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医生拿起法律武器 > 第一章

连续工作36个小时,最后一个手术完成后,我在医办室写病历时因为太累趴桌子上睡着了。一个病人家属过来问事情,叫几次没有醒,就拍了视频上网。我被网暴患抑郁症痛苦一生。重生回到这一天,事情依然发生,但我选择了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
01
消毒水的味道像细密的针,扎进鼻腔时我猛地睁开眼。
白色的天花板、白色的LED灯、电脑屏幕上未写完的病历,这场景熟悉得让我心脏骤停,指尖抚过脸颊,满是化不开的疲惫,连指节都在微微发颤。
刚结束的手术耗了我整整十个小时,患者术中三次血压骤降,我盯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握着止血钳的手没敢松过一秒。算上之前的值班,我已经连续三十六小时没合眼,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此刻趴在桌上,刚才小睡的十分钟让我对睡觉的渴望更大了。胳膊下的办公桌带着我体温,但神经却像被拉到极致的弦:千万不能再睡过去,绝对不能。
医生医生!
门外的声音像冰锥刺进耳膜,我甚至能想象出沈桂花此刻皱着眉、手揣在口袋里的模样。深吸一口气,我缓缓抬头时,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却透着清晰的条理:您好,是沈阿姨吧您丈夫的术后监护记录我刚看过,您有什么疑问吗
推门进来的果然是她,蓝色碎花外套的袖口沾着点医院走廊的灰尘,右手不自觉地往口袋里揣,我眼角余光精准瞥见她指尖夹着的手机,屏幕亮着,摄像头正对着我这边。上一世,就是她录下了我睡觉的镜头,在网上肆意污蔑,将我推到了网暴的风口浪尖。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事情再次发生。
她脸上堆着焦急:医生,护士刚才说老张血压又上去了,150多!我这心啊,跳得厉害,你快给我说说,是不是有危险
我起身时故意放慢动作,让她看清我桌面上摊开的病历:密密麻麻的记录里,用红笔圈着的血压值清晰可见。指尖划过那行数字,我声音稳得像定海神针:阿姨您别慌,术后二十四小时内血压有波动很正常。您看,这是半小时前的记录,150/95,我们已经把硝酸甘油的剂量从5μg/min
调到了10μg/min,刚才系统报过来的最新数据是140/85,还在往下稳。要是您不放心,我现在就陪您去病房,咱们一起看他的监护仪,顺便跟护士交代下注意事项。她紧绷的肩膀松了些,眼神却还在瞟我的桌面。我故意往椅背上靠了靠,露出胳膊上因长时间穿手术服勒出的红痕,语气带着点自嘲:刚才实在撑不住,趴在桌上眯了两分钟,让您在门口等了,真对不住。主要是昨天凌晨三点接了台心梗急诊,接着就是您丈夫这台大手术,脑子现在还嗡嗡的。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沈桂花的脸瞬间有点发白,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攥着衣角说:没事没事,医生你也辛苦……那我先回病房等你我点头应下,看着她几乎是逃一般地离开医办室,才缓缓握紧拳头,指节泛白。桌上的手机还亮着,录音功能已经录下了刚才的每一句话。从现在起,每一步都不能错,每一个证据都要攥在手里。
02
第二天清晨的电话铃像丧钟,尖锐地划破公寓的寂静。我刚洗漱完,嘴里还含着牙膏泡沫,看到来电显示是
刘主任,心脏瞬间沉了下去。接起电话,科室主任刘文涛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虑:余思晨!你赶紧来我办公室!出大事了!
冲进主任办公室时,刘文涛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手指重重点着鼠标:你自己看!
画面里只有我趴在桌上的背影,角度刁钻,刚好能看到我一动不动,配着沈桂花刻意放大的、带着哭腔的声音:都半个多小时了!医生就在这儿睡觉!我家老张血压高得吓人,叫他好几声都不醒!这就是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漠视生命啊!标题更刺眼,用红色加粗字体写着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医生上班期间酣睡,患者家属急寻无果,医德何在
尽管上一世已经看过,但屏幕上的视频让我血液瞬间再次冰凉,这就是我上一世抑郁症的诱因了。
视频右下角的播放量已经飙到120万,评论区的咒骂像潮水一样涌来,刷新一下就多几百条:这种医生留着干嘛开除!拿着纳税人的钱,享着高工资,就知道偷懒!我要是家属,直接掀桌子了!建议严查,说不定以前还有黑料!刘文涛递过一叠投诉记录,纸张边缘都被翻得卷了:院领导一早上收到两百多个投诉电话,还有媒体要采访。你得给我个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指尖划过键盘,调出手术排班表和考勤记录,屏幕上的时间线清晰得像刻上去的:主任,您看,8月11日凌晨3点,我接急诊心梗手术,做完到早上7点;8
点开始查房,10点接到沈桂花丈夫的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从10点做到20点,整整十个小时;术后送患者回ICU,交代注意事项到21点,然后回医办室写病历,一直到22点多,实在撑不住才歇了会儿。沈桂花进来的时候我有印象,应该是22点15分,当时我立刻就醒了,医办室的监控能证明,我还录了和她的对话,您听。
我点开录音,清晰的对话声在办公室里响起。我的解释、沈桂花的回应,甚至她最后那句没事没事都听得清清楚楚。刘文涛盯着监控回放,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桌上敲了敲:你有证据就好,医院这边肯定支持你。但这事得处理好,别闹大,影响医院声誉。我默默点头,心里却有别的想法。上一世我选择息事宁人,但网暴没有放过我。
03
走出办公室,我立刻拨通马晓宇的电话,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是我大学室友,不同专业能成为室友缘分算是很深了,当时也一直处得很好,我也是从他的教科书和作业中学到很多法律知识。马晓宇现在是本市有名的名誉权纠纷律师,听过我的描述,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怒火:操!这女的太恶心了!恶意剪辑视频造谣,已经构成名誉侵权!你现在立刻做三件事:第一,去医院安保科拷贝监控原始文件,让他们盖公章;第二,把手术记录、考勤表、通话录音整理好,全部打印三份;第三,联系市公证处,做证据保全,避免她销毁视频!我现在就起草律师函,下午给你发过去!
两小时后,马晓宇把律师函初稿发到我邮箱。我点开文档,条款写得十分严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之规定,要求被申请人沈桂花于本律师函送达之日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在‘XX
短视频’‘XX
微博’等平台发布的不实视频及相关言论;在上述平台发布不少于五百字的公开道歉声明,声明内容需经申请人及委托律师审核;赔偿申请人余思晨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一万元。若被申请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上述义务,本律师将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其侵权责任,并要求其承担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保全费在内的全部维权费用。
我盯着
精神损害抚慰金
那栏,想起上回被网暴后,我整夜整夜睡不着,一闭眼就看到满屏的咒骂,甚至不敢出门,连外卖都要让同事代收。指尖微微颤抖,我给马晓宇回信息:精神损失费能不能再加我要让她记住,造谣是要付出代价的。马晓宇很快回复:可以,但要结合侵权情节。我争取先按十万提,为了保证庭审,咱们需要确保证据,争取多要。另外,证据一定要备份好,一份给法院,一份自己留底,一份给公证处,千万别出岔子。
当晚,我刚到家,就听到楼下传来喧闹声。走到窗边一看,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举着
还患者公道严惩庸医余思晨的牌子,在楼下喊口号,还有人用石头砸我家的防盗门,砰砰声像砸在我心上。我立刻拿出手机录视频,镜头里清晰地拍下每个人的脸,还有他们挥舞牌子的样子。同时,手机短信不断震动,打开全是辱骂信息:你怎么不去死庸医!赶紧辞职!祝你全家都得重病!我把每条短信都截图,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文件夹命名为侵权证据和骚扰记录。
事情的进展我也联系并告知了马晓宇,他在电话里听我说完,语气冷静:别回应,别跟他们对峙,安全第一。现在舆论还在发酵,你越回应,他们越兴奋。等舆论到顶峰,我们再拿出证据反击,效果才好。现在发声,反而会被说‘心虚狡辩’,得不偿失。
我挂了电话,看着楼下还在喧闹的人群,默默把家里的灯都关了
——
黑暗里,我攥着手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着吧,我会让你们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
04
三天后,舆论彻底爆了。本地的《都市晚报》在头版刊登了
市中心医院医生失职的新闻,配着那张被剪辑过的视频截图;抖音、微博上,
市中心医院医生上班睡觉
的话题冲上热搜第
18
位,阅读量破亿;甚至有记者堵在医院门口,看到穿白大褂的就问
你认识余思晨吗他是不是经常上班偷懒
马晓宇的电话准时打来:时机到了,开新闻发布会。医院那边我已经沟通过了,他们会提供场地和设备,你准备好证据,咱们今天就反击。
下午两点,医院行政楼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二十多家媒体的记者举着相机、录音笔,闪光灯
咔嚓咔嚓
响个不停,晃得我眼睛有点花。但当我看到放在桌上的证据袋,厚厚的监控光盘、公证书、手术记录,心里瞬间稳了。刘文涛坐在我旁边,拍了拍我的胳膊,低声说:别紧张,有证据在,怕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声音清晰有力: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余思晨,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医生。今天召开这个发布会,是为了回应近期关于‘我上班期间睡觉’的不实传言。首先,我想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我点开
PPT,屏幕上出现清晰的手术排班表和考勤记录,红色箭头标着关键时间点:8
月11日凌晨
3
点,我接急诊心梗手术,患者男性,56
岁,术中出现室颤,抢救两小时后脱离危险,手术结束时间为早上7点;8
点到
10
点,我完成了
12
位住院患者的查房,其中3位需要调整用药方案;10点15分,接到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正是沈桂花女士的丈夫,手术从10点开始,持续到20点,整整十个小时,期间我和助手没有离开过手术室,只在手术间隙喝了半瓶水;20点10分至21点,我送患者回观察室,与观察室医护人员交接病情,交代术后监护重点;21点10分,我回到医办室写病历,直到22点15分,沈桂花女士进来咨询,这期间我连续工作了36小时。
台下一片安静,只有相机的快门声。我接着说:接下来,我想给大家看一段监控录像,这是医办室
8月11日22点15分至22
点20分的完整监控,没有经过任何剪辑。
屏幕上出现画面:我趴在桌上,头靠着胳膊,看起来像是在睡觉。22点15分,门被推开,沈桂花走进来,站在我桌前。大约三秒钟后,我抬起头,然后起身,拿起病历夹,开始跟她说话。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来,清晰得能听到我解释血压波动的细节,还有沈桂花最后那句没事没事。
大家看到了,
我指着屏幕,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沈桂花女士发布的视频,只截取了我趴在桌上的片段,删除了我们沟通的全过程,刻意制造‘我漠视家属’的假象。这不是无心之失,这是恶意剪辑,是造谣。
我切换到下一页PPT,展示证据保全公证书,红色的公章格外醒目:这份公证书由市公证处出具,编号(202X)X
证民字第
XXX
号,公证内容包括监控录像、录音、手术记录、考勤表的原始性,证明这些证据均未经过修改,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我点开手机里的截图和视频,大屏幕上瞬间布满了辱骂短信和楼下围堵的画面:事件发酵后,我收到了上千条辱骂短信,内容不堪入目;8月12日晚,有人在我家楼下围堵,砸门、喊口号,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我想问一句,沈桂花女士,你所谓的‘维权’,就是用造谣的方式毁掉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吗
记者们的提问像连珠炮一样涌来:余医生,你为什么不早点澄清沈桂花女士有没有联系过你医院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我一一回应,目光坚定:不早点澄清,是因为我需要时间整理完整的证据,我要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而不是情绪化的辩解。到目前为止,沈桂花女士没有向我道歉,反而继续发布不实言论。我今天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更是想告诉所有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诽谤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医生也是普通人,我们会累,会需要休息,但我们绝不会漠视患者的生命。
发布会结束后,我打开手机,看到网上的舆论已经开始反转。
余思晨医生连续工作
36
小时
沈桂花恶意剪辑视频
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之前骂我的网友纷纷道歉:对不起余医生,错怪你了!沈桂花太恶心了,必须告她!医生真的太辛苦了,连续
36
小时,换谁都扛不住!支持余医生维权,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评论区里,甚至有之前骂得最凶的网友发了长文道歉,说自己
一时冲动,没看清真相,向余医生和所有医生道歉。
当天下午,沈桂花终于给我打电话,语气带着恳求,甚至有点哭腔:余医生,我知道错了……我就是太担心我老公了,一时糊涂才剪了视频,咱们私了好不好我给你赔钱,你别告我了行不行
我握着手机,想起上回她拒不道歉、甚至在网上继续抹黑我的样子,心里没有一丝波澜,声音平静却坚定:沈阿姨,道歉和赔偿是你应该做的,但现在说这些太晚了。请你按律师函的要求,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否则我们法庭见。
挂了电话,马晓宇发来信息:干得漂亮!她刚才也给我打电话了,想私了,我没同意。她没删视频,还发了个哭哭啼啼的视频,说你‘仗势欺人’,咱们现在就去法院立案,让她彻底死心!
05
法院开庭那天,旁听席坐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站在门口。记者的相机镜头对着原告席,闪光灯不停闪烁。我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手里攥着证据册,指尖稳稳的,没有一丝颤抖。沈桂花坐在被告席上,穿着黑色外套,头埋得很低,不敢看我,也不敢看旁听席。
庭审开始,沈桂花的律师先开口,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审判长、审判员,我的当事人沈桂花女士拍摄视频,初衷是为了监督医院的医疗行为,保障其丈夫的治疗权益,并非恶意造谣。视频的传播范围有限,没有对原告余思晨先生造成严重影响,不构成名誉侵权。
他话音刚落,马晓宇立刻起身,手里举着证据册,声音洪亮,震得法庭里都静了下来:审判长、审判员,对方律师的说法完全不成立!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沈桂花女士恶意剪辑视频,删除关键的沟通片段,编造‘余思晨医生漠视患者家属、上班期间酣睡不醒’的虚假事实,发布到多个网络平台,这就是典型的诽谤行为!
马晓宇走到证据展示台,调出视频播放数据,大屏幕上的数字格外醒目:大家可以看到,沈桂花女士发布的视频,在‘XX
短视频’平台播放量420万,转发量
8.6
万;在‘XX
微博’播放量310万,转发量2.3万;在‘XX
贴吧’被转载到56个贴吧,总阅读量超800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沈桂花女士的行为,已经远超‘传播范围有限’,属于情节严重!
他接着展示我收到的辱骂短信和围堵视频:这些证据可以证明,由于沈桂花女士的造谣行为,余思晨先生遭受了大量人身攻击,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社会评价显著降低。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他接着展示我收到的辱骂短信和围堵视频:这些证据可以证明,由于沈桂花女士的造谣行为,余思晨先生遭受了大量人身攻击,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社会评价显著降低。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余思晨先生因本次事件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经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应激相关障碍’,这正是沈桂花女士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后果!
马晓宇的声音掷地有声,旁听席传来一阵骚动。沈桂花的律师脸色发白,急忙辩解:就算视频有剪辑,我当事人也是出于对丈夫病情的担忧,主观上没有恶意!而且医生上班时间休息,本身就存在过错!
担忧就能成为造谣的理由吗而且这期间,有几条购买记录,显示沈女士自己为自己的视频购买了流量,这不仅仅是担心能够解释的通的。马晓宇说着,语气带着嘲讽,根据《医师法》第三十二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获得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报酬、享受相应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同时也享有合理休息的权利。余思晨先生连续工作36小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他在完成核心诊疗任务后短暂休息,是为了保障后续诊疗安全,何来‘过错’反倒是沈桂花女士,在明知余思晨先生已解释清楚病情的情况下,仍恶意剪辑视频造谣,甚至在收到律师函后继续发布不实言论,主观恶意极其明显!
说着,马晓宇又拿出一份新证据,沈桂花在收到律师函后发布的哭诉视频。大家看,这里写着‘余医生仗势欺人,就因为我拍了视频就要告我’,完全不提自己恶意剪辑的事实,反而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这难道是没有恶意的表现吗
审判长敲了敲法槌,示意双方停止辩论,开始询问沈桂花:被告沈桂花,你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有异议吗你是否承认恶意剪辑视频并发布不实信息
沈桂花猛地抬起头,眼眶通红,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我……我就是想让他多关注我老公……我没想到会这样……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庭审结束前,马晓宇做最后陈述时,目光扫过整个法庭:审判长、审判员,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个造谣者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余思晨先生作为一名医生,坚守岗位
36
小时,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却因他人恶意造谣遭受网暴,不仅个人名誉受损,甚至影响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余思晨先生讨回公道,更是为了维护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的尊严,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尊重医生、尊重事实,才是社会应有的态度!
下午四点,审判长当庭宣判,声音清晰而坚定:本院认为,被告沈桂花恶意剪辑视频,删除关键沟通片段,在网络平台发布不实信息,编造‘原告余思晨漠视患者家属’的虚假事实,导致原告遭受大量人身攻击,社会评价显著降低,精神受到严重损害,其行为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沈桂花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删除在‘XX
短视频’‘XX
微博’‘XX
贴吧’等平台发布的全部不实视频及相关言论;
二、被告沈桂花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在上述平台发布不少于五百字的公开道歉声明,声明内容需经本院审核,持续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三、被告沈桂花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余思晨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五万元,及原告为维权支出的律师费、公证费、诉讼费等共计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data-fanqie-type=pay_tag>
四、驳回被告沈桂花的全部辩解意见。
判决宣读完毕,旁听席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我看着沈桂花瘫坐在被告席上,脸上满是绝望,心里却没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
我终于为自己讨回了公道,也为那些曾遭受网暴的同行,竖起了一面
维权
的旗帜。
06
走出法院时,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洒在身上,温暖得让人想落泪。刘主任带着科室的同事们来接我,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余思晨,好样的!你不仅赢了官司,还为咱们医院、为咱们医生争了气!
年轻医生小李拍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余哥,你太厉害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我们就知道该怎么维权了!
手机里不断弹出消息,有患者家属发来的
余医生,恭喜你赢了官司,你是个好医生,有以前的同学发来的
为你骄傲,还有网友在我的微博下留言:余医生,之前错怪你了,对不起!以后我会理性看待医患问题,不再轻信谣言。
官司胜诉后,医院为我召开了表彰大会,授予我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还把我的维权案例整理成医生权益保护指南,在全院推广。不少其他医院的医生也来向我请教维权经验,我毫无保留地把证据收集、律师选择、庭审注意事项等细节分享给他们,看着他们从迷茫到坚定的眼神,我忽然明白,这场官司的胜利,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医疗行业维权意识觉醒的开始。
工作上,我依然保持着对患者的耐心和负责。有一次,一位老人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家属因为担心费用问题,对治疗方案产生误解,在病房里大声抱怨
医生就是想多收钱。放在以前,我可能会觉得委屈,甚至想逃避,但现在,我平静地拿出费用清单,一条一条给家属解释:阿姨,您看,这是手术耗材的费用,都是经过物价局审批的;这是监护仪的费用,术后24小时监护是为了及时发现血压、心率的变化,避免出现并发症……
我还拿出自己的手术记录:您父亲的手术做了六个小时,术中我们用了最适合他的支架,虽然费用比普通支架高一点,但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风险更低。如果您觉得有疑问,我们可以请物价局的工作人员来解释,也可以申请第三方鉴定。
家属听完我的解释,红着脸道歉:余医生,对不起,是我们误会你了,我们不该乱说话。
我笑着摇摇头:没关系,有疑问及时沟通就好,我理解你们的担心。
这件事之后,科室里的同事都说我变了,变得更从容、更有底气。其实我知道,这种变化不是因为官司赢了,而是因为我明白,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手握证据和法律的武器,就不用害怕任何误解和谣言。
生活上,那些曾经辱骂我的网友,很多都成了我的支持者。有位网友特意私信我:余医生,之前我骂了你,现在特别后悔。我后来查了很多关于医生工作的资料,才知道你们有多辛苦。以后我会多理解医生,也会劝身边的人不信谣、不传谣。
看着这样的留言,我心里暖暖的,原来,真诚和事实,真的能改变很多人的看法。
马晓宇约我吃饭时,笑着说:你现在可是‘网红医生’了,好多人都在为你点赞呢!
我举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这还得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也赢不了这场官司。
他摆摆手:主要是你自己有勇气站出来维权,换做别人,可能早就被网暴打垮了。对了,你那个案例,现在已经被我们律所列为‘名誉权纠纷典型案例’,还要拿去给法学院的学生做教材呢!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原来,我的一次勇敢,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还能帮助到更多人。
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做完一台心脏搭桥手术,走出手术室时,患者家属激动地握着我的手,泪流满面:余医生,谢谢你!是你给了我老公第二次生命!
我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夕阳透过手术室的窗户,洒在走廊上,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想起曾经那段被网暴的黑暗日子,再看看现在,手术成功的喜悦、患者家属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网友的理解,这些都是我用勇气和坚持赢来的。
我知道,医途漫漫,未来可能还会遇到误解和挑战,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明白,只要坚守初心,手握法律的利刃,心怀对患者的敬畏,就一定能走得坦荡、走得光明。
而那些曾经的黑暗,终将成为照亮我前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