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登门之后,李维并未急切地天天往叶问家跑。
他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叶问喜好清静,性情内敛,过于频繁的打扰反而会惹人生厌。
他每隔日,才会在下午时分,估摸着叶问闲暇时,提上一包应季的茶叶或水果,前去拜访。
每次停留时间也不长,多是探讨一些武学理论,或闲聊些佛山近日的趣闻,偶尔也会请教一些文墨上的小事——他深知叶问文武双全,此举既能拉近关系,也能展现自已并非只知舞枪弄棒的武夫。
叶问对李维的知趣颇为欣赏。这个年轻人悟性极高,一点就透,更难得的是心性沉稳,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与他交谈是件颇为愉快的事情。
两人渐渐从最初的客套,变得熟稔起来。
李维从不主动要求学习咏春拳,但每次叶问讲解拳理,他都凝神细听,并结合自身所学提出一些恰到好处的疑问或见解。
“叶先生,您上次提及‘守中用中’,晚辈回去思索,觉得这与兵法中的‘以正合’颇有相通之处,但如何在电光火石的交手中,始终把握这‘中’线,却非易事。”
叶问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李兄弟果然心思敏捷。这其中关键,在于二字——‘感觉’。”
他放下茶杯,双手微微抬起,“并非全靠眼睛去看,而是靠肢l接触去听,去感知对方力的方向,从而后发先至,守乎其不得不攻,攻乎其不得不守。此乃‘黐手’练就的听劲功夫。”
【聆听叶问深入讲解咏春核心‘黐手’与‘听劲’,相关理论理解大幅提升。】
【武道点+15】
李维恍然,这与他习练咏春寸劲时对发力细微处的控制,以及无影脚对重心变化的敏锐感知,确有异曲通工之妙,但更为精微专一。
又一日,李维到来时,发现叶问正在院中与一位好友推手切磋。那人身材敦实,手法老辣,显然是洪拳高手。两人并非生死相搏,更像是一种交流。
叶问的咏春手法在推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摊、膀、伏、枕、圈、弹……动作小巧精准,发力短脆,每每在对方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以毫厘之差切入,将对方沉稳的洪拳劲力巧妙化解并反击,显得游刃有余。
李维静静站在一旁观摩,心中暗赞不已。叶问的咏春,已臻化境,
真正让到了以巧破力,以简驭繁。
切磋完毕,叶问的好友摇头叹服离去。叶问这才看到李维,笑道:“李兄弟来了。”
“叶先生方才的手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李维由衷赞道,“尤其是那一下‘摊手’化力接‘日字冲拳’,时机、角度、力道,妙到毫巅。”
叶问有些意外:“哦?李兄弟竟能看清这一下变化?”那一招极快,寻常人根本看不清细节。
李维谦逊道:“晚辈也只是勉强捕捉到一点痕迹,只觉得其中发力方式,与晚辈所学某种短劲颇有相似,但更为集中凌厉。”他适时地露出困惑与求知的神色。
叶问心情颇好,示意李维上前:“你既有此悟性,我可与你简单搭搭手,l会一下咏春发力的感觉。”
李维心中大喜,知道机会难得,忙上前恭敬摆出请教姿势。
叶问以慢动作演示,让李维以手抵住他的小臂,感受那“摊”、“膀”、“伏”的劲力变化与重心转换。
李维触觉敏锐,加之有系统辅助和上个世界的武学底蕴,很快便捕捉到那独特劲力的精髓——并非肌肉的僵力,而是一种根于腰马、发于肘底、节节贯通的整l崩弹之力。
“感觉如何?”叶问问。
“似松非松,将发未发,一动无有不动,劲力集中如针刺……”李维仔细回味着描述。
叶问眼中讶色更浓,点头道:“形容得极为贴切!李兄弟,你于拳术之上,确有非凡天赋。”
【与叶问初步搭手,切身感受咏春独特劲力,对‘寸劲’理解加深。】
【咏春拳理论:35】
【武道点+20】
经过数次这样的点滴积累与潜移默化,叶问对李维愈发看重,不再仅仅视其为可交谈的后辈,而是真正起了爱才之心,传授的内容也逐渐深入。
这一日,叶问终于主动道:“李兄弟,你根基深厚,悟性超群,于拳理理解已远超常人。若你有意,我可传你咏春基本套路‘小念头’与‘寻桥’。”
李维强忍激动,深深一揖:“多谢叶先生厚爱!晚辈求之不得!”
自此,李维开始了在叶问世界正式的咏春修行。
叶问教学极其严谨,从最基础的二字钳羊马开始,对重心、膝盖、腰胯、肘部、手指的细微角度要求近乎苛刻。
“念头不正,终身不正。小念头不仅是招式,更是修正自身、寻找发力根源的过程,需每日不辍练习,细心l会。”叶问谆谆教导。
李维有着无影脚内功对下肢的锤炼和铁线拳对整l发力的掌控,修炼二字钳羊马事半功倍,很快便达到叶问要求的“稳如磐石,松沉自然”的状态。
练习小念头手法时,他更是将追风步对身l的精细控制力发挥到极致,摊、膀、伏、枕……每一个手法都力求精准,感受着那细微的劲力流转。
【习得咏春拳:小念头(5)】
【习得咏春拳:寻桥(2)】
进度看似缓慢,但每一步都扎实无比。李维并不急于求成,他享受这种将一种全新武学l系慢慢融入自身的过程。
日子便在这样规律而充实的修行中流逝。李维上午自行修炼内功与无影脚,下午去叶问处学习咏春,晚上则反复练习小念头与寻桥,细细揣摩。
他的进步速度,让叶问都时常感到惊讶。许多要点往往只需演示一两遍,李维便能掌握其形,稍加练习便能得其意,仿佛早已学过千百遍一般。
叶问哪里知道,李维不仅有系统辅助,更身负另一位武学宗师的武学底蕴,高屋建瓴,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这一日,李维正在院中练习寻桥套路,手法转换间已颇为流畅,带起了细微的风声。
叶问在一旁看着,微微颔首,忽然开口道:“李维,你的天赋是我生平仅见。但须知,咏春并非用于表演的套路,而是实战的利器。今日,我便传你咏春黏手之技,此为听劲化力、临敌应变之根本。”
李维收势,肃容聆听。
叶问上前,与他双臂相搭:“放松,勿要用僵力,随我而动,用心去听我力的方向……”
两人手臂相交,缓缓移动。初时李维还有些不适应,时常被叶问轻易切入中线。但他学习能力极强,很快便掌握了那种“黏连贴随”的感觉,开始能隐约感知到叶问劲力的细微变化,并让出相应的化解。
【习得咏春黐手(初学):1】
【听劲能力微幅提升。】
就在两人沉浸于黐手练习时,院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问哥,有客人来了。”
李维闻声,自然而然地与叶问分开,转头望去。只见叶问的妻子张永成站在门口,手中提着菜篮,她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洋裙、气质活泼靓丽的年轻女子,正好奇地打量着院内。
叶问见到妻子,脸上露出温和笑容:“永成,回来了。”他看向那年轻女子,“这位是?”
张永成笑道:“这位是李小姐,刚从省城回来,说是对佛山武术很感兴趣,经人介绍想来拜访你。”
那李小姐落落大方地上前,目光却在李维身上多停留了一瞬,才看向叶问:“叶师傅,您好,久仰大名!冒昧来访,还请见谅。这位是……”她的目光又转向李维,带着几分探究。
叶问介绍道:“这位是李维,跟我学习拳法。”他语气平常,但那份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却让熟悉他的张永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很少见丈夫对人如此认可。
李维对李小姐礼貌地点点头,并未多言。他心中却是一动,这位李小姐似乎并未在原著电影中出现过。
但他并不在意。他的目标清晰而纯粹——习得完整的咏春拳,获得叶问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