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不收钱,给鸡蛋就可以,村长表情都变了,只是不等他高兴,就听苏宁继续说:
“重点是其他人同意吗?”
村长当即道:“肯定会同意,谁不想自家孩子读书识字,这样就算出去做工,也不会被骗。”
出去做工,结果被人骗着在卖身契上按手印的事情,可不少呢。
苏宁浅浅一笑:“读书是想,可这束脩如何收,怎么收,收多少,却说不好,我觉得还是先跟大家商量好这个,然后再开办学堂也不迟。”
这夫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等学堂办起来了,除非他们家从黄花村搬走,否则叶云泽大概就要一直当这个夫子。
这么长的时间,自然不可能让他免费干活。
至于用鸡蛋等抵束脩,苏宁也是想过的。
对有些人来说,掏钱出来简直跟割肉一样,但如果是用家里已有的其他物资置换,却又舍得了。
但是对苏宁来说,赚钱也是要买肉吃的,鸡蛋也是补充营养的,对她来说没差。
“还有就是上学时间怎么安排,大家都是农民了,这地里忙起来的时候,一点都耽误不得,云泽虽然体弱,但农忙的时候,也是能够帮帮忙的。”
“其他孩子们也是,农忙的时候都要帮着干活,所以这上学时间,平时的假期等,估计也不能跟镇上的学堂一样,这个也要商量一下。”
其实苏宁心里已经全都有了想法,但她没有着急说出来,不然别人还说她着急用叶云泽赚钱呢。
说完,苏宁还有些不好意思。
“王伯,您别嫌我事儿多,我也是想到这些,所以才没有主动来找您说这个的,其实我都看好了,如果真的办学堂,村里有间闲置的老房子就挺好的,宽敞,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当学堂呢。”
表示她也确实是想为村里做点贡献,但这件事真的不是说句话,就可以搞定的。
村长也是见多识广的过来人,自然也听出了苏宁的顾虑。
确实,白干活的事情,一天两天还行,一年两年的,自然不可能。
尤其是刘家的小子在城里读书,一年只束脩就要花好几两银子呢。
他们家好几个小子,全家十几口人一起挣钱,也才只供得起一个刘民生,在镇上读书而已。
如果只是给点鸡蛋,就可以让孩子们读书识字,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占便宜了!
不过,村长今天找苏宁和叶云泽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确定叶云泽愿意当夫子,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
“确实是我着急了,这样吧,我明天就跟大家伙儿说说,最好是趁着收麦子之前,先把学堂办起来!”
村长有了打算,这就准备离开了,但是刚起身,就又被苏宁叫住了。
“王伯等一下,还有一件事。”
村长不解:“还有什么?”
“是这样的,读书最贵的其实就是笔墨纸砚,但既然大家只是识字写字,又不是考取功名,倒是不需要重新买。”
一套最便宜的笔墨纸砚,也要几十上百文钱呢,单单是这个,估计许多人都舍不得。
在村长和叶云泽惊讶的目光中,苏宁淡定道:
“我有个法子,只用河沙就可以练字,先将就学着,其他的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