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傅点点头,去里面小屋子,把用麻绳系好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提了出来,“全套买十二块。”
江暖数了十二元纸币递过去,“陈师傅,我还想买几本小人书。”
下乡的地方肯定有不少知青,书肯定要借来借去的,新书她舍不得借人,买点旧书应付吧。江暖不小气,就是格外珍惜自己的书,从不借给外人。
陈师傅问:“你要多少?”
江暖闻言心中一动,“我姆妈给了我二十块钱买书。”现在大部分书都只有几毛钱,二手书更便宜,但二手书很抢手,一般也买不到。
陈师傅又从里面搬了好几提书,“你看看要买多少?”
江暖蹲下身体,大致翻了翻,抬头问:“我可以都买吗?”她是独女,家境也不错,从小不缺零用钱,也没养成什么特别费钱的爱好,就在买书、画材不算钱,看中就要全买。
陈师傅大概算了下价格,又问:“报纸你要买吗?去插队的地方要糊屋子吧?我这里刚来了今年的《日报》、《画报》,你要不要?要的话再加三块钱。”
江暖眼睛一亮,“要!还有去年的吗?我都要。”她前世高考前就有看日报的习惯,现在就更需要了,说不定还能投稿呢!
现在投稿没稿费,但投成功也是一份履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江暖将手伸入书包里,一包用牛皮纸食品袋抱着的蛋黄花生就落入手中。
她递给陈师傅,“陈师傅,你给我留个通讯地址,明年我还想要一年的新华日报,劳烦您替我寄过来行吗?运费我出。这点蛋黄花生你带回去,给师母、哥哥姐姐甜甜嘴。”
她这几年未必会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定报纸太麻烦,现在好像私人也不能订报纸,都是公家订的?还是让陈师傅给自己留意,一年寄一次过刊方便。
陈师傅见是蛋黄花生,不禁微微吃惊,“这太贵了,你拿回家自己吃吧。”蛋黄花生是紧俏零食,一般人家也就过年的时候,发了备用券才会买。
备用券是苏城过年时候,专门发来给居民置办年货的券证,每户家庭按户口本上的人数分发,一人发一张,一张备用券只能买半斤蛋黄花生,可见这零食有多稀罕了。
江暖笑着说:“不多,就是我一点心意。以后还要麻烦你每年给我寄报纸呢。”
陈师傅想了想,也就收下了,“你想要就给我写信,我替你寄过去。”他给了江暖好几套报纸,这些也不值钱,一包蛋黄花生贵多了。
江暖开心的收下书和报纸,“多谢陈师傅!”买完书,她了结了一桩心事,心情彻底放松,好心情的慢慢往回走。
路过校门口时,看到有人摆摊卖粢饭糕、臭豆腐,她不由停下脚步,自生病以后,她再也没吃过油炸食品,闻着香喷喷粢饭味有点馋了。
摊主从油锅里夹起一块炸好的粢饭糕,“一分洋钿一块,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