怕也要两个月了,到时候他把盐场渗透进去,再弄出些意外让袁相柳在狱中暴毙,即便找来新证人又能如何?
袁大和王翠花也料定了袁相柳没有瞬移的本事,一口咬定道,“吕秀才所说句句为真,还请王爷为小民做主。”
“既是如此,那我也想传几位证人上堂,还请王爷允准。”袁相柳道。
燕王笑容僵在了唇角,一时间甚至没反应过来,“你传什么?”
“下官也有几位证人想传上堂,请王爷允准。”袁相柳一字一顿重复了一遍。
燕王惊疑不定,但却没法拒绝,这种时候若是拒绝,明摆着就是心里有鬼,旁听的鲁鹤年也不会答应。
燕王轻咳了一声,“既然你说有证人,那就传吧。”
他话落之后,人群外面便传来一阵骚动。
严华挥开了围观的人群,在中间让出一条窄道,他带着三个人进入了内堂。
苏潇匆匆一瞥,略有些错愕。
堂内跪着的袁大三人听到声音转过头,也是吓了一跳,跪都跪不住的跌坐在地。
“村村长?刘叔公你们怎么来了?”
来人有三位,其中一个老者已经年过古稀,是村上德高望重的一位叔公,村子里面但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见证的都会请这位叔公。
是而,村子里没有人不熟识这位叔公的。
另一位则是村长,管理着桐乡村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
最后一位是个年轻男子,吕清河不认识,但王翠花和袁大却是认识的。
两人心惊肉跳,直觉不好,却无论如何都想不通袁相柳是怎么把这三人找过来的。
哪怕是鸽子能驮着人飞,也要飞上两天吧?袁相柳怎么能大变活人?
燕王并不认识桐乡村的人,但看袁家人的表情也猜出几分不好,他沉声开口,先给了这三个证人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