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真正将这款能弹射种子炮弹的无人机研发出来,光靠林教授的支持还不够,胡梭必须得说服公司投入这个研发。
然而,当胡梭激情澎湃地阐述完他的构想后,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可怕。
胡梭的目光在所有人的脸上梭巡一番,每个人的表情都耐人寻味,似乎在说“这么天马行空吗?
“有必要呢?”
“有前景吗?”
市场部经理王阳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的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通过那金丝眼镜无限地放大:“胡梭,你现在——”他顿了一下,抹了一下额头,“你现在都习惯用无人机技术来写科幻片了?沙漠飞播?子弹锦囊?精准投射?还对载重有要求?这些听起来都特别美好,可是会不会太过于天马行空?”
说着,他特别强调一句:“公司没有必要为你天马行空的幻想买单吧。你说对吧。”说着,市场部经理王阳将目光投向技术部地负责人——陈工。
陈工仅仅是静静地坐着,眉宇紧缩。陈工跟王阳一直不对付。
陈工的态度似乎一下子就将市场部经理王阳惹怒了。
他猛的一下拍了拍桌子,这咖啡都被他震得溅出来了,指桑骂槐那般,将火力转向了整个技术部:“你们技术部是不是疯了,理想主义能当饭吃吗?忘了前车之鉴了吗?”
胡梭也抿了抿嘴,王阳嘴里的所谓“前车之鉴”其实就是无人机那个智能花果识别项目。
又是翻旧账的时间了!
王阳的目光扫过技术部的每个人,质问:““三年前!是谁!是哪个‘天才’信誓旦旦地说,能开发出无人机一个智能识别、精准疏花疏果的功能。”说着,王阳将脸都差点贴到了陈工的脸上了,似乎在说,陈工便是那个“天才”。
“还说,这样能自动识别花芽果芽,摘得有问题的小果,树上就完成品控的第一步,还说什么的——这将会是果园管理的革命!结果呢——”
此刻的王阳几乎是无差别地扫射技术部的每个人了。
“结果呢,砸进去上百多万研发经费,耗费大半年,最后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果农试用一次就骂骂咧咧说,还不如自己上树拿剪子修呢。如今这个技术是不是躺在某个角落里吃灰?”
“一个项目的失败而已,怎么了,要将整个技术部钉在耻辱柱上吗?”胡梭想着。
技术部的众人继续沉默着,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态。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尴尬。
市场部与技术部之间矛盾由来已久了,彼此似乎观念不同,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天差地别;就像天平的两端,永远在“现实”与“可能”之间摇摆,却常常陷入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对于市场部而言,利润、快速回报,便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世界似乎也围绕着市场份额、销售曲线、客户订单和清晰的盈亏线不停的绕着。
似乎在他们看来,任何的投入,必须得立刻有回报;否则就是垃圾。
为此,他们也常常怀疑技术部的那群工程师的创新,是否仅仅是孤芳自赏的空中楼阁。
而技术部,在如此的观念下,似乎只能带着镣铐在跳舞。
这种公司内斗,往往暗流涌动。
而作为技术部的老大——陈工此刻仅仅是静静地坐着,他如有所思地模样,被王阳误读为“反省”。
为此,王阳决定乘胜追击,新账、旧账目一起算,直接拿胡梭的创意开刷:“上次无人机疏花疏果的项目失败后,你们技术部还不懂得痛定思痛,这些又来了一个更加离谱的大饼。难道你们不知道,沙漠的环境比一般果园的环境要复杂百倍吗?你们连区区果园贴着枝头修修剪剪的项目都搞不定,还想揽什么大项目,去学人家去挑战改造沙漠?”
胡梭本来要起来继续发言,却被陈工一把按了下去。
陈工终于爆发了,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的不怒则已,一怒惊人的感觉:“王阳,你够了。你这么喜欢翻旧账,家里的黄历都被你给翻烂了吧。难道一个项目不理想,咱后面就止步不前了吗?咱公司就是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企业吗?”
对于陈工的仗义直言,胡梭是有点诧异的,“没有想到,老大会挺自己。”
陈工继续陈述,不过言语平和了许多,议事论事的模样:“这个世间本来就没有白走的路。咱无人机识别花果,自动剪枝的项目,确实如今都没有达到商业的预期。这种功能的无人机确实没有达到量产的标准。”
“可是,你能凭此说它完全失败吗?”陈工话锋一转,“并不!”他斩钉截铁的说到。
似乎也道出了每个技术部人的心声,毕竟他们倾注半年心血的项目,不能仅仅以一个“失败”画上一个句号。
他走到白板前——
“首先,为了攻克这个项目,咱无人机的视觉识别系统更好了,眼镜更加灵了。为了在果园这么复杂的环境中,甚至在有叶片遮挡的情况下,识别花果,咱公司是下了狠功夫的。后面的项目,难道没有收益于这套算法的提升吗?”
说着,他望了一眼王阳:“你们上一年的销售冠军,农田病虫害智能巡检系统,不是嫁接了这项技术吗?”
这一反问,居然让王阳一时,无言以对。
“第二,就是咱在无人机机械臂的控制上的改进,原本为了剪枝,咱开发了超小型、高精度的机械臂,最后,虽然没大量应用在果树上,可是这灵活的机械臂后续在采摘水果上的应用,谁能否认呢。”
是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失败的项目背后,其实有很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之喜。
而一直专注于报表和回报率的市场部确实常常忽略了这些意外之喜。
陈工字字千钧,目光如炬地瞪着王阳:“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市场部看似不务正业的尝试,背后又实打实地收获了多少的经验。”
陈工的话语如同重锤,撞在胡梭的心口。
“是的,这世间有太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了。有些事情难免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例如,我们执着于追求目标a,却意外收获了果实b。”
“在失败的路上,其实往往孕育着许多意外之子,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他们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无线电工程师,他们在调试一台极其灵敏的喇叭天线,然而不管做了多少改进,总是伴随着噪音,最后,才发现这种噪音,其实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微波背景辐射本身。人类想合成奎宁,最后得到了改变世界的合成染料。”胡梭心情此刻有点激荡。
“就像是采矿本身,一路上充满了未知;可能没有寻找到理想中的矿脉;然而,并不要紧,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一种矿脉。”
“这些怎么算是失败的尝试呢?”
难道仅仅凭借这个数字,就判定这些努力都是无用工吗?
想着这些,胡梭的心里就廓然开朗。
他原本已经被王阳一句句的“天马行空”打得抬不起头来了,听到自己技术部老大一番陈词后,自己紧绷的肩头就悄然松开,连太阳穴都没有那么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