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珍嬷嬷摇摇头,声音更低了:“那些年宫里头乱得很,顾不上的贵人小主子多了去了也是后来小主子嗯,有些个运气,才慢慢好起来的。”
她似乎怕言多必失,赶紧转移话题,“嗐,瞧我这老婆子,尽说些陈芝麻烂谷子。姑娘们还想听什么?不如我给你们说说宫外时兴的点心?”
叶澜连忙拉回话题。
她用小孩子的脸庞,摆出一副担忧的模样:“他这般可怜,被他母亲知道了,还不得心疼死?”
说着,还看向苏晚,似乎感同身受。
苏晚也叹了口气,就听桂珍嬷嬷也道:“先愉嫔娘娘哎,也是个可怜人儿。”
从前苏晚只知道昌和帝是幼年便失去了母亲,却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和叶澜一唱一和,果然从心肠很软的桂珍嬷嬷这里得知了很多信息。
昌和帝的母妃,愉嫔,是在他五岁时候去世的。
具体如何,宫中人并不清楚,但按桂珍嬷嬷的说法,当时有孕的林贵妃失足落水,时为七皇子的昌和帝,以及当时皇贵妃所出的三皇子,都被指认为凶手。
皇贵妃匆匆而来,之后便是愉嫔,然后
三皇子很快被接进屋里,而昌和帝在冰天雪地中跪了一个日夜,之后愉嫔便没了。
昌和帝的母亲,变成了皇贵妃。
但皇贵妃有自己的亲生子,对他也就是淡淡,而且皇贵妃很是得宠,哄得住先帝,便不必管他这个无人在意的小皇子。
以上这些,也是叶澜和苏晚后来总结出来的。
她们陪着桂珍嬷嬷聊了许久,宫外的点心不知道说了多少种,只见缝插针的问起,才得了这么多信息。
至于后面,昌和帝又是如何成为昌和帝的,那她们更不知道了。
“有点惨呢。”苏晚叹着气与叶澜说道。
叶澜没说话,只是走到桌边,倒了一杯温热的蜜水递给苏晚。
她看着苏晚捧着杯子小口啜饮,乌溜溜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沉静的光芒。
“可怜之人”叶澜缓缓开口,声音稚嫩却带着洞悉世事的穿透力,“未必都有可恨之处。但经历造就人,这一点不会错。”
她顿了顿,小大人似的总结道,“这大约也是他不喜进后宫,对有无后嗣都不甚关心的原因。”
苏晚沉默地点点头。
这时,门口传来轻叩。
是纪德明指给她们的一个小宫女,脸上带着恭谨的笑:“姑娘,膳房送了些清爽的百合莲子羹来。大人吩咐了,说姑娘病中虚弱,吃点清淡润肺的好。”
“多谢大人。”苏晚温声开口,示意宫女将食盒放在桌面上。
叶澜却盯着那食盒,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