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将军,夫人马甲炸翻全京城了 > 第1章  让傻子来冒充
深夜,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城中。
车厢内。
师太对身旁的姑娘厉声警告:
“记住了!你叫沈时宜,你爹是礼部侍郎,因你克死生母,才被继夫人送到庵里清修。”
燕昭脸色懵懂地重复:“我叫沈时宜,我爹是礼部侍郎,我娘是……是死的?”
她声音渐低,仿佛难以置信般:“被我克死的?”
“傻子!”
师太恨铁不成钢地斥道:“算了,待会儿见到继夫人,闭紧嘴巴,若是暴露身份,你我都得没命!”
燕昭瑟缩了一下,乖乖应声:“哦……”
师太瞧她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只觉得自己这条老命难保。
唉!
她实在没法子了。
真正的沈时宜昨日已经投井自尽,若非形势逼人,她怎会让这个傻子来顶替?
也不知沈家抽的哪门子风!
当年把女儿送进庵里时,那位继夫人亲口嘱咐要“特别关照”。
她们关照了整整四年,一直无人过问。
庵里上下都以为沈家早忘了这个扫把星,谁曾想今日竟突然良心发现,要接女儿回府。
早干嘛去了?人如今都硬邦邦地埋进土里了。
幸好庵里还有一个与沈时宜年纪相仿的傻女,也是同一年被送进来的,长得娇俏不说,身段也很相似,拿来搪塞一下沈家正好。
就是不知……这傻子能不能蒙混过关?
燕昭双目茫然地打量窗外,眼底闪过一抹不为人知的暗芒。
四年前,为了活命,她与那人做了交易。
虽然侥幸脱身,但代价是躲进尼姑庵里装疯卖傻一辈子,非召不得外出。
如今她扮起傻子已经浑然天成,滴水不漏。
莫非是上天都看不下去,特意赐给她的良机?
否则师太怎会主动让她顶替沈时宜,换个身份,光明正大地离开庵里。
马车走得急,不消片刻已抵达沈宅。
燕昭和师太一起,被领着去拜见继夫人。
暖阁内,熏香袅袅。
继夫人白氏慵懒地歪在榻上,指尖正拈起一枚剔透的葡萄。
燕昭被领进来的瞬间,白氏脸上的淡然便凝住了,她挑剔的目光扫过少女的脸庞。
肌肤胜雪,艳若桃李,竟比她精心教养的二小姐沈岫还美上一筹。
该死的贱人生的该死的女儿!竟出落得这般好看?
燕昭对周围紧绷的气氛浑然不觉。
她是个合格的傻子,一踏入屋内,便好奇地东摸摸、西戳戳,像极了刚进城的乡巴佬。
师太连忙将燕昭拽到继夫人跟前。
“夫人您瞧,这便是大小姐,贫尼照拂得可还精心?”
白氏冷冷地打量一番,神色变得狐疑起来:
“我记得大姑娘的肤色,远非这般玉雪通透,似乎……差得有些远?”
师太心中咯噔一下,面上立刻堆满委屈:“哎呦!您这话可真冤枉贫尼了!”
她上前一步,语气愈发恳切:“深山古庵,终年不见天光,贫尼们自己都捂得脸白生生的,大小姐好不容易才将养出这么一身肤色。”
这套说辞太牵强,白氏明显不信。
燕昭心中叹息,还得她出马,于是装出一副恍然的模样,猛然指住师太的脸,大声嚷嚷:
“你骗人!你们把我关在地窖里,白天不许出来,只有我捂得最白。”
“胡说八道!”
师太额角“唰”地冒出冷汗,几乎是失声尖叫:“大小姐,您清修的地方清净雅致,怎么会是地窖?”
白氏嘴角向下撇了一下,丝毫不见同情。
但这一番打岔,成功将她注意力从肤色上拉开一些。
白氏的眉头仍然紧锁:“这举止又是怎么回事?大姑娘只是性子静些,可我瞧她……”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分明是傻子。
师太心中暗骂傻子不争气,脸上却瞬间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压低声音道:“夫人您忘啦?当年是您叮嘱要特别关照,所以……”
她故意停顿一下,意味深长:
“大姑娘在庵里清修四年,远离尘嚣,心思澄澈,如稚子一般。
咳,这不正是清修有成的体现吗?
再说了,这样的女儿,才真是替夫人省心呢!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半点儿心思都不会乱动,绝对的听话!”
最后两个字,师太咬得格外重。
燕昭倏地仰起头,仿佛完全听不懂对她脑子的质疑,拍着胸脯,骄傲无比。
“就是,母亲,我最听话啦!只要给肉吃,让我往东绝不会往西。”
这句话清晰地传入在场所有沈家仆役耳中。
几个身着体面些的丫鬟,忍不住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抿起,极力忍住嗤笑。
她们心中不约而同地鄙夷:
这位养在庵里的大小姐,实在登不上台面。
白氏被她的傻话逗得一乐,嘴角的笑容逐渐畅快。
其实眼前这丫头是真是假,又有何妨?
说到底,她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听话的傀儡。
更何况这丫头的眉眼,与那贱人确实有几分相似。
当年若非那贱人横插一脚,非要嫁进来,她何至于被老爷偷偷摸摸藏在外面?连累她的女儿也跟着吃苦,那贱人的女儿反倒成了嫡长女。
如今好了。
贱人的女儿变成傻子了,一个任她搓圆捏扁的傻子,真解恨呐!
白氏目光从燕昭身上收回,落在师太脸上:“你倒是‘用心良苦’了。”
一语双关,既是认可,也是警告。
师太松了口气,如同丢开一块烫手山芋般撇下燕昭,急得连忙告退,连头都不敢回。
白氏慢悠悠地坐直身子,盯住燕昭,眼底闪过一抹得意:
“痴儿!”
“你八字刑克双亲,害死了你的生母,又在尼姑庵里野得不知礼数。”
“你身上全无半点大家闺秀的模样,若留下来,只会惹人耻笑,连累沈家的清誉。”
呵呵。
燕昭心中冷笑。
四年非人折磨,庵里那些老尼姑,个个手段变态,真正的沈时宜正是因此才会投井。
若那安静的小姑娘如愿归家,又听到这诛心之言,会不会绝望到再死一次?
燕昭装作听不懂白氏话里的恶意,只茫然地眨着眼:
“留下来会惹人笑……那我走就好啦。”
说罢竟真的作势起身。
“站住!”
白氏厉声喝止,脸上挂起一副伪善的笑意:“急什么?我早给你寻了一条好出路。”
她慢条斯理道:“你虽蠢笨,却在庵里清修四年,身上沾满了佛光灵气。
如今镇北将军府上的谢大公子,为国征战不幸重伤,昏迷不醒。急需一位身具佛缘,能在榻前为他诵经祈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