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袁春华说:“我就是这样想的,她又做不得主我就干脆没跟她讲咯。她还跟我说要做什么方案真是搞笑类。”
“嗯呢,看起来就是林家人需要一个管理人员不。”袁阿姨也信心十足,“我们可跟夏琳不一样,我们是要跟林家人合作滴。有你的才学,绝对手到擒来。我们跟夏琳不一样,不像她什么都搞,我们就搞你最拿手的养殖。也不养鸡鸭那些,我们就养猪!”
“到时候一斤猪肉卖50块钱,一头猪都得多少钱去了?”袁阿姨光是想想,都觉得日子十分美妙,“不像夏琳噢。养鸡鸭有什么赚头?”
袁春华看了她妈妈一眼,这句话就说得纯酸了。
要不是人家赚到了钱,她们干什么要想起也开个厂子类?
“好了我也累了我回房间休息去了。”袁春华没有拆穿她妈妈,因为心里头也有点不服气。养鸡鸭都能赚那么多,养猪,那不得赚翻了?
“你去吧,这鸡我给放后面去。”袁阿姨挥了挥手,赶苍蝇一样。
“这鸡我们不拿来吃啊?”袁春华顿住,问。
“这么贵的鸡我们吃什么?拿去给乡长送礼。”袁阿姨脑子灵活,“到时候我们开厂不就容易点啦?”
“也是滴也是滴。”袁春华打了个呵欠,说:“那我睡了。喊爸爸做饭咯。”
“晓得了,你醒来就得吃了。”袁阿姨说。
——
“这个农庄风景是蛮好的勒。”一个穿着西装的大概四十多岁的女人梳着高马尾,刚到农庄门口,略微扫了一眼,就感叹。
“是的,而且这个农庄用的是复合肥,一点都没有臭味。”另外一个人脸上带着笑,立刻解释:“你闻闻,这周围空气都清甜滴。”
立刻有人接茬:“哈哈哈哈,按你这说法,哪里的空气不是这样?”
县分管领导:“呵呵呵呵,是滴咯,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就是觉得这农庄附近的空气格外的好闻呐。”
另外一个人就说:“这虽然是你们县的,但是你这样也太夸张啦。我们还是得实事求是啊。”
县分管领导:“那肯定!”
几个人闲话几句,后面又来了一辆车,车停稳之后,下来了好几个人。一下来就开始反胃的呕吐,但什么都没吐出来。
“这些搞文化的,体质就是差。”带头的中年女性笑着调侃,“怎么样?要不要给你们准备点正气水啊?”
“不用了书记。”领头的那个人大概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脸上带个无框眼镜,一脸正经严肃。她回绝了书记的好意,“其实这段路还好了,是水泥路,不那么颠簸了。”
“是啊。从县里到农庄这还真全是水泥路啊。”书记指着县里领导,“看来你们是下了功夫的。”
“书记您又说笑话了,财政资金我们可都是老老实实地没有乱用。这可不是我们的功劳。”县分管领导连忙表态。