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成绩出来那天,重庆难得放了晴。凌云的数学考了78分,比上次多了6分,班主任在班里特意表扬了他,说他“终于找对了学习方法”。他攥着卷子,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告诉小琪——要不是她每天熬夜整理错题思路,他恐怕还在及格线边缘挣扎。
放学铃声一响,他就冲回阁楼,连书包都没放下,就打开了qq。小琪的头像亮着,已经发了三条消息:“我英语考了全班第二!”“数学也进步了,上次错的题这次都对了!”“你怎么样呀?快跟我说说!”
凌云看着那些带着感叹号的消息,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他拍了张数学卷子的照片发过去,特意把分数圈了出来:“78分!都是你的功劳,你的错题本太有用了!”
没过十秒,小琪的视频请求弹了出来。凌云愣了一下,赶紧整理了一下衣领,点了“接受”。屏幕里很快出现了小琪的脸,扎着高马尾,额前留着碎碎的刘海,手里还拿着英语卷子,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哇!你好厉害!我就说你肯定能行!”
这是他们第一次视频。凌云看着屏幕里的小琪,心跳突然快了起来,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小琪好像也有点紧张,手指不停地卷着卷子的边角,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比我想象中好看,尤其是笑的时侯,有个小梨涡。”
凌云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转移话题:“你也是,声音好听,人也好看。对了,你上次说歌词本被阿姨扔了,我帮你重新写了点,你看看喜不喜欢?”他把之前写的歌词纸拿过来,对着镜头一页页翻——上面除了歌词,还画了些简单的音符,有的旁边还标着“这里小琪要唱得软一点”“这里加吉他滑音”。
小琪看着那些歌词纸,眼睛慢慢红了。她吸了吸鼻子,小声说:“凌云,你怎么这么好呀……我妈后来又把我之前录的歌都删了,我还难过了好几天,现在看到你写的歌词,突然就不难过了。”
“以后我帮你录,”凌云赶紧说,“我把歌都存在p3里,等见面了给你,就算阿姨删了,我们还有备份。”
那天的视频聊了快一个小时,直到小琪妈妈喊她吃饭才结束。挂视频前,小琪突然说:“对了,我在错题本里给你留了点小秘密,你翻到最后几页看看。”
凌云挂了视频,赶紧找出小琪给他的错题本——那是小琪用旧笔记本改的,封面写着“凌云专属错题本”,里面每道题的解题步骤都工工整整。他翻到最后几页,发现后面几页不是错题,而是小琪画的简笔画:有抱着吉他的小人,有嘉陵江的波浪,还有两个手牵手的卡通人物,旁边写着“凌云和小琪”。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等我们考上大学,就一起去看嘉陵江的日落。”
凌云看着那些画,心里暖暖的。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吉他,又写了句:“拉钩,不许反悔。”
从那以后,错题本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小琪每次寄新的错题页过来,都会在后面画点小图案,有时侯是一颗星星,有时侯是一朵小花;凌云则会在旁边写一句歌词,或者画个音符。他们还约定,等高考结束,就把错题本合在一起,当成“奋斗纪念册”。
10月中旬的一个周三,小琪发的录音是一段清唱,歌词是新的:“错题本里的星星,藏着我们的约定,等到夏天来临,就一起去看风景。”她的声音比之前更坚定,背景里还能听到翻书的声音:“我最近在练这首,等你谱好曲,我们就一起唱。”
凌云听着那段录音,抱着吉他坐在窗边,指尖按上弦,慢慢弹出了旋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错题本上,那些小小的简笔画在阳光下好像活了过来。他想,等到夏天,等到高考结束,他一定要带着这本错题本,去见小琪,然后和她一起,去看嘉陵江的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