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市回来后,李辰安沉浸在这份自豪和成就感的喜悦中许久许久
而另一边,此时的云州大地,也正迎来它脱胎换骨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丰收之秋。
九月,秋高气爽。
这一次,无需苏明哲三催四请,李辰安竟是主动走出了他那温暖舒适的王府,自从上次南市溜达一圈后他真的很享受这种检阅成果的喜悦,所以这次他也想亲自去田野看看丰收的景象。
这跨越了千年时光的农业技术、那些在他脑海中推演了无数遍的规划蓝图,如今也终于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交出第一份满意答卷,而他,要亲临现场,成为唯一的阅卷官。
苏明哲,这位首席政务官,自然是乐见其成,于是苏明哲便亲自驾车,拉着殿下巡视每一寸土地。
马车行驶在平坦的水泥官道上,官道两旁,目之所及,尽是金色的海洋。
沉甸甸的麦穗,在秋风中掀起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将颗粒饱满的头颅,谦卑地垂向那片养育了它们的土地。
远处,玉米地也褪去了青涩,高大的秸秆举着饱满的果实,顶端的缨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而在这一片金色的海洋之间,还夹杂着一些已经翻整过的、露出黝黑本色的空地,那里便是先前种下的土豆地,土豆成熟得较早,早在殿下尚在秦州之时,便已提前收获入库,为云州今年的粮仓,打下了第一份厚实无比的底子。
更远处则是截然不同的雪白,那是大片大片的棉田,干枯的棉铃早已炸裂开来,吐出一团团、一簇簇雪白的棉絮,远远望去,仿佛是九月里下了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雪。
无数妇人孩童们挎着布袋,穿梭其间,灵巧的手指将那柔软的云朵从枝头摘下,清脆的笑语声伴着棉絮在风中飞舞,带来一阵阳光晒透了的干燥暖意。
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后特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香甜气息,混杂着泥土的芬芳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孔里,让人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子踏实和安稳。
“殿下,您看!”
苏明哲站在一处田埂之上,他指着眼前那一望无际的田野。
“我们开春时,推广的曲辕犁和新作物,全都全都成了!”
“根据各乡亭上报的初步估产,今年秋收,仅云州城周边的官田,预计就能收获粮食超过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饶是李辰安这个对古代度量衡不怎么敏感的现代人,也被这个数字结结实实地惊了一下。
“不错!”苏明哲重重地点头,他那张一向严肃的脸上,此刻笑得像一朵花。
“这还不算那些去年分给新附流民的屯田,以及百姓们自己的私田!”
“属下已经命人将城中所有废弃的官仓都修葺一新,但即便如此,恐怕恐怕还是装不下啊!”
这种仓库太小,粮食太多的烦恼,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执政者而言,都是最甜蜜的负担。
李辰安看着苏明哲那张激动得有些涨红的脸,又看了看田地里那些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笑容的农人,他那颗总是想方设法摸鱼躺平的心,又一次被这股朴实的喜悦,感染了几分。
他走下田埂,那老农显然是被这阵仗吓到了,刚想跪下行礼,就被李辰安一把扶住。
“老丈,别紧张,我只是体验体验一下收获喜悦。”
李辰安学着农人们的样子,走到一株比人还高的玉米秆前,伸手握住那被厚实苞衣包裹的玉米棒子,手臂用力一掰。
“咔嚓!”
一声清脆的声响,一个硕大饱满的玉米棒子,便沉甸甸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他撕开那层层叠叠、还带着些许露水的青色苞衣,露出了里面排列得整整齐齐玉米粒,颗粒的饱满,带着一股阳光和土地混合的清甜气息。
“好!好啊!”那老农看着闲王殿下亲手掰下的玉米棒子。
“托殿下的福,托殿下的福啊!今年俺们一家老小,总算总算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他说着,竟忍不住,用那粗糙的、满是泥土的手背,抹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