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交白卷
高考考场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还有头顶老电风扇吱呀吱呀的转。
我盯着面前的数学试卷,名字栏写着:苏陌。
后面的题,我看都没看。
我从笔袋里拿出铅笔,慢悠悠地开始涂答题卡。
选择题,全部选C。
填空题,全部写0。
解答题,空白。
监考老师溜达过来,停在我旁边,看了半天。他眼神从好奇变成疑惑,最后像是看神经病一样看了我一眼,摇摇头走了。
交卷铃响了。
我第一个站起来,把几乎空白的卷子拍在讲台上,走出了教室。
外面太阳很大,刺得人眼睛疼。一堆家长堵在校门口,伸长脖子往里看。我挤出去,听到后面有人议论。
这谁家孩子,出来这么早
完了,这肯定是考砸了,自暴自弃了。
我没回头,直接往家走。
手机在裤兜里震个不停。我掏出来,是颜九汐的电话。她是我的同桌,也是我喜欢的女孩。
苏陌!你怎么样最后一道大题你做出来没我觉得好难啊……她的声音清清脆脆的,带着点着急。
小汐,我打断她,我没写。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
……什么没写
卷子。我交了白卷。
苏陌!你疯了!你开什么玩笑!她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哭腔,今天不是愚人节!这一点都不好笑!
我没开玩笑。我说得很平静,真的,就涂了个选择题,全选的C。
电话里传来忙音。她挂了。
我放下手机,继续往前走。心里有点堵,但不多。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2
系统就这
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
那天晚上我刷题刷到半夜,脑袋跟一团浆糊一样。突然,一个声音直接在我脑子里响起来。
【检测到宿主强烈求知欲,绑定‘最强学霸系统’。】
我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学魔怔了,出现幻听了。
【绑定成功。新手任务发布:看完《时间简史》英文原版。奖励:过目不忘(初级)。】
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可能是真的。小说里不都这么写吗
反正也没事干,我索性找出那本书,硬着头皮开始啃。花了整整三天,连蒙带猜,总算翻完了。
【新手任务完成。奖励发放。】
然后,我就感觉脑子一凉。好像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我拿起手边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随便翻了一页,扫了一眼。合上书,我发现自己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页所有的单词和解释。
我靠。真的假的
从那以后,我就跟着这个系统做任务。任务千奇百怪,什么用三种不同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周内熟练掌握法语日常交流、独立编写一个简易人工智能程序……
奖励也五花八门:逻辑思维强化、知识融会贯通、灵感爆发……
一个月,我就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被彻底改造过的超级计算机。高三总复习的那些东西,我看一眼就觉得简单得可笑。
直到高考前一周,系统发布了最后一个终极任务。
【终极任务:在全国统一高考中,交白卷,总分清零。】
我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正在喝水,差点一口呛死。
你有病吧我忍不住对着空气骂了一句,我辛辛苦苦学成这样,你让我去交白卷
【任务要求:必须完成。任务失败,收回所有奖励,并随机剥夺宿主一项身体机能(如视力、听力、语言能力等)。任务成功,奖励:终极大脑进化。】
我沉默了。
这系统是个疯子。
交白卷,意味着我寒窗苦读十二年全白费,意味着我会让我妈失望,会让所有对我抱有期望的人看笑话,我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笑柄。
但不交……变成瞎子或者哑巴
我骂了这破系统整整一晚上。
但最后,我还是坐进了高考考场。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3
全网爆炸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网上炸了。
不是因为出了多少个状元,而是因为出了一个零分考生。
我的名字,苏陌,和零分这两个字紧紧绑在一起,爬上了热搜榜第一。
高考史上首个交白卷考生
苏陌
零分
任性还是疯了
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惊爆!某考生疑似抗议教育制度,高考故意交白卷!
起底零分考生苏陌,曾被誉为天才少年!
是自我放弃还是另有隐情零分考生引发全网大讨论!
记者像闻到味的苍蝇,一下子涌到了我家那个破旧的小区楼下。我妈吓得不敢出门。
我接了几个电话,都是记者打来的,问我为什么交白卷,是不是对现行教育制度有意见。
我对着电话说:没意见。我就是不想写。
这句话又被录下来,发到了网上。骂我的人更多了。
神经病吧!
浪费教育资源!
这种人就不该让他参加高考!
颜九汐考了七百多分,是市理科状元。她来找我,眼睛红红的。
苏陌,你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什么难处你告诉我啊!她抓着我的胳膊,手指用力。
我看着她说:小汐,我没难处。我就是不想考。
她松开手,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我,然后转身跑了。
我心里揪了一下。
班群里面也炸了锅。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学都冒了出来。
@苏陌,牛逼啊兄弟,真敢交白卷
这下你出名了,全国都知道你了。
图啥呢装逼也不是这么装的啊。
班主任老王也给我打电话,唉声叹气:苏陌啊苏陌,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哪怕随便考考呢你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我爸妈坐在沙发上,一整晚没说话。我爸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妈偷偷抹眼泪。
整个家愁云惨淡。
只有我知道,我在等。
等那个该死的系统结算任务。
4
反转开始
交卷的那一刻,系统提示音就响了。
【终极任务完成。奖励发放:终极大脑进化。】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汹涌的暖流冲进我的大脑。如果说之前我的大脑是超级计算机,那现在它仿佛变成了某种……无法理解的东西。整个世界在我眼里都变得不一样了,我能看到更多,想到更多,理解更多。
但这一切,没人知道。在所有人眼里,我是个交了白卷的疯子、傻子、神经病。
几天后,事情开始起变化。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人。他们在复核零分卷的时候,发现了问题。
我的答题卡,选择题全部选了C,按照规则,机器阅卷,应该是零分。
但我的试卷,解答题区域虽然是空白,但在每道题目的旁边,都用极细的铅笔,写下了一行行比蚂蚁还小的字。
那是另一种解题思路,完全超纲,甚至有些方法闻所未闻,但结果完全正确。而且,步骤精简到令人发指。
更吓人的是,在数学卷的最后一道压轴题旁边,我不仅写了三种解答方法,还用一行小字批注:出题人有误,第三问条件缺失,基于现有条件,有以下三种可能答案……
阅卷组的专家们看到这张卷子,全都傻眼了。
他们赶紧调出其他科目的卷子。
语文卷,作文空白。但在阅读理解的空白处,我用同样的方式,把原文作者用了哪些隐藏的写作手法、背后的深意是什么,批注得比标准答案还详细透彻。
英语卷,作文没写。但在试卷背面,我用更加地道的英文写了一篇关于语言学发展的短文,水平高到阅卷老师好几个单词都不认识。
理综卷,更离谱。物理大题旁边,我顺手把题目里假设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环境下的变量公式都推导了一遍……
专家小组连夜开会,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这怎么判分按规则,他没在答题区答题,就是零分!
可这能叫不会吗这水平高出天际了!这知识储备和思维深度,大学教授都未必比得上!
他这明显是故意的!这是挑衅!是对我们考试制度的挑衅!
但人才难得啊!这简直是个天才!不,是鬼才!
争论没有结果,事情被层层上报。
最终,一个重量级的老人拍了板。他是科学院的老院士,被请来当顾问。他戴着老花镜,仔细看完了我所有试卷的扫描件,看了很久。
最后,他摘下眼镜,缓缓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不能因为死板的规则,埋没一个真正的天才。这孩子,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不同寻常。分数,已经无法衡量他了。
5
全国状元
一周后,教育部召开了一场临时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他们公布了我的高考试卷(部分打码),以及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结论是:考生苏陌,其展现出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已远超高中范畴,传统评分标准无法准确衡量。经研究决定,将其各科成绩特殊评定为满分。总分750分。
同时,鉴于其表现出来的惊人潜力和独特思维方式,经多家顶尖高校联合考察并一致通过,特招其进入国内最高学府清夏大学,并由院士团队直接指导。
我被定义为:特殊人才。
消息一出,刚刚平息下去的网络,再次爆炸。这次是核弹级别的。
高考零分考生反转
苏陌
满分
清夏大学特招
热搜前十条,我占了八条。
我草
这他妈是什么神展开
交白卷交出个满分交出个清夏大学特招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之前骂人的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大佬!收下我的膝盖!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我家楼下的记者更多了,挤得水泄不通。这次他们脸上的表情不再是猎奇和嘲讽,而是狂热和崇拜。
电话被打爆了。清华、北大、复旦……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大学招生办,都在想方设法联系我,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
但我都没接。清夏大学的那位老院士亲自给我打了个电话,很诚恳。我答应了。
班群里死寂一片。之前嘲讽过我的人,头像都是灰的,没一个敢说话。
只有颜九汐的消息弹了出来,是一个:
我回她:现在信我了
她秒回:你个大骗子!吓死我了!!!(哭哭表情)
我爸妈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儿子。我妈笑着笑着就哭了,我爸手抖得点不着烟。
记者终于挤破了我家的门。
长枪短炮怼到我面前。
苏陌同学,不,苏陌天才!你高考交了白卷,却得了满分,还被清夏大学特招,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感想
我看着镜头,想了想,说:
我交白卷,是因为我知道,那张卷子,不配让我动笔。
现场安静了一秒,然后彻底沸腾。
这话太狂了。
但这一次,没人再说我疯了。
6
新的开始
我去了清夏大学。
报道那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学生跑来看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看,那就是那个交白卷的状元!
长得还挺帅的嘛。
听说智商高得吓人,教授都怕他。
我被直接安排进了少年班,导师是那个给我打电话的老院士,姓陈。陈院士带我参观实验室,给我介绍各种项目。
苏陌啊,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想研究什么,尽管去搞,资源管够。陈院士拍着我的肩膀,眼睛都在放光,像是看到了稀世珍宝。
我点点头:谢谢老师。
大学里的知识比高中深奥很多,但对现在的我来说,依然没什么难度。我花了一周时间,泡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把这个领域最前沿的论文都扫了一遍。
然后,我找到了陈院士。
老师,你那个关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项目,我觉得第三条路径的设计有问题,效率太低。我重新写了一个算法框架,应该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效能。我把一个U盘递给他。
陈院士愣愣地接过U盘,插进电脑。他看了半天,表情从疑惑到震惊,再到狂喜。
这……这是你想出来的你才看了一周!他声音都在抖。
嗯,我点点头,顺便把后面遇到的数据瓶颈的解决方案也大致推了一下,写在后面了。
陈院士猛地站起来,抓住我的胳膊:天才!真正的天才!走,跟我去实验室!
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轻松,又有点无聊。
颜九汐也考上了清夏大学,在不同的系。她经常来找我吃饭。
苏陌,你现在可是大名人了。她咬着吸管,笑着看我,我们系老师上课都拿你举例子,说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有批判性思维。
我给她夹了块肉:那你呢还觉得我是骗子吗
当然是!她皱皱鼻子,不过是个厉害的骗子。
日子好像恢复了平静,但又完全不同。
我知道,学霸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我了。
那个系统自从给了终极奖励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好像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把我推到这一步。
下一步是什么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一点。
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7
大学也挺没劲的
清夏大学的日子,说实话,比高中还无聊。
陈院士那个项目组的人,一开始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个高考交白卷的小子,凭什么让院士这么看重就凭网上那些新闻
特别是那个戴黑框眼镜的博士生,叫李翰。看我的时候,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我把U盘给陈院士的第二天,他把我叫到实验室。
苏陌啊,你这个算法……我们验证了一下,确实惊人。陈院士眼睛发亮,但表情有点复杂,就是……有几个地方,推导过程有点跳跃,组里有人没太看懂。尤其是李翰,他负责这部分,你能不能给他讲讲
我点点头:行。
李翰被叫过来,一脸不情愿,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算法稿,上面画满了红圈。
这里,他指着第一页,这个转换是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跳跃太大了,根本跟不上。
我扫了一眼:标准XXX定理的变形,考虑多维非线性情况,第三步用了雅可比矩阵的简化公式,这很明显。
李翰脸一红:哪里明显了这根本就不是标准解法!
标准解法效率低,我拿过笔,在旁边空白处随手写下一行式子,用这个,三步就能推出来。大学教材没教这个这是应用数学基础。
李翰盯着那行式子,张了张嘴,没说出话。他硕士毕业了。
陈院士咳嗽一声:那……这里呢这个参数优化……
我又看了两眼,都是类似的问题。在我眼里简单得像一加一等于二的东西,他们需要我一步步拆开讲明白。
讲了半个多小时,李翰从一开始的不服,到后来的沉默,最后额头开始冒汗。
差不多就这些吧,我放下笔,还有问题吗
李翰摇摇头,声音低了不少:没……暂时没了。他拿起那摞纸,没看我的眼睛,走了。
陈院士拍拍我肩膀,叹了口气:唉,差距啊。苏陌,以后项目的核心算法部分,你来牵头。我给你打下手。
实验室里的人看我的眼神,从那天起,彻底变了。
8
国际竞赛邀请
没过多久,陈院士又找我,这次表情很严肃。
苏陌,有个事。有个国际大学生学术创新竞赛,级别很高,以前我们从来没拿过好名次。今年,学校希望我们能参加。
比什么的
不限题材。提交一个原创性的项目方案,或者研究成果,展示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评委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大牛。陈院士看着我,学校的意思,是希望你来带队。
我没什么兴趣:这种比赛,有什么意思
奖金倒是次要的,陈院士压低声音,关键是,今年最大的对手,是麻省理工的代表队。带队的,是个华裔天才,叫Alex
Chen,口气狂得很,说就是冲着碾压我们来的。
他递给我一个平板,上面是那个Alex的采访视频。
视频里,那个一脸傲气的男生对着镜头说:清夏大学我知道他们今年有个什么‘交白卷的状元’,听起来更像是个网红。学术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不是哗众取宠。我很期待在赛场上看看到底是什么水平。
我关掉视频。
项目方向有限制吗
没有,任何领域都可以。
需要组队
原则上需要,但你可以自己选人。
我想了想:行。我参加。队员我就带一个,颜九汐。
陈院士愣了一下:颜九汐你那个小女朋友她是文科生吧这比赛主要是理工科项目……
我知道。我打断他,就她了。项目我来想,她给我打打下手就行。
陈院士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点头:好,听你的。需要什么资源,学校全力支持!
9
我们做点不一样的
我找到颜九汐的时候,她正在图书馆看一本厚厚的文学理论。
听到我要带她去参加国际理工科竞赛,她眼睛瞪得老大。
苏陌!你没事吧我……我连你们实验室的门往哪开都不知道!我去干嘛给你加油助威吗她急得脸都红了。
不用懂那些,我说,这次的项目,需要点不一样的思路。你负责的部分,正好是你的专业。
我的专业她更懵了,这是科技竞赛啊!
谁说科技就不能需要点人文关怀了我笑了笑,走吧,带你去个地方。
我没带她去实验室,而是带她去了市里的儿童医院。
我们在血液科的病房外站了一会儿,透过玻璃,看到里面那些光着头、戴着口罩安安静静玩玩具或者看书的小孩。
颜九汐看着里面,眼神慢慢软了下来。
小汐,我看着里面一个大概五六岁、脸色苍白的小女孩,她正对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小声说话,你说,科技到底是为了什么
颜九汐没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
我想做个东西,我说,不是为了发论文,也不是为了炫技。就为里面这些孩子。
10
惊人的项目
竞赛报名截止前一周,我才把项目计划书发给陈院士。
项目名称很简单:《小世界沉浸式疗愈系统》。
它是一个基于轻量化VR设备和人工智能生成的沉浸式故事环境,专门为长期住院、需要隔离治疗的儿童患者设计。
核心技术极其复杂:超低延迟的实时画面渲染、根据患者生理数据和心理状态动态调整叙事内容和难度的AI、确保绝对无菌易消毒的轻型设备材料学、甚至还有捕捉微表情和脑波进行反馈的交互系统……
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极其简单美好的界面:生病的孩子戴上轻便的头显,就能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可以和小动物说话,可以种花,可以探险……故事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情变化,永远温柔而充满希望。
项目的最后,我附上了一份简短的用户体验设计说明,执笔人是颜九汐。她从儿童心理和叙事学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故事节奏和交互方式,文字细腻温暖。
陈院士看完计划书,半天没说话。
最后,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
苏陌……你这……跨度也太大了。从算法硬件的极客领域,一下子跳到医疗和人文关怀……
不行吗我问。
不是不行!陈院士声音高了起来,是太行了!这想法……这格局……太好了!只是,时间太紧了,只剩一周,你们连原型机都……
原型机我已经做好了。我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看起来像粉色卡通眼镜的轻便头显,和一个白色的数据处理小盒子,测试版。在医院初步试用过,效果还行。
陈院士看着那头显,手有点抖:你……你什么时候……
就这几天,顺便做的。我轻描淡写地说。其实熬了几个通宵,但没必要说。
11
赛场上的碾压
比赛在美国举行。现场果然看到了那个Alex
Chen,他带着一个全是男生的团队,项目是某种高性能量子计算芯片,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技术术语一堆。
他看到我,特意走过来,瞥了眼我手里那个粉色的、看起来有点像玩具的头显,嗤笑一声。
清夏大学就带来这么个东西给小孩玩的VR游戏看来我高估你们了。
我没理他。
轮到我们展示。我负责讲技术核心和演示,颜九汐负责讲述设计理念和人文关怀的部分。
当我用最平淡的语气,报出那些碾压现有技术的性能参数时,台下开始有评委交头接耳。
当颜九汐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讲述我们去医院调研的经历,讲述那些孩子的孤独和渴望,讲述科技应该如何传递温度时,好几个女评委的眼圈有点红。
演示环节,我们现场连线了国内那家儿童医院。一个正在接受化疗的小女孩戴着我们的设备,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小声地对着麦克风说:我喜欢里面的小兔子,它说我的花种得最漂亮……
现场很安静。
对比之下,Alex那个虽然技术强悍但冷冰冰的芯片项目,显得格外……没有人味儿。
结果毫无悬念。
宣布冠军是清夏大学时,Alex的脸色难看得像吃了苍蝇。
一个白发苍苍的评委会主席上台总结时说:……技术卓越固然令人惊叹,但只有当技术承载了人类的善意和关怀,它才真正拥有了灵魂。这个项目,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另一种可能性和温度。
台下掌声雷动。
颜九汐激动得抓住我的胳膊,小声说:苏陌,我们做到了!
我点点头。看她高兴的样子,感觉比拿奖还有点意思。
12
下一步
拿了冠军回来,我又上了次新闻。
这次标题变成了:交白卷状元率队夺得国际竞赛冠军,项目温暖无数人。
学校里找我的人更多了,有想来请教问题的,有想加入项目的,还有跑来表白的。
我都嫌烦。
我把那个小世界系统优化了一下,开源了大部分技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让它能真的帮到更多的孩子。
颜九汐问我:苏陌,你接下来想干嘛你这个脑袋,感觉能改变世界。
我想了想。
改变世界
没想过。
那个系统再也没出现过。我现在做的,只是我觉得有点意思或者该做的事。
不知道。我老实回答,可能……先睡个懒觉吧。最近有点缺觉。
颜九汐噗嗤一声笑了:你就不能有点大人物的样子
大人物太累了。
我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他们都在忙着上课、考试、考研、找工作。
我和他们,好像活在两个世界。
我的路,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也许,答案不在书本里,也不在系统里,得我自己去找。
反正,时间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