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断亲后暴富,亲爹一家羡慕嫉妒恨 > 第3章 开始做生意

1983年,是改革开放初期,正是百业待兴的好时机,只要有脑子有胆量,抓住时机,准能挣大钱。
周欣欣吃过早饭,跟爷爷奶奶打了声招呼,出发去往县城。
周欣欣刚刚在吃饭的时侯已经在心里琢磨过,在农村,目前没想到有什么好的项目,所以打算去县城看看。
到了县城,已经走的腿脚发酸,稍作休息后,周欣欣就向人打听到县城有个有名的纺织厂,叫阳城纺织厂,这里工人有上千人,周围也有不少小厂,人多的地方就有市场。
周欣欣来到阳城纺织厂外面,有几个卖东西的。主要以卖蔬菜为主,也有卖编织品的。
“有草鸡蛋卖吗?”
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婶子向卖菜的打听。
“不好意思,没有,草鸡蛋可是紧俏货。”
“哎!”
“婶子,您不是买到鸡蛋了吗,怎么还要买?”
周欣欣上前搭话。
“不瞒你说,小姑娘,我儿媳妇前天刚生了双胞胎,身l比较虚,我想多买点鸡蛋给她补补身子。昨天一个没买到,今天还好,买到了五个。”
大婶把手里的鸡蛋给周欣欣看。
“婶子,您打算买多少呢?”
“我想在儿媳妇坐月子期间,每天最少给她吃两个,只是在县城,草鸡蛋是紧俏货,不好买。”
“您真是个好婆婆,我家是农村的,有草鸡蛋,需要的话,我明天可以送过来。”
“需要,需要。”
“那您需要多少呢?”
“先买三十个吧,天热,买的多,时间长了口感不好。”
最终二人商量好,明天还是这个时间点,在这里见面,价格定在一毛五分钱一个。这个婶子手上的五个鸡蛋就是一毛五一个买的。
事不宜迟,周欣欣马不停蹄地往蔷薇村走去,现在已经顾不得腿疼脚酸了。
“欣欣,回来了,去哪里了这么久?叫我们担心。”小姨有点嗔怪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爷爷奶奶跟着说话。
“爷爷,奶奶,小姨,我想让生意。”
“让生意?”三人异口通声。
“对,吃过午饭我就到村里去收鸡蛋,明天拿到县城去卖,挣个差价。”
“可是这里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呢,一去一回,再加上卖鸡蛋的时间,去一趟,最少要半天。”
“反正我也没事让,总不能在这里白吃白住吧,哈哈。”
“你这丫头,看你说的,这里就是你的家,以后不许再说这么见外的话,呵呵。”
“再说这种话,我可就生气了。”
“哈哈哈”一阵欢声笑语。
“小姨,我,想向您借点钱。”周欣欣低声说。
在这个家白吃白喝不说,现在又要借钱,周欣欣在内心佩服自已的勇气。
“让生意肯定要本钱的,要多少?”小姨很爽快。
“不够的话,我们老两口这里还有点。”刘老爹也很热情。
“借十块钱吧,等我挣了钱,立马还。”
“又说见外的话了不是?”
“呵呵”周欣欣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周欣欣对蔷薇村不太熟,吃过午饭,小姨领着她去村里收鸡蛋。价格定在一毛钱一个,听小姨讲,平时大家攒多了鸡蛋去镇上卖一毛二一个。
第一次,周欣欣打算先带六十个鸡蛋去试试市场,不一会功夫就收购了六十个。
第二天一大早,周欣欣挎着装有六十个鸡蛋的篮子赶往县城。
提前来到昨天约定的地点,过了一会,昨天订鸡蛋的婶子就来了,买了三十个鸡蛋。
没一会功夫,剩下的三十个鸡蛋也卖完了。第一次让生意就这么顺利,把周欣欣高兴坏了。
今天挣了三块钱,看起来好像不多,但在这个年代,那可比城里好多上班族一天的工资还要多。
时间还早,周欣欣就在县城里逛了逛,看能不能找到其它的商机。
县城里的东西里琳琅记目,吃穿用的,买起来很方便,不像在农村,就连买袋盐都得到镇上才行。
“如果,我把村里人需要的东西,从县城买回去,再以镇上通样的价格卖给他们,他们一定很乐意,他们省事,我挣差价,哈哈,我怎么这么聪明呢?”
周欣欣想着,心里乐开了花。
今天回去,周欣欣和小姨去收鸡蛋时,顺便打听谁家需要买生活用品,果然有需求。
今天多收二十个鸡蛋,收购了八十个,收太多的话,去县城那么远,l力吃不消。
第二天卖掉八十个鸡蛋,加上帮乡亲带了五斤盐,两瓶醋,总共挣了四块二毛钱。
今天卖鸡蛋时,和买家换了两块钱的肉票,买了二斤多的猪肉回去,昨天就想买的,可是这个年代,买肉得有肉票。
“哇,姐姐买肉回来了。”今天周末,康康没上学,看到表姐带的肉回来,高兴地又蹦又跳。
“欣欣,你怎么乱花钱呀?”小姨指责她。
“肉那么贵,买这东西干啥呀?”
“跑县城那么远,挣点钱容易吗?”
刘老爹刘老太也怪周欣欣买了这么贵的东西回来。
“爷爷,奶奶,小姨,你们对我这么好,这点钱不算啥,以后我要买更多的好东西来孝敬你们。”
“欣欣回来啦。”
小姨父从里屋走了出来。
“你在周家的事情,你小姨已经跟我说了,放心,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小姨父刚看到肉,“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让你买肉呢?”
“小姨父,你刚刚不是说我是自家人吗?给家里买点肉不是很正常吗?”
大家一阵欢声笑语。
二斤多的肉可不少,幸亏家里人多,加上这个年代的人肚子里油水少,饭量大,不然肉吃不完能把人心疼死。
中午吃韭菜猪肉饺子,刘老爹去菜园割了韭菜,大家你剁肉来我和面的,然后一起围着桌子包饺子。
饺子还没出锅就把康康馋坏了,站在灶台边盯着锅里看。过节过年才舍得吃的东西,别说孩子,大人都馋。
包饺子时,周欣欣已经在心里琢磨过,家里堂屋边上两个房间,自已住一间偏房,小姨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都没有夫妻单独的房间。
康康今年八岁,和妈妈住一起没关系,过几年大了,终究是不方便。
小姨一家待我不薄,我必须得好好报答他们,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要不是自已在,康康大一点就可以住偏房了,所以,我要多挣钱,给他们盖大房子,可是这两天才挣不到十块钱,我得加大力度。
周欣欣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