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血雨腥风,手足相残,似乎在这一刻,被这温暖的日光融化得无影无踪。
也许这样也不错。
承祜想着,眼皮越来越沉。
就就靠一会儿
他终是没能抵挡住排山倒海而来的睡意,头一歪,枕着自己的手臂,也沉沉地睡了过去。
康熙是在处理完一批紧急奏折后,才得空来坤宁宫的。
他心里记挂着那三个儿子。梁九功的每日汇报,如同在他耳边上演的连续剧,他既为承祜的聪慧通透而骄傲,又隐隐有些心疼。毕竟,承祜自己也还只是个孩子。
他屏退了要高声通传的太监,只带着梁九功,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坤宁宫。
赫舍里氏正在偏殿处理宫务,殿内异常安静。康熙示意她不必多礼,径直往东暖阁走去。
当他掀开那厚重的明黄色锦帘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这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帝王,瞬间屏住了呼吸。
暖阁内,午后的阳光正好。
宽大的暖炕上,他的三个儿子,以一种亲密无间的姿态,睡成了一团。
他的嫡长子承祜,睡在最中间。那孩子侧卧着,一身天水碧的常服松散地铺在身下,衬得那截露出的脖颈愈发白皙如玉。阳光吻在他的脸上,长长的睫毛投下蝶翼般的阴影,那颗惑人的泪痣,此刻在睡梦中褪去了所有艳色,只剩下纯粹的、惹人怜爱的稚气。
左边是胤禔,右边是胤礽,满是安宁与温暖。
康熙怕惊扰了这份美梦,连脚步都变得无比轻缓。他退后一步,对身旁早已看得呆住的梁九功,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下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命令:“传传西洋画师来。”
梁九功立刻会意,躬身悄然退下。
很快,一名随时候命的画师提着画箱,在梁九功的带领下,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当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时,也同样被震慑住了,握着画笔的手都有些发抖。
“画下来。”康熙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一丝一毫,都不要错。把这幅景,给朕原原本本地画下来。”
画师不敢怠慢,立刻在不远处支起画架,凝神屏息,开始落笔。
炭笔在素白的宣纸上沙沙作响,是这静谧空间里唯一的声响。
康熙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守护神,目光贪婪地描摹着三个儿子的睡颜。他看着画师的笔触,如何勾勒出承祜秀致的眉眼,如何描绘出胤禔依赖的姿态,又如何画出胤礽憨然的神情。
他觉得,这比任何歌功颂德的画卷,都更能让他心安。
不知过了多久,画师终于完成了初稿。
康熙接过来,细细端详。画上的三个孩子,栩栩如生,那份温暖与静谧,跃然纸上。
“着人即刻装裱,”康熙将画卷小心翼翼地递还给梁九功,语气不容置喙,“裱好了,直接挂到乾清宫的西暖阁,朕要日日都看见。”
乾清宫西暖阁,是皇帝日常批阅奏折、召见心腹大臣的地方,是整个大清帝国权力的心脏。
将这样一幅画挂在那里,其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