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不过两日时间,小院就被打整得焕然一新。
甚至连窗门都全部翻新了一遍。
房内的家具更是换了崭新的,擦得一尘不染,泛着木材温润的光泽。
灶台也被重新砌过,厨具还是以前的,令姜没让他们换新的。
院中杂草尽除,露出原本的青石板路。
那口老井被彻底清理过,辘轳换了新绳,打上来的水清冽甘甜。
这间小院,与从前一样,却又不太一样了。
令姜才在小院住下一日,乾州城里便传开了消息。
说是当年救过林大人的那位姑娘回来了,更重要的是,此女尚未婚配。
这一下可不得了。
能娶此女,岂不是也能沾光成为林氏的半个恩人?
先是左邻右舍借着送菜送果的名义上门探看,后是城中富户家的管事婆子们“恰巧路过”,站在院门外伸长了脖子往里瞧。
待到第二日,媒婆们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个个穿红着绿,摇着团扇,笑吟吟地叩响了令姜的院门。
令姜那时正在与书然一同收拾箱笼。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来了来了。”她放下手中的活计,以为是邻居来送些时令蔬果。
谁知一开门,却见一位穿着绛红色褙子的妇人站在门外,鬓边簪着朵新鲜的芍药,手里摇着把绣着鸳鸯的团扇。
“这位就是苏娘子吧?”妇人未语先笑,眼角的褶子堆成了花,“老身是城西王婆子,今日特来”
话音未落,身后又响起一阵脚步声。
令姜探头一看,只见三四个打扮相似的妇人提着礼盒,正快步朝这边走来。
“哎哟,这不是张媒婆吗?”
“李妈妈也来了?”
“王姐姐动作倒是快!”
转眼间,院子里已站了四五个媒婆。
她们互相打量着对方的装束和手中的礼盒,眼神里带着几分较量的意味。
令姜站在中间,手里还攥着方才王媒婆硬塞过来的一包蜜饯。
面对这种离奇的场景,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苏娘子,老身先来的。”第一个敲门的王媒婆一把挽住令姜的胳膊。
“这话说的,老身带的可是学正大人家的帖子!”另外的媒婆也不甘示弱,凑到令姜面前来:“苏娘子,这位周公子可长得俊俏极了,与你正是金童玉女,极为相配!”
“我们都头家诚意可是实打实!”
“都头?”王媒婆眼神一转,小声道:“苏娘子,这位都头前头可是娶过一任了!这是找续弦呢!你听我的,还是头婚的好些!”
眼见众媒婆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穿着州府衙役服饰的小厮手里高举着一封朱漆封口的帖子进了院内。
“让一让!让一让!州府夫人有请苏娘子过府一叙!”
院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几个媒婆面面相觑。
小厮恭敬地将帖子递给令姜:“夫人说,听闻苏娘子回城,特意备了茶点,请娘子务必赏光。”
令姜如蒙大赦,连忙接过帖子:“多谢夫人厚爱,我这就更衣前往。”
她转身对几位媒婆福了福身:“各位妈妈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现在”
“哎呀,既然是州府夫人相邀,苏娘子快些准备吧!”王媒婆第一个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容堆得更深了,“我来日再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