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安将那棒玉米递还给老农,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过身,重新走回了田埂。
“苏先生,”他看着那片金色的海洋开口,“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了?”
苏明哲立刻翻开账册的另一页,精准地报出了数字:“回殿下,自秦州流民涌入之后,我云州全境在册的总人口,已达一十二万三千七百余户,另尚有近三万流民,处于待安置状态。”
“十二万”李辰安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
三十万石粮食,听起来很多,但要养活这十二多万张嘴,再加上一支正在不断扩充的、食量惊人的军队,其实也仅仅只是勉强够用。
(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周通呢?”他问道。
“末将在!”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周通,立刻上前一步,声如洪钟。
“殿下,您之前让末将勘探的那些荒地,都已经有结果了。”他展开一幅巨大的、绘制得极为精细的云州地形图。
“您看,”他用粗大的手指,在图上画了几个圈,“黑石山脉东麓,有大片被林木覆盖的平缓坡地,土质肥沃,只要将树木伐除,便可辟为良田,预计可得地二万亩。”
“另外,在云州南部的浑河下游,因河道淤塞,形成了几片巨大的沼泽湿地,若是能动用人力,开渠排水,至少也能再造出上万亩上好的水浇地!”
三万亩!
“好!好啊!”
李辰安知道,属于自己的基本盘,终于稳了。
“传我的令!”他对着苏明哲和周通,沉声说道。
“秋收之后,农闲之时,以工代赈!”
“命周通的工程兵团为主力,发动所有待安置的流民,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伐林开荒!一路向南,排水造田!”
“所有参与开荒的流民,按户分配新田,首年免赋,次年减半!”
“另外,”他看向一旁的墨承规,后者正痴迷地研究着一把镰刀的锻造工艺,“墨大师,在入冬之前,用我们新炼出来的钢,再给我打造一万张更锋利、更省力的新式步犁!”
“本王要让这云州的每一寸土地,都给本王把粮食种满!”
“本王要让这天底下所有的流民都知道,只要他们肯来云州,这里就有让他们吃饱饭的土地,和让他们挺直腰杆活下去的希望!”
一番话,掷地有声!
在场的苏明哲、周通、墨承规,无不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那是一种,源于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足以让任何人,都心甘情愿为之追随、为之奋斗的领袖魅力。
(跟着这样的殿下何愁大业不成?!)
“属下(末将)遵命!”
三人齐齐躬身,声音里,充满了激昂的斗志。
李辰安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当这三万亩新开垦的良田,在来年春天播下种子之后。
收获的粮食将是那成千上万即将投身于黑石山脉的矿工们、钢铁厂区日夜劳作的工匠们和铁路铺设的劳工们,得以挥动铁镐、扛起枕木的根本保障!
有了这满仓满谷的粮食,他那张画在图纸上的、名为奠基的宏伟蓝图,才算真正注入了灵魂,拥有了可以开足马力、全速前进的底气。
他这只想当闲王的家伙,才算真正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甚至掀翻棋盘的,最坚实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