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宝马给她惹来多少麻烦。
穷人乍富,小人闻风而动。他怎么能明白,对她们这种没有雄厚资产的小市民来说,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熟人的成功更让人痛心。
他还在挤公交,你开上了宝马,你觉得他会不会恨你!
估计恨得想把你扒皮拆骨,论斤卖!
这就是小市民和她的穷亲戚的真实写照。
做人还是低调点好。
关门山珍海味,出门清粥咸菜。
周日,詹嘉彤没有加班。辛学宇原本计划带孩子去环球影城。她却说要去看房子。所以一大早,白斓心夫妇俩过来,把孩子接走了。让他们忙自己的事去。
张焕霖加入公司第一天。小周把预约地址发给她,她当天就填上了预约信息。等了一个多月。周四,售楼部给她打电话,说可以看房了。她预约的是八十平米的户型。四个人住,不大不小刚刚好。
“哪四个人住?”他问。
“我妈、我和两个孩子。”她答。不假思索。
辛学宇一整个大憋气。詹嘉彤这个女人太会气人了。她动不动就在他的雷区蹦迪。
“不去!”辛学宇生气了,特别气。这是他俩结婚以来,他被她气得最狠的一次。他抱着胳膊坐在沙发上,脸扭向一边,看也不看她。
詹嘉彤其实不太想哄他,可是她又需要他。需要他帮她把把关。也怪她自己,怎么一不留神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两人在一起呆久了,说话聊天经常不动脑子,想什么就说什么。
又好,又不好。
这不,把他惹生气了吧。
看他来真格的,詹嘉彤认命地走过去。哄人。
她使出吃奶的力气,把他胳膊打开。把自己塞进去。坐在他腿上,拉着他的手,让他环着腰。他不。一放上去,他就搭下来。就像肌无力似的。说什么都不肯抱她。
不抱就不抱吧。
詹嘉彤放弃了,又去掰他的脸。让他的脸对着她,辛学宇不肯。但他的脖子没她的手有劲。
然后,她看见。
他哭了。
倒不是眼泪汪汪,只是眼圈红了。通红。
詹嘉彤第一次见他这么委屈。那感觉好像自己对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你没有心。一个声音出现在詹嘉彤的脑子里。
她苦笑,这男人实在太会了。一个表情就让她自我谴责。
“你听我解释。”她说。
我听你狡辩。辛学宇看着她,看进她的眼底深处。
“这只是我当初选房子时候的设想!不是真的要四个人去住,你明白吗?你买房的时候会不会做这种设想?大家都会呀。几个人住,需要多大的房子,房子里还有几个卧室,几个洗手间,等等等等……”詹嘉彤说。
他盯着她的嘴唇。开开合合。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没有涂口红,嘴唇水光潋滟,饱满欲滴充满诱惑,激得人像狠狠地亲上去。
后来亲了无数次这两瓣柔唇。如今发现,唇是软的,心是冷的。
“你别多想,真的!就是一个设想。你看,怎么可能凑齐四个人去住呢,我们一家三口要天天在一起,熙熙一家三口要在一起,我妈那一大家子也要在一起。不可能一口气把三个家庭全拆了吧。”詹嘉彤继续说。
“为什么你的设想里没有我。”辛学宇问。眼眶里的红色稍微淡去了一些。
“因为你不住在我的设想里,”她故意停顿一下,铺垫转折,“你住在我心里。”
“哼!”辛学宇不买账。他知道腿上这个女人嘴有多甜,心就有多狠。
一个人下意识的回答最能代表她最真实的想法。
在她预设好的未来里,没有他一席之地。
辛学宇一时只觉得心痛难言。
他的目光深沉而复杂。詹嘉彤看不懂。
她站了起来,预约看房时间要到了。迟到作废,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辛学宇也站了起来。
最终两人还是一起去看了房。
一路上辛学宇情绪不佳,频繁看手机。
看到后来,詹嘉彤都想看看他手机上是不是有美女,以至于他看得那么仔细和认真。
两根手指不停地把照片无限放大的感觉。
詹嘉彤知道没把他哄好,他不肯抱她说明了一切。可她觉得,成年人要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不要多想,也不要在乎太多自己不可把控的事情,才能让日子平顺地过下去。
哪怕是亲密无间的夫妻,心理层面上也一定有着某种边界。藏着一些不想让别人探知和窥视的秘密。
她选择尊重,不迈过他的边界。她亦做好准备,两人分开那天她要全须全尾。
辛学宇走进售楼中心的时候,刚巧碰到过来视察工作的这个楼盘的开发商老板。
都是生意场上的熟人,虽然业务上的交集不多,但朋友的朋友,见得多了也算是自己的朋友。
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去楼上办公室聊一聊。
辛学宇却说要陪老婆看房。最后变成了老板亲自上阵带着夫妻俩看房。
他们先看了一套位于12层的八十平米大小的小户型。
又看了一套大约二百五十一平的大平层。老板笑着解释,主要还是二百五太难听,所以加了一平。为这一平,当时也是绞尽脑汁的设计。
“我们这里提供精装修服务。不同的户型有大约十二种装修风格可选。业主不用操心,拎包入住。保证质量过关,价格透明。”老板推销手段一绝。
詹嘉彤看向辛学宇,他点点头。
她不太想操心装修的事,再说也没有人能帮她搞定装修。所以开发商有套餐服务太好了。
既然辛学宇觉得靠谱,詹嘉彤就去签合同了。
他没有跟过去。她那么想要一个安全岛,他还是不介入的好。
“刚看那个大平层挺好的,”老板说,“我给我爹妈留了一套作为养老房。”
“你给我留一套吧。”辛学宇说,“之后我直接让财务过来签单付款。”
“真要?”
“真要。”
“我跟你说实话,咱们是朋友我才说这话。不是以开发商名义,以朋友身份,跟你说实话,”老板说,“我这房子不适合投资。它就是政府下的指标,我拿了这块地,做惠民项目,稳稳当当小赚一笔,你看我连广告都没打。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投资赚差价,差点意思……”
“我自己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