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53章  火与债

“我真的错了吗?真的对于这场火灾那么责无旁贷吗?”王主任看着火场中的混乱,脑子一阵轰鸣,耳畔尽是火的咆哮、兵团人嘶哑的指挥、人来人往的凌乱的脚步声。
这种混沌被一个孩子的哭声打断,循声望去——竟然是火场前,一个孩子依偎在一位老人的怀里。
老人脸上也同样沾着灰尘,她浑浊的眼球看着扑灭了又起来的火,有点焦灼;孩子似乎不懂得这种焦灼,就拽着老人的衣角:“我要爸爸——”孩子身体因害怕而不住颤抖,这本是一个平静祥和的夜晚。
老人咬着嘴唇,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神却死死盯着那片将要吞噬他们家园的烈焰,不得不哄着孩子说:“爸爸,在打火怪呢,爸爸很快就回来了。”
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王主任的心。
不得不承认,正是他所推动的“沙漠旅游——篝火晚会”造成的祸根,对此,他是有债的。
他企划中游客们围着篝火欢声笑语的想象,跟眼前火场吞噬着草格子与梭梭林的炼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自己,破坏了别人的家园和生活。
想到,这些本来生活在沙窝子旁的人,本来就生活得不容易,他就羞愧难当。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些勇敢的人在拯救自己的家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高科技装备,甚至没有像样的防护服。一位头发都已经花白的老汉,正用铁锹奋力拍打一处复燃的草格子边缘,火星溅到他的裤腿上,烫出几个小洞,他却浑然不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脸被熏得黢黑,咬着牙抬着一桶又一桶的水,来回于火线和海子之中。
“水!快!这边!”人们在他跟前来来回回,他就那般,呆呆地看着,好几次想问:“我能做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突然,一个抬水的妇女脚下一滑,沉重的塑料水桶脱手。“砰——”的一下子,砸在沙地上。浑浊的水瞬间渗入滚烫的沙土,甚至在她脸上冲刷出泥沟。
这位妇女几次想忍着疼痛爬起来,然而徒劳,黝黑的手甚至在地上画出几道痕迹。
妇女懊恼又绝望的叹息,冲击着此刻王主任的耳膜。
心底有个声音在问自己,“妇孺老少尚且如此,我堂堂男儿,应该做什么?”
王主任的目光,死死盯住了那个歪倒在沙地上、空空如也的塑料水桶,一种愧疚感几乎让他窒息:那个滑倒的妇女,那个抬水的少年,那个哄孩子的老人,那个拍火的老兵……他们本不该承受这一切!无地自容和一种近乎赎罪般冲动的热流,猛地冲垮了他所有的顾虑。
“我来!”
王主任喉咙里挤出一声低吼,他几步冲到那个滑倒的妇女身边,同时一把扯掉勒得他几乎窒息的领带,连同西装外套,拍在沙地上,在妇女惊愕的目光中,一把抓起了那个空荡荡的塑料水桶。
“大姐,我去打水!海子在哪边?”
王主任的声音嘶哑且急切。
妇女愣了一下,随即指向一个方向:“那…那边!”
他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攥着那个粗糙的塑料桶把手,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妇女指的方向,朝着那片浑浊的海子(新疆的盐水湖)跑过去。
沙地很软,他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的;沙子灌进鞋里磨得脚生疼,沉重的空桶在奔跑中磕碰着他的腿,他全然不顾。
水很重,他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才把它提起来,水晃荡着溅湿了他的衬衫和裤子。转身跑回火线边缘的路似乎更长了,粗糙的塑料桶把手深深勒进他从未干过重活的手掌,很快就磨出了血泡,钻心地疼。汗水夹杂着火场的灰烬,流进眼睛,刺痛难忍。
但他没有停下。
“水来了!”带着几分的欣喜,王主任气喘吁吁地将沉重的水桶“咚”地一声放在一边,又抓起旁边一个空桶,再次转身奔向海子!
人一旦跑起来,脑子里的混沌就会被甩出去。
一趟又一趟的,他似乎跑得更快了些;尽管姿势依旧笨拙,尽管几次在沙地里打滑差点摔倒。然而这种痛感给他一种赎罪的感觉。
此时,胡梭的无人机在浓烟、热浪、烟尘中极限飞行,他擦了擦因为烟尘已经睁不开的眼睛,看着无人机的屏幕,自己跟自己说:“再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下。”
天空中,胡梭的那架经过粗暴改装的无人机也在坚持着。它本就不大的身躯,此刻正拖着一条绷得笔直、灌满了高压湖水的橘红色水管,水管连着海子(新疆的盐水湖),在翻滚的浓烟和狂暴的气流中,如同一叶随时会倾覆的扁舟,剧烈地摇晃、挣扎!
屏幕上,红色的警报一次次闪烁。
“姿态不稳!”
“电机过载!”
机身被侧风和上升的热浪吹得几乎横移,一次又一次调整姿态;高压水柱喷射产生的后坐力更是雪上加霜,好几次,又差点坠毁。
每一次的飞行,无人机几乎都在玩命——
上升气流让飞行极其不稳,随时可能失控坠毁;高压水柱喷射产生的后坐力在风中更难控制;长时间极限负荷工作,过热警报不断,随时可能“罢工”。浓密的黑烟时不时遮挡摄像头,一个不小心就栽入火里了。
胡梭简直在极限操作,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在浓烟热浪中精准判断火头走向,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轨迹。
胡梭的双手因为过度用力而青筋暴起,汗水流进眼睛已经模糊,他咬紧牙关,死死稳住无人机的悬停姿态。
让他欣慰的是,他和无人机的牺牲有价值:每每火势逼近人员,或者靠近农场的时候,无人机都能及时赶到,它那速度是人的双脚无法比拟的。
无人机投下的从天而降的持续的水幕暂时阻挡飞火,争取宝贵的时间。
胡梭改装的无人机、兵团人的坚守,有效遏制住了火势的蔓延。这个时候消防车来了。当几道水柱狠狠砸向狰狞的火舌时,兵团人才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